登录注册
主题 : 注册制推出后,应追究审核制下一些退市公司审核者的渎职罪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楼主  发表于: 2014-09-24   

注册制推出后,应追究审核制下一些退市公司审核者的渎职罪

管理提醒: 本帖被 大林 设置为精华(2014-09-24)
注册制推出后,应追究审核制下一些退市公司审核者的渎职罪
[ 此帖被大林在2014-09-24 12:12重新编辑 ]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y1y3y2 铜币 +3 2014-09-24 支持!
隐藏评分记录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沙发  发表于: 2014-09-24   
一些退市公司是完成主板股改政策下降低对价杀一儆百的牺牲品,是证券市场的玩物吗?
[ 此帖被大林在2014-09-24 13:00重新编辑 ]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板凳  发表于: 2014-09-24   
上市规则意见应征(大林版)


管理提醒: 本帖被 患难与共 设置为精华(2014-07-20)


强制退市与自主退市的区别是什么?


是不是国家回购了33家左右的连续亏损了三年的上市公司?

拿吉林化工o618来说如果不是国家出钱,其根本就做不到自主退市,何来自主一说?

国家掏钱的叫自主退市,国家不掏钱的叫强制退市吗?

国家掏钱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所谓自主退市准确应叫国家掏钱退市

所谓强制退市与自主退市准确应叫国家不掏钱退市与国家掏钱退市

国家不掏钱那些亏损公司必然被强制退市

怎么把董教授的话当放屁啊?! 董说42个退市的不是78个

2006年制定根据所属行业回购,本质是国家回购行为。

当年的回购也是很恶心的,但总比退市强。

国家掏钱回购是不是称主动退市?

如果国家不掏钱称强制退市与自主退市还说得过去,众多老三板国有控股国家为什么不给掏钱处理?

以前的退市本质是国家掏不掏钱决定的  

新老划断应当是老的国家继续掏钱处理,新的国家不再掏钱处理。

O7年后大量亏损公司得到当地政府注资得以没有退市,

新老划断应是老的给注资处理,新的不再注资处理。

以前亏损的公司政府出资给优惠政策没有退市

以前亏损的公司国家出钱回购(尽管恶心)称为自主退市

老三板应执行上面政策,以后的不执行才叫新老划断。

新老划断应当在什么时间点划断 ?

新老划断以近两年为期限是否合理?

老三板没有清欠股改是不是该新老划断?

新老划断应以问题本质进行划断而不是两三年时间划断。

新老划断里的老不应仅仅是2012年制定但没有一家用得上的政策,还应包括国家回购政府出资优惠行动及主板的清欠股改

拿吉林化工来说,国家回购后归中石油后还是上市公司,由单个上市变整体上市,公司性质没变,董教授就是这么理解的?!

强制回购才是以前的自主退市的准确概念

得出以前是强制退市与强制回购结论!

连退市多少家都不统一口径,新老划断凭什么那么肯定?

你们眼里还有没有董教授?

中石油回购旗下公司

现组建资产公司回购国有银行不良

新老划断应当是老的没条件创造条件解决问题,新的无条件执行新的制度!

ST吉林化工被回购,(尽管恶心)

中石油强制回购ST吉林化工是不是投机?

新老划断本质应是老的享有以前一切好的政策,新的没有。

管理层用自主退市概念取代强制回购

掩盖国家参与主导部分上市公司经营行为


对被强制退市的公司来说是不公平的



以前叫“特殊原因退市” ,改叫“自主退市”

“特殊原因退市”国家就该参与主导上市公司经营行为吗?

用“自主退市”概念掩盖“特殊原因退市”概念

掩盖过去国家主导上市公司经营行为



------都是国家控股公司

既然国家能参与主导上市公司经营行为

那时国家为什么对老三板或将进老三板的公司见死不救?

-------对流通股民见死不救 
 

回避“特殊原因退市”

就是想回避责任吗?

老三板也处特殊境地了

国家是不是也应出特殊政策啊?

要饭的来了,你给狗食能行吗?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地板  发表于: 2014-09-24   
老三板也处特殊境地了

没有股改

没有清欠

没有被回购

审批制下被退市


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4楼  发表于: 2014-09-24   
不清而退证监会应负重要责任


管理提醒: 本帖被 患难与共 设置为精华(2014-07-07)


2001年退3家:水仙、中浩、粤金曼
2002年退7家:金田、银化、九州、鞍一工、海洋、南洋、宏业
2003年退4家::国嘉、五环、中侨、生态
2004(至7月)退1家:鑫光  
十五家公司退市

    (2004年)7月27日下午,中国证监会、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就采取有效措施纠正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行为相关问题举行了发布会,以下为问答。
  近年来,监管部门针对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采取了哪些监管措施?效果如何?
  答: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已经成为影响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顽疾,引起了监管部门和市场各方的高度重视。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直接侵害了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侵占行为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导致一些上市公司陷入经营困境。据统计,在连续两年亏损的上市公司中,70%存在控股股东侵占资金行为;在已退市的15家中,其经营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一些控股股东从损害上市公司和社会公众投资者利益的侵占行为中获取不当利益,如不及时纠正,将会破坏证券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证监会不清而退21家:
汇集、北科、鞍合成、石化、斯达、比特、环保、达尔曼、华信、华圣、中川、数码、信联、长兴、哈慈、猴王、大菲、龙科、大洋(B)、花雕、龙涤。

        2006年11月7日国务院八部委联签证监发[2006]128号《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工作的通知》指出,“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大量存在的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严重阻碍了上市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侵犯了上市公司法人财产权的完整性,影响了资本市场诚信建设和健康发展,是导致部分上市公司连续亏损直至退市的主要原因,是严重损害公司和广大中小股东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清理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占用,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维护基本的产权制度,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乃至整个社会诚信文化的建设,是当前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首要而紧迫的任务”。

      八部委文件下达以后依然不清而退七家:精密、龙昌、佳纸、托普、国瓷、金荔、联谊。
       2007年7月全国部分三板投资者开始北京上访以后,没有再出现退市的。


       从2012年重新上市标准明确以来,没有任何一家老三板退市公司提出过重新上市

        市场人士说的“重新上市条件低于IPO条件,可能滋生恶意或随意退市、形成监管套利等现象,实际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如何监管恶意或随意退市、形成监管套利

     老三板有几个不是恶意退市?苦散努力*****,他们装死, 有几个想重新上市 ?




  “投资者保护措施的完善也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小投资者因为公司退市仍可能受到利益损害。退市会给市场带来阵痛,这是推进市场化改革必须付出的成本”

        国务院八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工作的通知》指出,“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大量存在的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严重阻碍了上市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侵犯了上市公司法人财产权的完整性,影响了资本市场诚信建设和健康发展,是导致部分上市公司连续亏损直至退市的主要原因,是严重损害公司和广大中小股东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清理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占用,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维护基本的产权制度,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乃至整个社会诚信文化的建设,是当前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首要而紧迫的任务”。

   退市给谁带来了阵痛?市场化改革的成本应由谁付?






      在老三板投资者看来,进入到老三板的公司,无论是退市来的还是从两网系统转来,之所以走到今天的地步,都与证券市场早年的政策变动等有关,并非投资者单方面失误造成的。因此多年来他们一直在坚持与监管层沟通交流,希望监管层能出台相应政策,帮助老三板公司和投资者摆脱困境。
       早期的中国证券市场在为国企解困服务的方针政策下,使股市成了“圈钱”的工具,计划审批制下的许多上市公司,通过包装后将劣质资产的市场成本不断转嫁给公众股东。公司上市之后,大股东又大量挪用公司资金,普遍非法侵占公司财产,违法强制为其担保,粗暴干涉公司经营,这才是上市公司退市的根本原因。
       退市政策并没有达到鞭策落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的,并没有警醒并惩罚经营失败的上市公司及其背后操控的大股东,却直接伤害了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成为面最广、伤最深的受害者。


          1、退市无疑是给奄奄一息的濒危者踩上了致命一脚。公司不但无救,还被打入了地狱。  

          2、退市保护了非法侵害者,让他们的罪责得以解脱,而且至今逍遥法外,这是违逆者求之不得的。
          
          3、退市致使百万股民坠入悬崖。在主板以几元、十几元、甚至几十元买入的股票,到三板只剩二角、三角钱,投资者血本无归。可想而知,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者不在少数。 
           
          4、退市使巨额国有资产化为乌有

 
因大股东占用资金,违规担保,造成上市公司经营困难导致退市的。在这种情况下不清而退证监会应负重要责任。


             抛弃12年,弄2年无果,3年后从严惩处 

            你是厦大的吗?

因大股东占用资金,违规担保,造成上市公司经营困难导致退市

      或许是问题的表面现象

     早期的中国证券市场在为国企解困服务的方针政策下,使股市成了“圈钱”的工具,计划审批

制下的许多上市公司,通过包装后将劣质资产的市场成本不断转嫁给公众股东。


      或许这才是上市公司退市的根本原因


     包装上市到退市

     如何才能重新上市?

     如果老三板是包装上市到退市

     那么,出台重新上市就是伪命题 


     隔着锅台想上炕

     清欠股改应当限期完成而不是36个月的原重新上市规则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5楼  发表于: 2014-09-24   



http://www.szhgh.com/Article/wsds/history/2014-07-05/56247.html


程恩富:主板公司一退了之 害苦了百万老股民


时间:2012年08月29日 08:26:24 中财网
  程恩富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编者按: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正在迎来蜕变,市场参与各方均需解放思想。历史告诉我们,下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理性。股民需要理性思考,资本市场的发展更需要理性的建议。某财经网站联手证券时报发起"拿什么拯救你,中国股市!"大讨论,邀请专家、券商基金人士为中国股市的前途出谋划策,也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建言献策!
  创业板是刚刚满二周岁的幼儿,但截至2011年底,创业板大跃进至277家,企业业绩低于预期,"三高"(高股价、高市盈率、高募资)问题突出,募集资金使用不规范,高管离职以及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等非常突出,这个承载着中国投资者纳斯达克陶金梦的泡沫有的已经开始逐渐破灭。
  不少公司上市前所谓业绩靓丽,上市后立即变脸,发行时说的天花乱坠,以至于市盈率奇高,之后股价连连雪崩。当法人股一解禁,许多高管为了及时套现,个别马上不惜第一时间辞职套现,这是明显抢钱行为。与此同时,上市造假、恶意圈钱,用超幕资金买房购车也频频出现。若干年后真不能排除有的老板大面积套现再移民,股票退市成弃儿,退市岂不害死千千万万的投资者,现在的确到了冷静思考的时候了,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回顾短短二年,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创业板上市融资1959.13亿元,而2010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总投资只有35.91亿,创业板疯狂膨胀,圈钱近二千亿,分红不到4%,却创造500多位亿万富翁,造富效应惊人,市场表现却令人失望,拿到巨资反而近三成公司业绩明显下滑。正如一位企业家曾经对记者说:"上市是最终目标,今后可以再也不必这样累死累活了"。十年前,许多股票上市扶贫配额制,上市成为国企脱贫良方。十年后,一批民营企业家摇身一变大富豪,白玉为堂金作马。据统计,目前创业板已有近百名高级管理人员纷纷辞职。刚刚解禁的法人股中就有华谊兄弟、大融汇、同花顺、金亚科科、机器人、安科生物、天龙光电、吉峰农机、南风股份、硅宝科技、银发股份、网宿科技、华星创业、亿纬锂能、上海佳豪、爱尔眼科等等都出现高管迫不急待抛售现象。以华谊兄弟为例,其两笔大宗交易均在北京东直门南大街中信建投证券营业部卖出,一笔200万股以30.31元成交,另一笔50万股以30.46元成交,共套现人民币7585万元。以机器人为例北京张自忠路营业部二天二笔合计减持金额14482万元,吉峰农机开禁前二日合计减持7500万元。总的一句,面对创业板快速造福诱惑,造假成本很低,在目前创业板管理层素质尚未达到一定境界、法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创业板兴衰只能凭高管们的良心了,部分高管们开禁首日急不可待减持,对公司未来信心又何在?高管们对上市公司是最了解清晰,他们都选择当天退出,对整个创业板市场信心和人气都有很大伤害,这与创业板设立初衷格格不入。
  此外,目前创业板频现大比例高送转,明显是提升含权股价的数字游戏,值得高度警惕。大家知道,高送转一般指大比例送红股或大比例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对净资产收益率没有影响,对公司盈利利润也没有实质性影响,同时在净利润不变情况下,由于股本扩大,只有滩薄每股收益,只有利润同股本是同比例增长的公司未来每股业绩才不会下降。由于大比例送转,市场一直炒作"高送转"传统,即填权行情,所以对于原始股东的复权股价增值肯定是有一定好处,更有利将来套现时获得更大收益。
  最近《创业板退市制度征求意思稿》出台了,作为一个全新市场,没有历史包袱,退市制度理应先行。而且对于这种"规范"上市的公司的确应该规定不得借壳重组,私人老板IPO爆发再去卖壳挣钱,社会公理何在?要借壳重组的国家应没收其股权,但其核心要保护中小股民利益,若参照目前不成熟主板退市做法(系不懂国情史美伦所为,尚在任时因没有建立赔偿问责制度就没有出现退市股).
  上市公司退市带来的损失全部由投资者来承担,对于中小投资者明显不公。原始大股东们IPO一夜暴富,再逐步抛空股票,损失由中小投资来承担。如:主板退市哈慈股份就是被原法人郭立文掏空4亿多再移民美国,股价从主板40多元跌到三板1元;ST中川的退市源自副省长李达昌主导重组引狼入室,所谓重组方河南四通入主后,非但没有拿出一份钱,反而开始一系列资产掏空,副董事长赵国珍为其私营公司违规担保4.2亿逍遥法外;ST南华的控股股东,广州市南华西企业集团,与上市公司形同一体,公司董事长长期兼任上市公司董事长,上市公司沦为大股东们的"提款机",退市大股东占用资金达6.33亿元;ST国嘉上市时是一家主营光电高科技合资企业,股价在主板长期在40元以上,97年北京和德成为大股东后,把国嘉当作提款机不断抽血,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债务缠身的仙股空壳,大股东则悄然退出……。
  主板目前退市制度不健全自然成为绞杀广大弱势群体中小股民的绞肉机,并成为犯罪分子放生通道,这与*****涛书记创建和谐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创业板要以此为鉴。正如皮海州说得好,要参考国外成熟市场,为了避免创业板退市制度成为中小投资者绞肉机。
  首先,对于包装上市、造假上市、虚假陈述在内的欺诈上市公司,以及上市后业绩出现急剧变脸公司,应作退市处理,由上市公司保荐机构等负责退还投资者买该股票所有损失。改变目前这类公司上市后只挨罚不退市做法,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加大对欺诈上市者的惩处力度,保证上市公司质量,而且可以防止上市公司、保荐机构等将投资风险转嫁给投资者。
  其次要追求退市企业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并赔偿投资者损失。目前主板退市公司责任问题一退了之,的确害苦了一百多万老股民。石宪亮、古振军在《创业板退市制度与赔偿制度同行》一文中说道:老三板挂牌交易40余家退市公司,这些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虚假包装上市,大股东疯狂套现和违规担保等情况成为证券市场历史遗留问题,同时成为建立创业板退市制度"明镜",为了不重蹈主板退市制度覆辙,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建立应该重视有关惩治法规建立,切实保护好中小股东利益,尽力避免出现公司管理层违规,股民挨板子的情况,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创业板退市必须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否则我们社会公理何在?比如有的企业本身就是造假上市,有的企业退市是因为大股东掏空,还有的企业退市是高管非法担保造成等等。对于这种企业也可按照重庆市长黄奇帆同志说法:"面对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上市公司存留在资本市场非常困难,你现在让它退市,让中小股民去破产,良心何在?既不现实,也不公平,对于这样的公司用重组来解决问题,既是可行也是合理。"对于那些由于技术落后,出口不畅等诸多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而导致亏损退市,后果可由中小股民和大股东共同承担,这就是"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道理所在。
  因此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核心是切实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大股东掏空等这类退市必须追究退市公司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赔偿投资者的损失,国家并可没收股权,有关司法完全有必要介入集体诉讼制度。这样的监督和约束,企业家只能脚踏实地做实事和广大中小股民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 此帖被大林在2014-07-07 21:21重新编辑 ]



[url=javascript:;]回复[/url] 引用 评分 分享
[url=javascript:;]评分选定[/url]评分管理举报[url=javascript:scroll(0,0)]顶端[/url]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6楼  发表于: 2014-09-24   
三板依然在绑架中国股市
[ 原创 2011-06-04 18:01:53 ]

         近期主板大多数股票出现暴跌,而妮姐最近推荐的两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却是逆势上涨。5月23日推荐的双龙股份更是大涨39%,再次诠释了轻大盘重个股的经典所在。但是我暂时还是把创业板的行情当做反弹来看待。

         现在很多人深陷主板,希望有主升浪,实际上在三板启动之前,大盘很难有主升浪。因为三板极低的价格让做空的机构占尽先机,可以说是做空有恃无恐。因为不管他们卖掉的是主板还是创业板,他们都有足够的机会买入未来最有潜力的三板股票。所以,三板绑架了股市。
 
        三板为什么有如此低廉的价格而无法启动,当然是源于三板的历史遗留问题迟迟得不到合理解决给做空机构创造了足够的土壤和空间。三板绑架了创业板。因为退市制度迟迟不推出,导致创业板长期下跌。而创业板的下跌就使市场人气全无,畅快逼退场外资金。因此也是顺理成章地绑架了主板。如果有人想做空中国股市,打压三板是一两拨千金的活。而如果管理层想做多股市,让国家队进驻三板即可。为什么股市已经很久没有主升浪?有的都只是反弹。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受制于三板的超低价。如果前两年三板的问题能够解决,估计我们的股市现在早已经创了6000点之上的新高了。
 
        老 三板的历史遗留问题大家都知道属于怨错案,大都是香港来证监会原副主席史美论不分清红皂白!不管国情!执意一手造成。三板是包装上市.扶贫指标上市.大股东掏空的受害者!和现任领导无关!07年已后暂停股就没有出现退市的,众所周知就连赌场还先定输赢规矩!全球哪有史这样唯恐天下不乱,没有补偿只有害民为乐的游戏,必须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必须参考国外,没有建立赔偿问责制度前不能退市! 老 三板的问题现在是越往后拖越被动,因为也许更多的人开始认识三板的含金量,就有更多的人来分吃这块未股改的大蛋糕。以后的重组就更难了。近期在生态重组问题上的种种纠纷,就充分体现了三板已经进入到抢蛋糕的环节。假如当时国家队早些控盘三板,假如各地的地方政府早些意识到三板的价值,现在恐怕也不会让利益集团为了一个小小的股票而兴师动众,甚至不惜雇用枪手来掀起一场文字战。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在股市这个物欲横流的商品世界中,更是如此,三板只是股市商战的冰山一角。
 
        尽管大盘已经下跌到了有些人难以承受的点位。但是没有三板的启动,大盘依然不会有真正的主升浪。既然大盘已经跌到现在的相对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7楼  发表于: 2014-09-24   


退市改革动真格 不能一退了之
[url=javascript:;]收藏本帖[/url] 倒序查看 -->回复主题
7月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退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这次改革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完善退市制度”要求的重要举措,目标是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功能,实现上市公司退市的市场化、法治化和常态化。这标志着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正式启动。

  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有进有退方能保证资源优化配置以及利用效率。然而,我国严厉的审批让上市资格成为极度稀缺的资源,没有上市资格的公司“借壳上市”让“壳资源”价值居高不下成为圈钱利器。

  毫无疑问,引入主动退市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规则。在2001年至今78家退市的上市公司中,亦有30家为非强制退市。不过,目前“壳资源”价值依然高企,不仅上市公司本身大耍花招,甚至有不少地方政府注入巨额财政补贴保住辖内的“壳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期望主动退市正常化。况且,与主动退市相关的具体标准以及并购重组制度相关的杠杆收购工具等均缺失或不完善。由此可见,主动退市无论从上市公司的主观动力或是客观条件上均未完备,很可能成为纸上谈兵的形式化规条。惟有当注册制有效推行实现IPO市场化后,“壳资源”贬值,才能从根源上为主动退市创造可能。

  对于欺诈发行和重大信披违法强制退市,亦是保障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其实证券法早有“重大违法行为暂停上市”的相关规定,却由于标准模糊而导致造假者逍遥法外。A股市场虚假包装上市的情况并不罕见,去年万福生科在2008年-2011年间虚增收入7.4亿元、虚增营业利润1.8亿元并虚增经理人1.6亿元的巨额欺诈发行案件震惊市场,最终以警告并罚款30万元结束,并未退市。此次关于强制退市的规定固然值得肯定,但绝不能一退了之。如果只是强制退市而对问责缺乏清晰与严格的规定,违法上市公司在圈钱后被退市,大可继续分钱,而后果却将由投资者承担,那么,强制退市就可能异化为另一种圈钱工具。

  退市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并不代表要对退市时大股东安然无恙而中小投资者哭诉无门视而不见。基于复杂的历史原因,A股市场在建立之初就是以融资者为中心的,所有规章制度都围绕融资者而建,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从来困难,程序多、时间长、赔得少甚至遭遇地方保护屏障都是常有的事。建立有效的退市制度,保护股民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是证监会呼喊已久的口号,本次更强调“重大违法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而并非只是“退市公司”的民事赔偿责任。以资本市场专家华生为代表的一众业界人士均呼吁,相关责任主体应明确为发行人、保荐人、中介,要让他们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并落实问责与赔偿。

  成熟的退市制度、严厉的事后追责、紧密的司法衔接以及有效的注册制度,必须形成一个闭环,资本市场方可健康发展。在引入主动退市与强制退市之余,若无司法追溯、赔偿机制以及集体诉讼制度的建立等配套措施跟进,“退市改革”这张支票难免再一次在引来无限期待后黯然跳票。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8楼  发表于: 2014-09-27   
世界大量资本越来越多地由实体经济领域转向虚拟经济领域,还不仅仅是因为虚拟资本市场可以获取短期暴利,更重要的是虚拟资本市场上,资本可以为所欲为地无所顾忌,必有任何制度和法律约束。这是因为,当今人类社会的制度和法律,都是用来约束实体经济活动的,是在实体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对虚拟经济根本不起作用,政府的监管完全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口,就形成了虚拟资本市场上,金融巨头可以无所顾及、随心所欲地从事各种欺诈活动,而无需担心受到法律约束和制裁。
  这就是美国开始吸取中国法律伦理,特别是吸取中国文革时期政治原则,建立有罪推定的共同诉讼制度的客观原因。我们多次讲过,美国现在政治文明的先进性,不是因为美国社会先进,而是因为美国虚拟经济水平发展比较高,在客观上需要中国的法律伦理和政治文明与之相适应。
大浪淘砂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2658
精华: 9
发帖: 1064
在线时间: 2747(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15-02-08
9楼  发表于: 2014-10-01   
注册制推出后,应追究审核制下一些退市公司审核者的渎职罪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