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信达上市扰乱金融秩序,财政部建立散布房贷毒素长久机制 ★★★☆
---------------------------------------------------------------------------
gewenwei 于 2013-11-30 8:42:44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经济风云
资产清理,特别是银行资产清理,只能称为“临时性的处置机构”,这是“行政行为”,不能作
为“常设公司”,不能归于市场单位。
很简单的事情,这里有三个有违市场机制的矛盾:
第一,四大资产清理公司,不可能消除已经成立的坏账,他们的成立无奈地诱导着“债务货币化
”,四大公司清理不良资产的收入根本不能偿还他们从央行借来用于收购坏账的低息贷款,仅仅能维
持日常费用开支。四大资产公司具有剥离银行坏账的“行政权力”,这岂不又是一个“寻租模式”的
“国开行”,四大资产清理公司正在成为“四家国开行”。
第二,有四大公司给银行剥离坏账如果是经常的行为,等于取消了“银行风控”的意义,那还不
如一道行政指令直接注销银行坏账再给银行注资,结果一样,还能“减员增效”。
第三,既然借银行的钱可以“轻易赖账”,谁借得多当然谁就挣的多,大大小小的国企央企在地
方政府纵容下都可以“借钱不还”,事实上,也就是这样,从国企→银行→四大资产清理公司组成的
是“一道能无限特赦的信用违约链”。
以国家意志成立资产清理机构只能是“特例”,事实上,这个“特例”并不好,这种机构是能让
一个“无限政府”上瘾的,事实上,是“特例的行为”正在成为“常态行为”,那么,金融体系内的
“信用规则”也受到破坏,其结果只能是“责任消减,信用膨胀”。
===============================
本来信达上市,就是“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曲线化的方式”,“信达公司IPO就是来股
市散播毒素的”。其实,股市中银行上市公司也可以通过增发这种股权稀释的方式来增资应对“不良
资产证券化”,但是,你会买吗?如果你不会买,那又为何去买信达公司的股票呢?
这两种模式都是为了解决“银行坏账”,都是把股市直接融资作为解决银行坏账的资金来源,只
不过银行在股市中的信用崩盘,无法融资而已。现在包含坏账的银行包装成“银行+坏账清理公司”
的“捆绑模式”,大家怎么就不认得了呢?
一个简单的道理:★☆
如果一个银行剥离坏账, 银行股价可能会涨,但是,那个承接坏账的公司股价应该跌,两者合并
,总体利益应该是恒等的,股市中应该不会创造新的市值。所以,信达的估值应该永远低于银行,他
是“给银行擦屁股的公司”。“信达上市,就是通过包装,以一种新生面孔来忽悠人”。央行不养他
这个“无底洞”了,所以,只好来股市骗钱来了。
---------------------------------------------------------------------------
民权运动 2013-11-30 8:55:18
其实,股市中银行上市公司也可以通过增发这种股权稀释的方式来增资应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但是你
会买吗?
张三常 2013-12-1 10:13:14
一个简单的道理:
如果一个银行剥离坏账, 银行股价可能会涨,但是那个承接坏账的公司股价应该跌跌,两者合并
,总体利益应该是恒等的,不会创造新的收益。
.....................
笑死我了,“小革”。好好把这个简单的道理想想,使劲儿想!
要是让你当“资产管理公司老总”,员工会把你头打成烂西瓜。
gewenwei 2013-12-1 21:58:34
这个“财政部”,预算机制搞不好,歪门邪道很内行,“维护房地产格局”,“扰乱金融秩序”
,样样精通。
我来帮你们算算帐
土地收储制度:是一种给暴力拆迁授信的制度,谁搞到土地,谁就能获得银行杠杆,血就是从这
里流出的。
国开行:完全是受国家指令并“暗箱操作”,“没有风控概念的第二财政,只出不进的善财童子
”。
汇金:“金融国资委”,口号是推动金融资产保值增值,其实很容易,只要无责任扩张金融系统
的资产负债表就能实现这个口号,但对社会是一种灾难。
最为匪夷所思的就是把“一次性清理银行坏账的临时性机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转为“常
设机构”,莫非准备给金融系统套个下水道?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其运作完全是“非市场化”的,“资金来源”是“国家指令性安排”,
“收购资产”是“国家指令性安排”,他和银行之间根本就不存在一个透明的不良资产定价市场,所
有操作是“暗箱操作”,或者就是“长官意志”,这种机构的存在,就是“扰乱金融游戏规则”。
你“财政部”收了房地产开发商多少好处,要让“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上市常设化”,永久地
去吸收不良房贷资产?
你“财政部”干的每一件插手金融体系的事,都是在破坏本国金融结构体系,我帮你把证据罗列
,等中国经济崩溃了好好和你算这笔账。
每一位“财政部长”、“副部长”,不要逃,等着历史总清算!
gewenwei 2013-12-1 22:33:04
朱镕基说过:设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四大行1.4万亿银行坏账是金融系统“最后的晚餐”“下
不为例”。----可见现在“财政部”根本就是“倒行逆施”、“胡作非为”、“狂妄自大”,脑中没
有朱镕基的叮嘱和告诫!
gewenwei 2013-12-2 9:51:10
国务院内房地产安插的三位内应就是:“大哥”“财政部”,拉“两个小弟”“国土资源部”和“住
建部”。
gewenwei 2013-12-2 22:22:58
鉴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根本就是“计划经济思维的产物”,其和银行的关系并非是市场经济
内毫无利益关联的供需关系,而是同属政府机构控制,他们之间对不良资产定价不存在一套市场价格
形成机制,再加上为了让“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延续下去,政府正在有意地促使其自身债务和资产膨
胀、业务延伸扩展,致命的是这种“计划经济的产物”受政府眷顾而扩张,本身就是对金融体系的扰
乱,而且,不可避免地“在“行政庇护”下轻易地把“债务货币化”。
这样的机构不存在比存在更好。
银行应该自己设立不良资产清理部门,这是让银行承担责任,也是银行应该承担的责任,由此可
以唤醒银行反思不良资产形成,审慎对待信贷扩张,重新建立起金融秩序。
而且,银行的不良资产清理部门可以根据不良资产的动态变动来随机增减清理部门规模,跳过不
良资产出售定价的环节(既然定价根本就是”暗箱操作“不如干脆取消),远比“四大资产管理公司
”有效率。
相信此举也能把央行的“救助性注资规模降到最低”,说穿了“暗箱操作”的“四大资产管理公
司”最终也是玩央行而已。
gewenwei 2013-12-3 19:51:31
中国整个“金融体制”和“政治体制”融为一体,比国外多了很多“独一无二”,且“怀有恶意
的操纵机构”,早就病入膏肓没得救了。中国的货币供应量为何降不下来?为何房价泡沫越吹越大,
因为整个高层都在“以非市场的手段操纵着金融运作”,何况各地诸侯。“全盘僵化,只能等死”。
gewenwei 2013-12-13 23:46:20
所以,“从另一侧面看,中国金融系统这种无效和低效信贷反复供给,金融体系风控水平一直低
下的原因,在于中央对金融体系的设定上”。★
汇金一直都在给金融系统注资,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一直都在剥离金融系统坏账,如此中国
金融系统完全可以不顾风控惩罚,重复低效或者无效地把信贷高速扩张下去。
这种模式下,利率毫无意义,因为银行不会稀缺基础货币。
汇金需要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就必须抵抗经济周期,因为经济周期直接影响银行利润增减,
如此除了“反复注资”和“反复剥离”外,别无他法。“最终让整个社会实体经济为国有金融资产保
值增值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