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所想的内容,早就有人想过了.....我就这意思
中国三大证券报的头版在2002年9月17日已经表示过了,16日中国三大证券报的头版的意思不是代表证监会的,"退市公司重组后转让问题比较复杂,需要经过充分地研究和论证,怎样以及何时实施取决于各方面的条件是否具备"
**********************************************************************
全流通就是全流通
2002年9月16日,黑色星期一。这一天,中国三大证券报的头版头条是一篇稿,题目叫《鼓励退市公司重组》。
2002年9月17日,红色星期二。这一天,中国三大证券报的头版中腹也是同一篇稿,题目叫《正确理解退市公司股份转让》。
中国的股民真是世界上最善良、最守纪律、最听话的股民,行情就是最好的证明,显然黑色星期一就是没有正确领会上级精神的结果。
为什么要允许重组后的退市公司股份全流通呢?答记者问说得倒也直白,就是因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有非流通股和流通股股东之分,两类股东在风险与利益机制上经常不一致。新办法可以调动增强重组方的积极性,至于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利益冲突,应由公司各股东自行协调解决。
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人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那就是退市公司今后股权将会实行全流通。既然三板市场可以全流通,那么主板市场呢,会不会也实现全流通,答案其实是不言自明的,只要退市公司能恢复在主板的交易,那么还会存在什么疑问吗?
如果这个消息变为现实,那么其对市场的影响力将大大超过被迫叫停的国有股减持,这个市场基本上就可以推倒重来了,星期一不想变黑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值得幸运的是,第二天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负责人就又来了一个答记者问,其实就是说我们的理解出了问题,三板的全流通和主板的全流通完全不同。
不同在哪里呢?不同在“退市公司重组后股份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转让,是有非常严格的条件的。对退市公司的重组必须带来经营业绩的好转,其业绩状况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市场检验过程,重组方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从已经退市的公司看,要达到上述条件并非易事”。
坦率地说,水皮从这段文字中实在找不出此全流通和彼全流通究竟有什么不同。当然水皮也不会和谁过不去,经过努力,还是找到了应该“正确理解”的信息,那就是:答记者问在最后一段中表示“退市公司重组后转让问题比较复杂,需要经过充分地研究和论证,怎样以及何时实施取决于各方面的条件是否具备”。
仅仅相隔一天,“近期推出”就变成了“需要经过充分地研究和论证”,变化是不是也太快了一点?!
也许,我们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知道管理层面临着多么复杂的利益冲突;也许我们并不知道主板市场全流通并不是一个行业自律组织所能做得了主的;也许,还真有什么我们搞不清楚的内幕。
不得不注意的是,就在9月16日,中国证监会的网上就挂出了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的评论,指出“主板市场没有全流通考虑”,9月17日,三大证券报才登出相关报道,可见有关方面已经预测到我们可能会产生“不正确”的理解,很有点“莫谓言之不预”的味道。
谁都知道,主板市场早晚得全流通,主板市场能不能平稳全流通问题不在于该不该,而在于定什么价。但是,
并不是谁都知道现在不是时候的。这才是正确的理解。(水皮)
[ 此帖被3b青年在2014-12-10 14:3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