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
作为上海自贸区概念最早启动的龙头股之一,上海物贸股价短短数月最高飙涨约
400%,不过如今公司却因2012年的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物
贸并非个案,从近期披露的数据来看,证监会对违法违规行为打击的力度正日益加强.
计提减值损失不及时
上海物贸10月12日的发布两份公告揭开了公司去年信息披露的违规行为.公告称
,公司于10月11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决定对
公司立案调查.
同日公司发布的另一份公告称, 上海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指出,公
司全资子公司上海燃料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燃料)2012年前三季度通过调节暂估存货
数量,金额,延后确认材料采购结转库存商品数量,金额,未按要求计提费用,未及时对
价格波动较大的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等方式, 少计营业成本,少计
费用,少计资产减值损失,导致公司披露的2012年一季度,半年度和三季度报告未能真
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正是由于上述行为,监管层认为,公司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并
要求公司高度重视上述问题,对不符合上述规定的行为及时予以整改等.同时,公司应
当在2013年11月15日前,向上海证监局提交书面报告,上海证监局将组织检查验收.
据了解, 上海燃料承担着上海燃料油市场的供应,位于上海物贸几大核心板块中
的能源板块.上海物贸财务报表显示,受到能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油品贸易市场持续
萎缩,2012年公司巨亏5. 9亿元,而罪魁祸首则是上海燃料亏损5.98亿元.由此还导致
公司计提了1.9亿的减值准备(大部分为存货跌价损失),占亏损总额的32.16%.
反观监管层调查情况,明确指出公司未及时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等. 记者进一步查
阅资料发现,上海物贸2012年前三季度中该财务数据为负值,换言之,公司此前并未计
提资产减值准备. 这意味着,上海物贸是把本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延迟到了2012年
年年末.
违法违规打击力度日益加强
上海物贸违规行为并非个案, 事实上,近期证监会一直在加大对信息披露等违法
违规行为的执法打击力度.
就在上周末, 中国证监会通报了对珠海中富,恒顺电气,友利控股等6家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 及珠海中富的资产评估机构北京恒信德律未勤勉尽责的行为
进行立案调查的情况.
如珠海中富在2012年收购48家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过程中,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
规,其资产评估机构北京恒信德律未履行必要的评估程序,涉嫌违法违规.
值得一提的是,证监会还对外发布了9月单月新启动调查案件数量.数据显示,201
3年9月,单月新启动案件调查39件,为前8个月月平均值的1.5倍.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
示, 《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稽查执法工作的意见》发布后,监管部门收到违法
违规线索数量持续增加,启动案件调查数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这亦凸显出,证监会对
打击信息披露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力度"日益加强.
新闻发言人重申将继续加大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
加强对相关中介机构执业行为的监督检查, 一旦发现涉嫌违法违规的,证监会将严肃
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