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登录
用户名
Email
密 码
安全问题
无安全问题
我爸爸的出生地
我妈妈的出生地
我的小学校名
我的中学校名
我最喜欢的运动
我最喜欢的歌曲
我最喜欢的电影
我最喜欢的颜色
自定义问题
您的答案
找回密码
高级
我的快捷通道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下拉
注册
用户名
Email
安全问题
无安全问题
我爸爸的出生地
我妈妈的出生地
我的小学校名
我的中学校名
我最喜欢的运动
我最喜欢的歌曲
我最喜欢的电影
我最喜欢的颜色
自定义问题
您的答案
■green
■orange
■wind
■red
■purple
金荔 400056
休闲论坛
400013港岳
荐股擂台
综合信息
汇集 400029
隐藏
快速浏览
三板综合论坛
综合信息
维权信息
政策法规
学术研讨
老三板研究中心
第二板块
高手论市
荐股擂台
特区版块
挚友书斋
新三板/区域市场
两网历史遗留问题个股论坛
834019 大自然
400002长白
400005海国实
400006京中兴
400007华凯
400009广建
400010鹫峰
400013港岳
主板退市个股论坛
水仙A/水仙B 400008/420008
中浩A/中浩B 400011/420011
粤金曼 400012
金田A/金田B 400016/420016
国嘉 400017
银化 400018
九州 400019
五环 400020
华夏(鞍一工) 400021
海洋 400022
南洋 400023
宏业 400025
中侨 400026
生态 400027
金马(鑫光) 400028
汇集 400029
北科 400030
鞍合成 400031
石化A/石化B 400032/420032
斯达 400033
比特 400035
天创(环保) 400036
达尔曼 400037
汇绿 400038
华圣 400039
中川 400040
数码 400041
信联 400042
长兴 400043
哈慈 400044
猴王 400045
大菲 400046
龙科 400048
花雕 400049
龙涤 400050
精密 400051
龙昌 400052
佳纸 400053
托普 400054
国瓷 400055
金荔 400056
联谊 400057
创智 400059
高能 400060
长油 400061
二重 400062
国恒 400064
大洋B/本实B/武锅B 420047/420058/420063
休闲论坛
休闲娱乐
你顶我顶大家顶!
证券软件
电脑软件
»
综合信息
»
股市邪气何时休?---钮文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 帖
主题 : 股市邪气何时休?---钮文新
使用道具┊
复制链接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楼主
发表于: 2015-06-30
倒序阅读
┊
只看楼主
┊
小
中
大
股市邪气何时休?---钮文新
股市邪气何时休?
“没有政策不作为,有了政策胡作非为”,这就是中国股市的邪气,而这一点,在我们的金融机构身上表现得玲离尽致。
金融安全关乎国家经济安全,甚至是国家金融安全的核心。这个观点在中国恐怕没人质疑。但是,如果我们金融机构每天都在借着市场化、商业化、利益最大化的名义,挖空心思投机钻营,那这个国家的金融安全谁来保障?政府吗?政府如果得不到金融机构的配合,每天都要和金融机构去玩猫捉老鼠的游戏,那国家金融安全从何谈起?
我有一种感觉,可我情愿自己的感觉是错误的。什么感觉?我认为,在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权衡的面前,中国金融机构更加倾斜于自身利益的追求,这方面甚至超过华尔街。为什么?很简单。美国政府背后的经济决策者是谁?从国务卿到财政部再到美联储,他们的主要官员都不是华尔街出身的金融大鳄吗?它们制定的国家经济政策是否允许金融机构胡作非为去搅局?我不信。但我们不一样,表面上看,我们的金融机构主官都是*****员,甚至是省部级领导职别,但它们的行为,尤其是它们的业务行为有多少是“自觉”站在国家经济利益立场去考虑?我看这是个大问题!
毋庸置疑,国家金融安全需要所有金融从业者维护,而首先就是全体金融机构,因为它们站在第一线,它们的行为不当必然导致重大金融风险。说到这儿,或许有人会指责我计划经济思维。但我告诉你们,你们错了。市场经济就可以无视国家利益地任意妄为吗?的确,法无禁忌即可为,但无度放大国家经济风险到底是“法有禁忌还是法无禁忌”?如果真是法无禁忌,那就应当立即立法;如果法有禁忌,那就该立即停止。而就我个人的看法,所有金融法规,至少是部门法规都有审慎原则,都有防范金融风险的条款,只是没有涉及具体行为而已。但金融机构的行为和法律法规的总体原则是否相符,是否相悖,难道你们不懂?不懂你就不配坐在那个关乎国家金融安全的座位上。
所以我认为,所有金融机构的主要负责人都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必须让自身的利益和国家的长久利益密切结合在一起,必须自觉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实际上,只有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金融行业的长久利益,这才是无可争辩的大道理。这样的大道理连老百姓都明白,金融机构会不懂?那我们老百姓该如何评价你们?不错,市场经济所遵从原则是竞争,但竞争是“无底线野蛮生长”的竞赛吗?如果是,那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不是回到了19世纪以前?
我认为,必须立即强化金融机构从业者教育,强化他们的风险意识,自觉约束他们的基本行为规范,铲除其“只顾眼前而无视未来”的短视行为范式。这才有可能确保国家金融安全。
说到这儿,我们需要特别说一说证券业的邪气。其实,上述“无视未来风险短视行为”在金融业普遍存在,但尤以证券业为甚。国家为证券投资开了个融资的口子,但这个口子居然变成了“老鼠洞”,所有从业者不计成本地大量涌入。我坚信,所有从业者都知道这件事将为中国股市的未来带来无穷的风险,但哪位券商自觉抑制这一风险?为了短期的超额利益,甚至在监管机构多次提示之下依然“拐弯抹角”地自行其是。且不说国家金融安全,这是“商业经营”不是自毁长城吗?不是自毁饭碗吗?
试想,如果你们早一点意识到问题,早一点自觉控制“非法融资”,何至于今天让中国股市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现在,你们的内心有没有一点点自责?你们有多少人在以傍观者的心态面对这样的恶性市况?是不是还在为那可怜的交易手续费的增加而沾沾自喜?可悲呀!
我诚信希望中国股市走向成熟,但绝不是机构投资者越多越成熟,也绝不是教育股民越发成熟,而是必须教育机构——经营机构、投资机构,只有它们的成熟,市场才会成熟。这恐怕是中国证券业必须尽快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综合信息
描述
快速回复
限 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进入高级模式
加粗
字体颜色
背景颜色
插入链接
图片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