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谢作诗:万亿债转股,这次真的很难再成功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楼主  发表于: 2016-04-07   

谢作诗:万亿债转股,这次真的很难再成功

万亿债转股大招要「瓜熟蒂落」了。




「财新周刊」援引一位国开行高层称:首批债转股规模为1万亿元,预计在三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化解1万亿元左右的银行潜在不良资产。债转股对象聚焦为有潜在价值、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以国企为主。



债转股是重组的一种形式。一般是,企业出现还本付息困难,但债权人认可其经营仍有前景,则可实施债转股:债务人不直接还钱,而将不良贷款折算成股权,债权人成为股东,企业付息压力减轻,逐步改善经营;等到股份增值,股东(原来的债权人)再择时退出。



这,当然是救企业,但也是救银行。



要知道,这些债务原本企业就还不上了,在银行会计账目上直接化成了呆坏账,不良率将迅猛上升。现在变成了股权,银行的呆坏账也不至于一下子暴露在账面上,好歹好看一点。



近日,中国五大行公布实情。「惨不忍睹」四个字应该最为合适。
中行净利最惨,农行不良告急,建行逼近红线,中农工建全部跌入0增长,交行还在边缘挣扎!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最近不断提醒中国的信用风险,可谓不无道理。3月2日将中国主权债券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为负面后,3月3日穆迪又将中国多家金融机构和国企的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理由是,中国银行体系风险不断累积,主要反映在持续强劲的信贷增长。高且不断增加的杠杆扩大了企业部门受风险冲击的可能性,银行业资产质量的脆弱性也在增加。



债转股并非第一次,朱镕基时代曾搞过。



1990年代,国有企业举步艰难,朱镕基就使出了“债转股”这一大招,成立了长城、信达、华融、东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对应收购、管理农行、建行、工行和中行的不良资产,然后由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跟*****签订债转股协议,资产管理公司成为股东。



表面看,朱镕基的债转股成功了。但我认为,其实并不是债转股本身就能带来成功。



不能说既没有经济周期向上的改变,也没有企业内部治理的变化,只是把还不上的债务转变成股份,企业从此就能搞好了吧?
所谓朱的债转股的成功,其实是其强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是中国加入WTO的成功,而债转股,无非是为改革腾挪了一点时间和空间而已。



债转股,说白了就一拖字诀;关键是在其换来的有限时间里我们能做什么。



债转股最终取决于企业经营之成败。搞得好,企业活了,银行也活了。
搞不好,只会延缓旧增长模式出清和鼓励加杠杆,相当于银行身上拖着一个僵尸,有毒资产进入证券市场。

但我认为,这次债转股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理由如下:1、
朱的债转股配合「
抓大放小
」的国企改制,这次配合什么国企改革了?是坚持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新三会”的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建设。2、
朱的时代有其后加入WTO的繁荣期,但现在是经济处在一个看不见头的下行通道中。目前看,并不是周期性的下行,而是结构性矛盾导致的经济增长重心的不断下移。

债转股不成功,就会把企业坏账转变成银行毒资产。这也带来一个极其有趣的问题:一般国有企业倒闭政府都是害怕的,银行倒闭政府怕不怕?如此,留给政府的路就只有三条了。
1、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改革,毕竟以债转股换来的时间窗口不会太长!这个改革不是任何花哨的说辞,而是明确的私有化。我们应该深刻反思,时隔17年,再来一次债转股,国有企业真的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我们必须深刻反思,美国没有搞好国企、英国没有搞好、智利没有搞好(否则里根、撒切尔夫人、皮诺切特就不伟大了),凭什么我们能搞好。

2、
再次推动人为的牛市,让银行在资本市场上把毒资产的包袱甩掉。

3、
发钞票再救银行,到头来所有商品价格都会上涨,汇率会大贬,经济将陷入停滞。

我想不明白,国企改革难道真的只是说说而已?企业最困难的时候不改,难道利润滚滚的时候改?为什么不趁这个时候把国企卖给私人呢?如果说朱镕基的时代私人资本的力量还弱小,还不能消化强大的国有企业,今天不一样了,今天私人资本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了。



如果说之所以债转股,是因为怕企业倒闭、大规模失业造成社会冲击,但把企业卖给私人只是改变所有者,作为生产形态的企业还存在啊!而给了私人,还真有柳暗花明的可能性!



因为股民已经教训深刻了,因此第二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从房市、股市的反应来看,市场认为第三种情况发生的概率要大些。那些拥护国有企业的人,就不要抱怨通胀了!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沙发  发表于: 2016-04-07   
再次推动人为的牛市,让银行在资本市场上把毒资产的包袱甩掉? 发钞票再救银行,到头来所有商品价格都会上涨,汇率会大贬,经济将陷入停滞?
五股丰登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30032
精华: 0
发帖: 520
在线时间: 478(时)
注册时间: 2015-08-18
最后登录: 2017-05-25
板凳  发表于: 2016-04-07   
回 楼主(落叶) 的帖子
国企股份  全部分配给公民  全部证券化

一切让市场说理算  一切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天下太平!!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地板  发表于: 2016-04-07   
回 2楼(五股丰登) 的帖子
看看前苏联全部分配给公民后。大部分公民们最后低价卖掉--两级分化!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4楼  发表于: 2016-04-07   
范剑平
工业库存在PPI降幅收窄时开始由降转升,往往是经济周期见底的第一个讯号,有望在今年一季度出现。经济周期见底的第二个讯号也是确认讯号为制造业投资止跌回升。今年能否在7个月转动平均后出现制造业投资回升仍未可预知。经济周期拐点往往是事后确认的。
五股丰登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30032
精华: 0
发帖: 520
在线时间: 478(时)
注册时间: 2015-08-18
最后登录: 2017-05-25
5楼  发表于: 2016-04-07   
回 3楼(落叶) 的帖子
买卖是个人的自由

有卖的  也一定有买的

你为什么卖  而不买呢?

我支持二次股改!

那才是  国家的主人!!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6楼  发表于: 2016-04-07   
和讯网
【李稻葵:财政政策还有空间 不赞成简单的债转股】同意中国企业应该实行债务重组,但不赞成简单的债转股。银行应该保留有不良债企业的相关信息,并建立一套信用体系。债务重组的过程要讲法制、讲规矩,不良企业贷款必须按法律程序清出。http://url.cn/28wMCvw
五股丰登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30032
精华: 0
发帖: 520
在线时间: 478(时)
注册时间: 2015-08-18
最后登录: 2017-05-25
7楼  发表于: 2016-04-07   
回 6楼(落叶) 的帖子
任何模式  都是游戏  都是欺骗  都是愚弄百姓

向自然界一样  生  就是奔  死  去的

任何事物  都没有  享受 2次生命的机会

死  给好人  让地方!

世界  就太平了!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8楼  发表于: 2016-04-08   
谢作诗
不能说既没有经济周期向上的改变,也没有企业内部治理的变化,只是把还不上的债务转变成股份,企业从此就能搞好了吧?所谓朱的债转股的成功,其实是其强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是中国加入WTO的成功。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9楼  发表于: 2016-04-08   
谢作诗
3月3日穆迪又将中国多家金融机构和国企的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理由是,中国银行体系风险不断累积,主要反映在持续强劲的信贷增长。高且不断增加的杠杆扩大了企业部门受风险冲击的可能性,银行业资产质量的脆弱性也在增加。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10楼  发表于: 2016-04-08   
陈思进
#罗胖曰# 最近有人问我,你会不会觉得这个社会的阶层在固化,上升之路越来越狭窄?我说我的感觉怎么正好相反呢?*****越来越容易给个人赋能啊。一个穷小子几年就可以做出一个国际级的大公司。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几个月就可以成网红。这个打破阶层固化的力量是什么——每轮技术革命都带来四次机会。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11楼  发表于: 2016-04-08   
孙靖峰:
想步日本后尘,就债转股吧!中国政府网 就继续做大国企吧!要这么下去,还怎么玩?作死的节凑!
孙靖峰
【结构转型:日本的教训】日本在1980年代也开始了结构转型,为了减少转型期痛苦,采用了宽松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结果造成资产泡沫、债务高企、僵尸不死,转型到现在也未实现。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12楼  发表于: 2016-04-11   
皮海洲
《提防“债转股”损害公众投资者利益》
“债转股”要来了。
据报道,3月25日,国务院召集发改委、财政部、央行、银监会等多个部门开会,讨论“债转股”相关事项,并将出台相关实施意见。另据一位国开行高层称,首批“债转股”规模为1万亿元,预计在三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化解1万亿元左右规模的银行潜在不良资产。

受此消息刺激,清明过后的A股一度站上3050点。很显然,市场是将“债转股”的消息当成利好来炒作的。应该说,“债转股”对银行与企业双方来说确实构成短线利好。通过实施“债转股”,企业减负了,负债率也下降了,而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也降低了。不过,从中长期来说,“债转股”的利好作用较为有限。因为“债转股”虽然降低了企业的负债,降低了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与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如果仍然按照原来的老路走下去,企业负债与银行不良资产比率的再次提升是可以预期的。

并且“债转股”有可能起到负面作用,即鼓励企业不要归还银行贷款,人为地让银行贷款“恶化”,然后以“债转股”的方式来将银行贷款占为己有。

而对于A股市场来说,上市公司的“债转股”则有可能构成对公众投资者利益的直接损害,这是A股市场的监管者对于“债转股”所必须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以便做到防患于未然。

那么,上市公司“债转股”对公众投资者可能构成怎样的直接损害呢?本人以为,主要有这样几点。

一是“债转股”作为一种风险转移的方式,极有可能让公众投资者成为最终的买单人。“债转股”首先是将企业的风险转移给银行或其他相关的金融机构,在银行或其他相关的金融机构没有卖出股权之前,这个风险是由银行或其他相关金融机构来承担的。而一旦股票卖出之后,这个风险就转嫁给了公众投资者。这样公众投资者就成了最终的买单人。

二是“债转股”带来了上市公司总股本的增加。由于“债转股”并不直接带来企业效益的增加,因此,这种上市公司总股本的增加,自然会摊薄企业的权益类指标,如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等。这自然损害到公众投资者的权益。

三是“债转股”又使得银行或相关的金融机构加入到大小非的行列。在限售股问题本身就严重困扰A股市场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债转股”无疑是给A股市场雪上加霜,A股市场又将进一步沦为银行或其他相关金融机构的提款机。

正是基于“债转股”可能给公众投资者带来的损害,因此对于上市公司“债转股”必须予以严格规范。

一是上市公司“债转股”以转优先股为主,且“债转股”形成的优先股永远不能转为普通股,以此避免“债转股”加剧A股市场的限售股问题,避免让股市沦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提款机。

二是拟通过“债转股”转为普通股的上市公司,“债转股”的价格必须按“债转股”方案实施时的二级市场股票价格来确定,而不是按股票面值确定,以此减少“债转股”对公众投资者利益的损害。

三是将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债转股”所得到的普通股视为限售股对待,必须锁定三年时间,三年期满后,每年减持的股份不得超过当事人“债转股”份额的十分之一。避免“债转股”的大规模套现给市场带来冲击。(来源:聚财盆财富网)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13楼  发表于: 2016-04-13   
日经中文网
【中国股市债转股的压力】资金流向了深圳和上海等大城市的住宅市场,甚至弥漫着局部性房地产泡沫的氛围。与暂时的经济复苏相比,市场更加关注中国推进结构改革的决心…中国国家统计局将在4月15日发布1~3月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增长率的预期平均值为比上一年同期增长6.6%,预计持续减速,但最近暗示经济暂时复苏的统计数据不断出现。

  “中国经济在短期上正趋于稳定”,瑞信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这样表示。由于加快基础设施投资等政府的经济刺激措施,制造业的景气度呈现改善态势。因货币宽松而充裕的资金流向了深圳和上海等大城市的住宅市场,甚至弥漫着局部性房地产泡沫的氛围。由于美国推迟加息的预期,人民币贬值也暂时停下脚步。

     但是,上海和香港股市上涨压力沉重。原因之一是债转股(DES)解禁的中国商业银行股的低迷。

    债转股指的是将对陷入经营困境的企业的信贷债权转换为股票,由银行持有的不良债权处理的方式。企业能减少债务,易于进行经营重建,同时银行也将减少不良债权余额。《财新周刊》报道称对象债权最初3年里预计达到1万亿元。

     法国兴业银行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姚炜指出,由于实施情况的不同,有可能成为推迟问题爆发的手段。市场的担心也很强烈。如果企业重建无法顺利推进,银行有可能无法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股票,进而不得不进行减损处理。

  中国政府此前一直在原则上禁止商业银行持有实业公司的股票,因此即使是去年夏季中国股市泡沫破裂,对银行经营也几乎并未造成影响。但是,随着债转股的解禁,将产生股价下跌时金融系统陷入动荡的风险。

  能否致力于因背负过剩产能和债务而无法创造收益的“僵尸企业”的重组与淘汰这一伴随痛苦的课题?与暂时的经济复苏相比,市场更加关注中国推进结构改革的决心。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