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朱镕基之子朱云来:我们的钱多了40万亿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楼主  发表于: 2016-05-20   

朱镕基之子朱云来:我们的钱多了40万亿


货币增量是GDP的六倍,它会对实业产生什么影响?
朱:如果要讲企业的金融化,需要从两方面分析。
一、对民营企业,我假定以实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在过去的系统发展也许中国的经济也许经过比较相对高速的发展,那么他的机会应该说总体也不错,发展很快,实业做好,主业做好,金融就不显得那么重要。随着金融的发展逐步的深化,也出现了系统性的一些问题,竞争的环境越来越严厉,从企业发展生存的这个角度,从这个竞争,加强竞争力的角度,那么金融显然变成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怎么做好企业的这个金融方面的管理?这是一个重要的事情。过去中国经济的框架结果比较简单,在未来的竞争中会越来越大。企业最通常的财务或者融资,以至于到一定程度的投资,这些还是需要有很多专业的知识和专业的体系来进行。
二、投资的快速增长,跟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货币、信用快速扩张有关系。4月15日发布了2016年一季度数据,GDP接近17万亿,但如果按照6.7的增长率计算,实际相当于新增GDP的一万亿左右不到。但是同期,货币发行总量增加了两万亿,另一说是六万亿,几乎接近6比1的比例,可想而知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在这样一个大的宏观背景下,可能有很多实体行业、企业,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同时价格会受到压力,人工成本也在提高。但另外一方面,外面的钱又很多,所以很多企业就开始另辟新主业,转行搞金融了,过去做实业的企业,现在都想从事金融业。
这个事情也是基于现实考虑而作的选择,另外看到一些早期投身金融的企业有着一些成功的经验,也会想做尝试。我个人认为主要会带来两方面影响,而后面一个方面的影响可能更大,不过长远看,其实还是前面一个方向更是接近企业金融化的核心。当然短期内也应该考虑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之中,这样的机会也可以把握,不过需要有系统的学习理解和把握。这好像是一个悖论,为什么在实体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下,但是投资却越来越火爆?
(原文此处作了节略)
新希望集团副董事长王航提问:几年以前,我们曾经研究在如何发展,提出了干部年轻化、业务互联网化和国际化,最后提出业务金融化,那个时候心里很嘀咕,到底这个金融化怎么说?大概在四年前,觉得金融化这个词好像在我们实业界有点妖魔化,我们是造血者,变成了吸血鬼。
朱云来:我们的钱,多了40万亿(这样的选择是可以理解的)。
企业进入金融业,还是新开辟一种金融服务?
企业适合不适合金融化,需要考虑自身能力、条件以及相对竞争力。实际上真正一个国家的实力,真正的成长依赖实业。金融是因为有了实业,是在为实业服务,也因此才能赚钱。所以我一直在困惑,为什么金融挣的钱比实业多。比较美国经济,历史上没有说投行,投行可能不错,但是肯定超不过微软,超不过苹果。我们颠倒过来了,我们面临着一个非常纠结的现实,发展实业,利润微薄、举步维艰,面对着巨大的下行压力。下行的压力是现实存在,但是为什么市场上流通的钱很多,上文提到印发了一万亿、六万亿,简直有点吓人。今天纯粹从企业角度思考该作何对策,因为我们无法改变政策。
如果实业、地产能够像过去一样持续发展,则不需要改变,但是现在要改,一定也是面临了很大的压力。企业轻资产化,是在邀请其他经济主体一起参与,用更好方法谋求发展。这也是企业在当前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条件下的唯一选择。但是如上文所述,因为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跟企业的主业相关,现在竞争环境很激烈,这是在围绕主业做适当的扩展。例如原来的地产行业,可以只管盖房子,物业可以不用管,其他的跟买房融资事务也可以不管。
但这里还有第二层含义,长远看其实企业还是应该聚焦自己最擅长的核心主业优势,包括对某个地域的了解,对行业的熟悉程度。金融只是当前需要,只是在*****该专业产业的生产要素,要素*****齐备可以用最高的效率,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但是现在的钱是不断往外冒,像自来水龙头一样,怎么办?一方面我们围绕主业作调整,当然也应该借助金融企业。但是因为各有所长,各有各的经验范围,本来是很好的互补。但是转眼三四年间,多出了好几十万亿,数字相当大,企业跃跃欲试。但是确实需要把两件事分清楚,围绕主业做的东西,问题不是太大。但是不能轻敌。
虽然可以尝试,但至少得想明白,你现在要做的事情跟过去不一样了,这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逻辑。不一定就没有机会,但是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现在中国经济最大的挑战是过剩太严重。例如代售房屋,代售住宅面积是七亿平米,忘了提醒一下,远超七亿,在建的有40几亿。媒体提到需要两到三年消化,但如果再加5倍则会很困难。
但是最后如果这个宏观经济问题无法掌控,那可能就需要进入全新的金融服务行业,围绕着主业金融化。金融服务业是你能驾驭的了吗?还是这个问题,不一定是你行,也不一定大的行,你就不行,其实我们大有大的问题,也都挺难受的,所以这个可能就是我想主要是把这个问题的这个框架和这个角度至少可以作为一个企业思考判断你的一个参考。
并购不是由钞票定而是由市场定
企业并购的趋势。其实我觉得从基本面的角度来讲,以产业考虑为主的并购应该是企业家永远关注的要点之一。跟世界相对比,看是否还有机会。我在中信曾经一直关注德国的机器制造业也有很多的中小企业,跟中国的民营企业的比较相仿,这个其实可能有潜在的机会。我认为个人倾向也是以实业为主,但是也不是批判资本运作一定不好。只是我觉得我们整个环境里资本运作太多,而实体不够。
至于中企在美国退市,在美国撑不下去了、不值钱了,回来就值钱了?但是回来却翻了好几倍。正常良性的市场还是应该是以产业为主,因为毕竟市场是很复杂的东西,有时候产生金融所谓机会,各种价格的错位,那么它有一个资本运作,也能做的很漂亮,也能赚钱,不能说这个就错,也许正因为他们的存在,保证了流动性,保证了价格发现,保证了市场的基本均衡,所以需要辩证的看,所以我认为跨境业务还是要仔细考虑。
但是反过来说,中国现在并没有足够强大,可以印很多钞票把全世界买来。因为最终的汇率是不同国家间的货币交换,是由市场决定的。如果真得那么强大了,什么东西我们都可以做了,我们可以用最高效果,最先进的技术,或者最适用的技术,不一定最先进,那就不用担心,那一定升值。反过来我们天天下行压力巨大,更大,那么我想就不会有那么好的风光去大规模的收购。当然了市场上总是要随时的关注,总是要看的,那还是对的。
主管部门应放弃对股值的期待
提问: 请教一下朱先生,去年夏天到今年受年初有三轮的股灾了,您觉得有哪些问题需要反思?
朱:我就觉得可能中国股市最基本的问题,首先还是得政府得放弃对这个股值的期待,指数的期待,指数是市场形成的东西,不能天天你去调,要把这个作为业绩指标,这是不对的。那么它对我们这些金融,对企业这个指数很重要,自然的让它去变化,它跌了,我们就会调整,实际上你这个生产也是这样,现在猪肉价格又涨了,白菜价格又涨了,是因为政府在后面,前面跌了,它不允许人家跌,人家生产过剩了,过剩了之后,就不生产了。
我看了一下第一季度,猪肉价格大丈的背后,猪肉生产第一个季度实际上是下降了4%。这不是很清楚吗?其实就是因为我不生产了,因为原来给我的价钱太低了。最近新闻里面有一个玛卡,跌的一塌糊涂。但是因为去年涨的一塌糊涂。就是这个市场,我们要去建立的应该是说,需要过去更系统透明的价格机制,让大家看到,让大家迅速的调整,不然就是一窝蜂的进来,其实中国农业的风险很大。白菜现在又狂涨的,我相信白菜恐怕靠近城市比较近,生活成本,菜农的生活成本跟城市各方面的问题连在一起,所以最近就是只能选择不种。
现在被迫进入市场化的格局,但是还用计划经济调整价格,调整指数。拿一万亿就想救一个30万亿的市场,那么30万亿,60万亿贴10%就是多少万亿,想用基金作为平准基金,这都是不对的思维。进行系统的资本市场的交易制度的建设。包括监管,因为没有足够的这个准入的监管,没有足够的这个披露的透明,没有一个及时的更新信息的机制,这样就不可能是一个良性的市场。
没有期货保护的市场化,农民只能随行就市
朱:农业的问题是中国很大的一个问题,我认为。这个农业产品原来最早是实际上也相当于计划经济,公社把生产指标订了,所有的交的公粮,国家给收了。其实它有一种自然平衡,那么这个,当然它的效果相对比较差,相对农业比较工业这么复杂,也许过去还能过得去。随着这些年越来越更多的变成市场化了,也不去管他了。我认为实际上不能说囤积商去故意炒作。其实这个就是一个自然产生的业务,人家看到这样一个机会,他自己判断,用自己的钱买,自己买的,他判断这个涨还是不涨。中国缺少的市场期货的机制。期货市场最早发展起来就是农产品。而且大家说了各种很悬乎的理论,对冲,我估计大部分不知道对冲什么意思。
其实换一个说法,就听明白了,就是一个价格锁定机制。我在种玛卡的时候,说好了,一年收成的时候是多少价钱,那边人家买期货已经买走了,锁定了,对我这个生产商来讲,我只要看那个价格跟我现在估计出来这一年要花的成本,能不能覆盖成本,能不能有我满意的利润,就够了,我就锁定了。锁定了价格,将来不管出了什么事情,后面的事情跟我没有关系了。这样他又形成了一个期货,有这样一个机制之后,再来一堆期货交易人,这些是有资本,找机会来寻求更高的回报。那就没有他刚才说的化肥的问题了。他是一个挺好的模式,实际上它需要经销商,或者新希望,你做了一个过桥金融的概念,他能生产,但是资本不够,你可以提供资本,让他完成生产,他赚钱,你也赚钱,这是很好很自然的一个市场经济的一个调节系统。
现在缺少良性的期货市场,那么中国的期货市场实际上也很厉害,但是我真的没有时间仔细研究,不明白为什么起不到这个作用,他也没有意识到,因为中国都是非常小的农户。我到美国去看,大家都知道福特汽车,他是在底特律那边,实际上不知道福特汽车后人,还在福特汽车旁边的农场种粮食,最早福特家族把地买了,中间一小块开了福特汽车厂,周边的地是亲戚在种着。那边的农民不一样,他一个人种几百英亩,他的产品直接在芝加哥期货交易市场下单。其实中国很难做这个事,因为中国农户体量太小,人数太多。
以前国家的政策是叫国家的保护价格,敞开收购。这个机制相当于宏观的期货市场。锁定的价格有多少我都要,当时为什么做到这一点,原理是什么,中国幅员比较大,典型的现象季风气候,常常是有些地方受灾。但是它正好就是南涝北旱,北边丰收,南边欠收,这样国家敞开收购之后,其实自己就平衡了,有一个自然的平衡机制。
现在说全都是市场化,全都推出去,国家不管了,您随行救市,那农民只好随行救市,我买期货有没有这样的期货可以买,我没有价格的保护机制。这个是将来最大的问题。再加上不管的印钱,潜在的就是一个通胀,通胀之后粮食价格又不允许它涨,不让它涨。农民的收入就是从农业价格来的,把这个价格压住了,等于农民的收入受影响了,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办法。其实将来价格控制,没有别的办法,就是不生产。这里面有一些,没有这种避险机制,农业生产可能是很大的风险。最后变成一半的农民,本来一半的农民种了全国人民吃的饭,进来只是种自己的。因为城里那一半就不管了,因为太贵了,不能让我赔本替你生产。
过去300万亿的投资,产出了什么东西?
朱:我觉得,今天的货币政策实际上一直朝着让市场起更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的方向走,既然是这样,就不要再去救,东救西救实际上扰乱了这个市场调节的机制。
您印了很多钱,再发巨大的工程包,建出来本已经过剩的东西,持续两三年后即便保住了经济增长,也会存在问题。大家没有问那些GDP到哪去了?从03年到现在我们大概累计固定资产投资三百万亿,固定资产形成也是两百万亿,两百万亿的资产,产出了多少东西?如果核算数数据,这已经是相当系统性的投资过剩。
那么投资过剩,应该让它休养生息,要消化这些过剩,减少投资。其实我们并不见得需要那么多GDP,如果不是高质量的GDP是建了过剩的,将来变成新的过剩的GDP,为什么要这样的GDP呢?
我算了一下全中国人民的食,衣食住行老百姓的基本需求,如果有一些在困难时期,危机时期的思维,衣食住行。因为衣原来有,可以暂时不买。住原来已经有住,也可以暂时不改善。行也是类似,那只有吃。食是不能停的。但是其实我们整个全中国,从这个角度分析,全中国人民一年吃,按照现行的价格水平花多少钱?其实才六万亿。那六万亿才是60万亿GDP的10%。就是一年全吃不干活也够了。那么当然我们可以有系统性的调整、喘息,学习新的东西,培训,至少这个成本不是那么可怕。过多生产过剩反而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民企金融化,到底要不要保持清醒?
提问:提给朱总一个问题,您刚才提到说现在民营企业金融化的一个最重要的背景是货币量的增多,您认为这种现象值得警惕吗,还有刚才曹总刚才说房地产企业金融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毋庸置疑,您赞成他这种观点吗?
朱:国家统计局年鉴每年都有清晰的数据,而且现在有了进一步的改进,现在有了季度性的GDP的报道越来越多,今年第一个已经出来了,你们可以去看,大家可以自己分析。
我觉得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从历史的数据到现在可以看到,它的钱跟GDP相对的比例,钱是越来越多。因为今天我来的这个是企业论坛,我们从企业的角度考虑,企业面对这个现象它需要生存的环境,一方面主业受压,一方面有这样的现状,那么它必须调整。
这是一个真正以市场为基础的民营企业的生长,它是靠市场来,靠自己来调整。因此它面临的这个。这个不是我们大家各自的选择,这就是一个客观存在。至于说是不是一定成,是不是好,不一定成,因为像当年炒股市一样,谁不想赚大钱,谁不想让它停在五千,走到六千,结果现在还在三千,现在成不成都不是神仙,都不知道,我只是提醒大家,不要一脑袋热的只看了一个方面。说到底要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掂量一下,如果成,肯定没有问题,如果不成,对你会有多大的影响。要从这个角度客观的看。宏观政策还是更多要来改革,不仅仅是通过货币扩充,全是放钱。
用钱解决现在存在的一些过剩的问题,需要调整的问题,这个是比较困难的。不过,既然给了钱救了你,我们为什么不改呢?不置之死敌怎么后生呢?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沙发  发表于: 2016-05-20   
聂圣哲 【揭秘】高考改革的忽悠(二)——本篇就谈谈最近发生的江苏、湖北计划内高招人数调整到西部,所谓支援西部问题的本质…… http://url.cn/2JCWZpS 评论:高考改革还不如我们80年代时公平!改成了拼爹!拼钱!拼户口了!养老、医疗、教育改革最失败![滴汗] 衰
蓝色心情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64126
精华: 0
发帖: 1639
在线时间: 61(时)
注册时间: 2010-11-10
最后登录: 2020-09-08
板凳  发表于: 2016-05-21   
是你们的钱多了吧,我就知道关闭股权市场,强制退市,我们损失惨重
1355l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01804
精华: 2
发帖: 137
在线时间: 182(时)
注册时间: 2012-04-08
最后登录: 2019-10-28
地板  发表于: 2016-05-22   
搞垮国家经济支柱的是谁
天下为公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7399
精华: 0
发帖: 536
在线时间: 1336(时)
注册时间: 2007-08-19
最后登录: 2019-08-20
4楼  发表于: 2016-05-24   
钱多了40万亿,造血者变成了吸血鬼---吸的都是老百姓的血,猪所鼓吹的金融治国理念早已变味,打败不了华尔街,却成了榨取老百姓的利器,终将误国害民。
天下为公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7399
精华: 0
发帖: 536
在线时间: 1336(时)
注册时间: 2007-08-19
最后登录: 2019-08-20
5楼  发表于: 2016-05-24   
朱镕基之子朱云来,年薪上千万,不知是多少下岗职工的血泪铺就的!!!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