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
减支才能真减税
谢作诗:减支才能真减税2016年合计减税规模约为7437亿元,约占GDP的1.1%。不是说减了7437亿元税,就真的减轻了企业的负担。这些年,税收的增长幅度一直是高于经济增长幅度的。即使是经济严重困难、政府大谈减税减负的2015年,税收也同比增长8.8%,仍然高于6.9%的经济增长率。这说明企业的实际税负一直在增加。如果不减支,减税就是一句空话。企业增值税17%,所得税25%,据我所知,严格照章纳税,很多企业是活不了的。这说明企业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在偷逃税,说合理避税也可以。经济状况好,财政压力小,政府对于企业偷逃税其实是睁只眼闭只眼。经济恶化,支出不减少,甚至增加,就算表面上减一点税,但征收严格,颗粒归仓,企业实际税负反而上升。真正的减税,不是减多少额度,而是减税率。明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巨大,一批企业会破产倒闭。如果不是减税率,而只是减额度,能够正常纳税的企业少了,他们的税负还是增加的。不减支,与减税相伴随的一定是各种税收大检查,而网上交易等新的税种会开征。别怪我没有提醒,包括个人纳税在内,都要注意了,尽可能地做到不要违反现有法律法规——既要执行减税的政策,又不能减少相关的支出,你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摆在中国经济面前的首要问题不是减税,而是减支。为此,首先要减官。各单位、各部门官员之多,福利待遇之好,不需要我来描述吧。其次,要把国有企业私有化,除非国企亏损不需要财政补贴救助。再次,要把包括学校、医院在内的众多事业单位私有化,推向市场。减支的最终目的当然还是减税。不仅税率要低,税制还必须简洁、明确。程序越复杂,漏洞也越多。绝不能实行复杂的抵扣税等办法,比如有人提出个人所得税家庭负担抵扣、房贷利息负担抵扣等,这除了为更多的人谋求税务部门的职位、增加违法交易外,没有其他好处。试问,谁来计算家庭负担,谁来核实,谁来审批?重重叠叠都是财政成本与信用成本。邓小平说,不改革,中国经济只有死路一条。今天我说,不改革国有企业,把各类事业单位推向市场,大幅减少财政支出,改革就是死路一条。减支才能减税,中国经济才有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