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来自博鳌论坛的声音
过河卒5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7374
精华: 14
发帖: 1055
在线时间: 472(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8-03-21
楼主  发表于: 2017-03-25   

来自博鳌论坛的声音


过河卒5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7374
精华: 14
发帖: 1055
在线时间: 472(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8-03-21
15楼  发表于: 2017-03-31   
中国楼市限购和银根紧缩背后的信号
新建 Microsoft Word Document.rar (128 K) 下载次数:4
过河卒5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7374
精华: 14
发帖: 1055
在线时间: 472(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8-03-21
14楼  发表于: 2017-03-30   
过河卒5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7374
精华: 14
发帖: 1055
在线时间: 472(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8-03-21
13楼  发表于: 2017-03-30   

吴晓灵话音未落,金融系统就收紧。
山東债务连环劫:

http://www.cjs.com.cn/article/news-2178163.html
[ 此帖被过河卒5在2017-03-30 21:29重新编辑 ]
过河卒5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7374
精华: 14
发帖: 1055
在线时间: 472(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8-03-21
12楼  发表于: 2017-03-30   
恐怕有敏感词,只能上链接:

http://www.zsujob.com/qiye/185103.html
[ 此帖被过河卒5在2017-03-30 21:19重新编辑 ]
过河卒5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7374
精华: 14
发帖: 1055
在线时间: 472(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8-03-21
11楼  发表于: 2017-03-30   
吴晓灵话音未落,金融系统收紧就初露端倪。

山東债务连环劫: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49,20170329724853063.html

http://www.cjs.com.cn/article/news-2178163.html

恐怕有敏感词,只能上链接。
过河卒5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7374
精华: 14
发帖: 1055
在线时间: 472(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8-03-21
10楼  发表于: 2017-03-28   
引用
引用第8楼0909于2017-03-27 20:12发表的  :
问好楼主!
请大家细看:
http://www.cfi.net.cn/newspage.aspx?id=20170327002412&p=3
北京房价已经够高了 请收起你残忍的优越感


回复有敏感词被关进。再试试。
业内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正面临巨大的金融风险

过河卒5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7374
精华: 14
发帖: 1055
在线时间: 472(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8-03-21
9楼  发表于: 2017-03-28   
引用
引用第8楼0909于2017-03-27 20:12发表的  :
问好楼主!
请大家细看:
http://www.cfi.net.cn/newspage.aspx?id=20170327002412&p=3
北京房价已经够高了 请收起你残忍的优越感

业内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正面临巨大的金融风险

最近,一些热点城市的二手房价格再度呈现上涨态势。多年来,社会各阶层形成的“炒房”情结可能再度燃起。港交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就直指,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巨大的金融风险。

对于房价上涨背后的金融风险,巴曙松指出,这一方面是由于去年以来,一线城市的土地供应较前几年明显减少,其中住宅建设用地占比进一步降低,这推高了房价;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一轮调控有很多的政策加大了二手房交易的成本。房价上涨之余,居民不得不加杠杆买房。巴曙松表示,“居民加杠杆主要是按揭贷款,买房后房价迅速上涨然后他再按揭,实际上这个风险转嫁给了银行。”但居民不可能无限贷款,银行系统内部一定有一个边界,“边界在什么地方?还是居民储蓄绝对程度上的支撑。”

对于房价上涨和货币超发之间的关系,巴曙松认为,一个充分全球化的经济分为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前者是由全球定价,所以即使货币超发,其价格也不可能脱离国际市场而大幅上涨,但非贸易部门就要承担货币大量发行的压力,房地产就是其一。

可非贸易部门的价格大幅上涨,降低了贸易部门的竞争力,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房价上涨会加大货币贬值的压力。虽然当前学术界对于认定资产泡沫仍缺乏定论,但巴曙松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指出房价的危局,“(房价)再涨10%能买下上交所所有上市公司,再涨20%可以买下上交所和深交所所有上市公司,再涨30%可以买下上交所、深交所和港交所所有上市公司。”房价上涨所积累的资产值甚至可能远超生产性资本价值,这确实是一个值得高度警惕的信号。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8楼  发表于: 2017-03-27   
问好楼主!
请大家细看:
http://www.cfi.net.cn/newspage.aspx?id=20170327002412&p=3
北京房价已经够高了 请收起你残忍的优越感
xiaocaobeihei
过河卒5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7374
精华: 14
发帖: 1055
在线时间: 472(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8-03-21
7楼  发表于: 2017-03-27   
1111111111
[ 此帖被过河卒5在2017-04-21 02:49重新编辑 ]
过河卒5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7374
精华: 14
发帖: 1055
在线时间: 472(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8-03-21
6楼  发表于: 2017-03-27   
已过期
[ 此帖被过河卒5在2017-03-28 20:10重新编辑 ]
过河卒5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7374
精华: 14
发帖: 1055
在线时间: 472(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8-03-21
5楼  发表于: 2017-03-27   
Re:回 楼主(过河卒5) 的帖子
引用
引用第2楼0909于2017-03-27 10:08发表的 回 楼主(过河卒5) 的帖子 :
她敢于说白,只是利益集团怕怕金融机构破产引起房价暴跌呀,之所以还会很久不敢搞金融机构破产。

问好0909!
是的,谁也不敢推倒第一张骨牌。就算不去推倒它,拖下去自然也会倒,黑天鹅随时会出现。目前债务危机日趋严重,
[ 此帖被过河卒5在2017-04-21 02:50重新编辑 ]
过河卒5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7374
精华: 14
发帖: 1055
在线时间: 472(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8-03-21
4楼  发表于: 2017-03-27   
回 3楼(读懂万和) 的帖子
问好读懂万和!
读懂万和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255
精华: 6
发帖: 2688
在线时间: 5732(时)
注册时间: 2007-08-11
最后登录: 2020-04-07
地板  发表于: 2017-03-27   
拆穿真相,好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板凳  发表于: 2017-03-27   
回 楼主(过河卒5) 的帖子
她敢于说白,只是利益集团怕怕金融机构破产引起房价暴跌呀,之所以还会很久不敢搞金融机构破产。
xiaocaobeihei
过河卒5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7374
精华: 14
发帖: 1055
在线时间: 472(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8-03-21
沙发  发表于: 2017-03-25   
在吴晓灵的讲话中谈到了“多余的流动性”这个词。什么是多余的流动性?多余的流动性是指空的M2部分,就是发行的货币被败掉
的那部分,通俗地说,就是整个存款中的一部分已消失了。有专家说,现在经济得了败血症,新鲜血液输进去,流出来的都是坏血,
也就是新的货币输入金融系统,出来变成坏账。天朝究竟有多少多余的流动性?不吃不喝天朝一年债务利息就10万亿,
天文数字的债务怎么还?如何消除这些多余的流动性?这是天朝最头疼的问题。

首先必须明白,消除多余的流动性不是正常去杠杆,正常去杠杆是债务有实物与之对应,还了债务后就是去杠杆。
而多余的流动性所对应债务是没法还的。由此,天朝消除多余的流动性只有两个方法:
1,懒账,债务人破产,不还了。此法受损失的是一部分债权人,不是全体屁民。
2,印钱还债,以通胀来稀释债务,损失有全体屁民承担。

这两个方法都是非常手段,因为不正常的流动性需要不正常的方法来解决。两者都风险极大,左右为难。
吴晓灵所说的是第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前些年已经考虑过了,要做早就做了,因为风险谁也承担不起,量太大,
不是倒闭一、二家机构就能解决的,人多闹起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看看股市就知道了,叫了多年强制退市,根本无法执行。
而金融机构倒闭的风险远远大于个别股票退市。

第二种方法风险也大,因为量大,一般通胀无关痛痒,需要恶性通胀才有效。试问:谁敢干?

所以只有一个字:拖。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0909 铜币 +10 2017-03-25 优秀分析
隐藏评分记录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