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哥哥 影响力 吧龄 2.7年
发表于 2017-04-14 10:50:54
中国企业投资协会、清华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中国能源研究会分布式能源专业委员会与中国能源网共同举办的 “2017(第十三届)中国能源战略投资论坛暨'我能'创新火炬奖颁奖典礼” 将于2017年4月28日在北京举行。
大连融科储能全钒液流电池技术 评估报告 摘要
中国能源网 2016-09-08 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
2016年4月23日下午,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推出清洁能源技术评估与推广平台(Technology Assessment and Dissemination,简称TAD),首选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科储能”)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作为评估与推广的对象,进行了深度讨论与评估。
融科储能成立于2008年,现有员工168人,是全球领先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方案服务商,也是全球具备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技术服务能力的企业之一。该公司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为核心研发团队,自2000年开始液流电池技术的研究,于2010年建立了产业化技术平台,成功实施了多项商业化应用示范项目,在关键材料、电堆、成套装备系统以及储能解决方案等核心技术方面形成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
当天参与评估活动的专家有:美国能源部电网储能项目顾问、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电网储能原首席科学家杨振国、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工与新材料研究所所长来小康、南京自动化公司总经理、华电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应光伟、国家电网公司总工程师张启平、国家气候战略与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和亚洲开发银行能源技术总顾问翟永平6位专家。原科技部秘书长、国务院参事、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名誉理事会副主席石定寰先生也全程出席了活动,并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会议听取了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张华民先生对该公司自主开发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介绍和国网辽宁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芝茗先生对该技术在辽宁电网应用的情况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从技术成熟度、技术专利水平、综合先进性等等几方面进行论证,与会专家认为,融科储能的全钒液流电池技术在化学储能这个技术领域,不仅是国内领先,也是全球领先,其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和全产业链布局使得公司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很难被替代或超越。
会议当天各位专家虽然无法对融科储能所面对的目标市场进行准确预测,但是大家一致认为未来的市场前景极为可观。
对于未来国内市场的发展速度,专家们认为很难准确估计,因为现在市场和企业都在等待着国家能够尽快出台储能产业政策。政策何时出台、具体法规会是怎样的,这对市场的发展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即使基于这种不确定性,诸位专家也都选择了“快”或者“非常快”做为答案,一位专家还比较乐观地指出,市场的增长应该是阶梯性增长。另外,专家们没有太多关注国际市场,而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储能市场的发展非常迅速。
专家们一致认为融科储能的全钒电池技术虽然是新兴技术,价格偏高,但随着钒电池技术的进步,融科储能的钒电池成本已呈现出大幅下降趋势,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随着钒电池大规模产业化生产以及自主研发的离子传导膜的应用,预计到2020年,电池系统成本将下降到2500元/kWh。另外,由于占钒电池30~50%成本的钒电解液是可以再生、循环利用的,未来可通过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租赁等金融手段进行交易管理,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客户的投资成本。
转帖
大连融科储能全钒液流电池技术介绍报告
2016-07-19 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
储能技术改变电力行业即发即用、实时平衡的传统模式,是能源系统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过渡的重要技术,被认为是决定未来经济的12大颠覆技术之一。
储能技术的应用包括移动终端电源(手机、电脑)、汽车动力电池和电力系统储能。在电力系统,储能技术贯穿发、输、配、用各环节。大规模储能可以起到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给电力系统提供调频、调峰、旋转备用、黑启动等辅助服务,改善供电质量,提高电网/微网/末端电网供电能力,配备应急备用电源,加强需求响应等作用。
储能技术市场前景广阔。著名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预计,2025年储能技术对全球经济价值贡献将超过1万亿美元。国际咨询机构PiperJaffrey和BostonC*****ulting预测2020年全球储能技术的市场容量在4000-6000亿美元左右。国际权威咨询机构PikeResearch预测液流电池在2021年电力储能的市场份额中会占到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