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fi.net.cn/p20170520000038.html李志林:刘主席面临怎样严峻局面
时间:2017年05月20日 08:14:14 中财网
李志林:刘士余主席当前面临怎样的严峻局面
本周五靠尾市的拉抬,才避免再次出现中国股市历史上第二次周线6连阴(唯一的一次是2008年6124见顶后遭遇全球金融危机时发生的)。但是,大盘连续2周跌破了年线而无法收复,标志着A股进入了熊市。
目前,广大投资者最期待的是,用什么“良药”才能让中国股市尽快扭转熊市,走上长期慢牛的轨道。
1、七届证监会主席卸任时遇到什么困境?
第一任主席刘鸿儒,任期是1992年10月—1995年3月30日,上证指数从687—630点跌了8.3%。但他是在1558—630点、跌幅达59.6%的情况下离任的。离任的情况是,刚起步的新兴市场面临大扩容无可避免地出现大跌。
第二任主席周到炯,任期是1995年3月31日—1997年7月11日,上证指数从629—1154点涨幅高达83.5%。但也是因为高速扩容、供大于求的原因,他也是在1510—1154点、跌幅达23.6%的情况下离任的。
第三任主席周正庆,任期从1997年7月14日—2000年2月23日,上证指数从1163——594点涨幅达37%。由于当时股市的方针定位“为国企3年脱困扭亏服务”,大批国企股捆绑着亏损股一起上市。尽管他竭力振兴股市,曾营造著名的“5·19行情”,但也回天无力,最终还是在1770—1594点跌幅10%的情况下离任。
第四任主席周小川,任期是2000年2月24日—2002年12月26日,上证指数从1593—1382点跌幅13.25%。他是第一位在任期内股市负增长的证监会主席。虽然也曾经出现过2245点的高点,但他一直受困于市场对国有股全流通的恐惧而无解,最后在2245—1382点跌幅38.5%时离任。
第五任主席尚福林,任期从2002年12月27日—2011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从1379—2473点涨幅高达79.3%。其任期内的最大成绩是,于2005年6月流通市值只有8900亿、总市值2.7万亿的小规模市场时,巧妙地以10送3的对价使大小非获得了全流通权。并引发了从998—6124点涨幅513.6%这一中国股市最为波澜壮阔的大牛市。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市场消化了10送3的对价后,人们猛然发现,大小非解禁的压力数倍于此、得不偿失。于是,市场抛盘如注,指数越走低。尚福林之所以成为任期最长(长达9年)的证监会主席,是因为股改后,他相继推出了中小板、创业板和股指期货,分散了市场对大小非减持的注意力,新股是从2009年年中恢复发行。而当面对这批新股的大小非解禁压力时,就失去了对市场的管控力,在6124—2473点跌幅59.6%困局中离任。
第六任主席是郭树清,任期是2011年10月底—2013年3月,上证指数从2468—2278点下跌7.69%,是第二位任期内股指负增长、并且任期最短(不到1年半)的证监会主席。虽然在任期内,因为大声疾呼“大盘蓝筹股有罕见投资价值”,试图稳定指数,但是由于2009年上市的新股的大小非,正处于集中的解禁期,他便在2536点—2278点下跌10.2%,比尚福林卸任时又跌了200点的情况下离任的。
第七任主席肖钢,任期是2013年3月—2016年2月20日,上证指数从2267—2860点涨幅26.2%。其推动创新牛、改革牛、转型牛,在任内掀起了一轮1849—5178点涨幅达180%的大牛市。但是,在5178点时,A股市值创出了71.24万亿的历史新高。从表面上看,这轮牛市是被高比例场外配资盘和伞形信托等融资盘强行平仓所葬送的,实际上则是被巨量大小非在股指高峰和市值高峰时,汹涌减持所摧垮的。肖钢也于5178点—2860点跌幅44.8%的情况下,并在熔断导致市场近于崩溃时离任的。
可见,第一任、第二任主席是输于高速扩容,第三任、第四任主席是输于股市为国企扭亏服务,第五至第七任主席皆输于大小非减持。尽管形式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供严重大于求,尤其是大小非没完没了的产生和减持,是中国股市20多年来熊长牛短、严重落后与国际股市,造成广大投资者长期亏损的最大症结。
2、刘士余主席当前面临怎样的严峻局面?
..............
在此,我接着刘纪鹏的话题,提供如何搬掉大小非减持大山的良策。
首先要杜绝大小非的增量。可采取新老划断的办法,对正在排队待上市新股进行股权结构的改革,将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严格限制在33%。多余股份鼓励变成优先股。或者进行实质性转让,或者在网上作为增量新股发行给中小投资者。
其次,对2009年股改后上市的企业,控股股东及大非不得在二级市场或大宗交易平台进行减持,可采用中电广通、哈空调、三爱富的公开挂牌转让国有控股权、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方式进行,变利空为利好。或者鼓励大非主动延长锁定期。
再次,对数量大于流通股比例较高的小非减持,应分期分批分比例逐步减持。并且预设一个减持价提前公告。当股价低于发行价时,便不得减持。
中国股市这个死结,现在是到了必须解开的时候了。(金融投资报 李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