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原君安证券副总裁谢荣兴喊话刘士余:供需失衡致股灾常态化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楼主  发表于: 2017-05-25   

原君安证券副总裁谢荣兴喊话刘士余:供需失衡致股灾常态化

http://www.cfi.net.cn/p20170525000132.html
原君安证券副总裁谢荣兴喊话刘士余:供需失衡致股灾常态化
时间:2017年05月25日 07:45:05 中财网    
  律师、高级会计师、上海交大多层次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福卡智库首席专业研究员、上海财务学会副会长、上海红十字会监察员、上海市第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原万国证券黄浦营业部经理、交易总监、君安证券副总裁,国泰君安总经济师、国联安基金督察长。

  去年下半年以来,新股发行节奏明显加快,几乎每个星期在10家以上,比完全市场化、注册制且资本最充裕的美国股市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A股市场总市值大幅缩水,个股更是跌破股灾时的价格,作为最拥护股票市场的广大中小投资者财产更是血流成河。相比美国股市连续八年牛市,中国投资者常常心惊肉跳,因为股灾常态化,难道是美国经济连续八年比中国强劲吗?管理层必须反思。

  一、股票市场供需失衡是股灾常态化重要原因
  股票市场有两大功能,一是融资功能,为国企、为中小创企、为高科技企业融资,让其在企业的发展中利用资本如虎添翼,更上一层楼,这是无可厚非的,股票市场的第二个功能是投资功能,以吸引广大投资者吸引到股市上来,使股市能正常运行,如果说常年投资亏损还有人会继续把自己的钱放在股票市场上吗?据统计:剔除2016年1月26日以后上市的股票,总共有2806只股票,截止5月24日,其中有1393只跌破了2638点时的收盘价,占比49.6%,这种损失难道不是股灾吗?如果长期没有广大投资者增量资金入市,或者说资金纷纷出逃,股市还能健康的存在吗?

  现在市场的结果是中小创控股股东清仓式减持股票,和企业拜拜了,成为了几十亿的富翁,而另一面,广大投资者手上拿了一大堆亏损的股票,个人资产大幅缩水,这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供求决定经济走向,资金决定价格走向,在我看来,每年IPO的融资量加上上市公司增发的股份,再加上每年大小非减持的套现量必须要有同等量的增量资金进入股市,才能使股市资金保持最基本的平衡,这是最基本的因素,因此不能看不到增量资金而盲目大批量的新股上市,也不能对大小非减持视而不见,据统计,2015年IPO募资金额为1585亿,大小非减持4566亿,两者相加为6151亿元;2016年IPO募资金额为1498亿,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减持规模超3600亿元,两者相加为5098亿元,这里均不包括上市公司增发一年后的解禁减持金额,真心希望管理层也招几个数学博士建个模型,股市资金的供应量和需求量的平衡点在哪里?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说:加快IPO是脱虚向实,是支持实体企业最有力的行动,不错,但不能过,应该有临界点,然而事实又很残酷,大量企业上市就变脸,大量企业的创始股东,尤其是亏损企业的创始股东,往往可以将股票全部抛掉清仓,套现几十个亿,更有甚者设法将套现资金转移到国外,寻找移民的道路,将亏损的企业留给了广大投资者,这是本末倒置!股民帮忙帮成接盘侠


  资本市场需要兼顾公平与正义 ,经历了股灾后的市场依然需要休养生息,否则保护中小投资者从何说起?笔者从去年1月开始,多次在媒体上发表文章,对创始股东减持的时间、数量提出异议,并提出了延后减持的建议,不妨今天笔者假设以发审委身份,编一段发审委委员向发行人、控股股东的问答,给大家推敲一下。

  问:你上市的目的是什么?

  答:我要利用资金把实业做大做强。

  问:你向往做百年老店吗?

  答:那当然。

  问:有人说你们上市的目的是为了圈钱,市值做大后把股票抛掉,成为几十亿的亿万富翁,然后走人?

  答:不会的,不过如果三年后我开始合法减持法律上是允许的。

  问:那么你减持了,当初为你要做大做强上市而拿出钱来投资人,也就是你的股民,是不是也可以把股票抛给你呢?

  答:这个好像不可以。

  问:你不干了,那么小股民怎么办?当初就是因为冲着你信誓旦旦要做大做强而掏钱出来的
  答:这个。。。这个。。。

  问:那你想明白后再来申请上市吧。

  下一位!

  问:有人说你们市值做大市值后,会把股票清仓减持,自己成为几十亿富翁,然后走人?

  答:不会的,我要做百年老店,长期做下去。

  问:那你上市后,到第七年才允许你减持,而且不能超过5%,你同意吗?

  答:当然同意。

  问:如果你不守信用,上市后第十年把股票全部抛掉呢?

  答:如果我要清仓式减持,你可以惩罚我。

  问:怎么惩罚你?

  答:我抛十股,只拿两股的钱,其余八股送给流通股的投资者,或者说,用缩股的办法,我只有将十股缩成两股才可以抛。

  问:当真?

  答:当然咯,说到做到,
  问:可以,你IPO通过了。

  在我认为如果第七年后才能减持,并且只能减持5%-10%,上市前作假意义就不大了,审批就可以简化,因为作假造成的短期虚假繁荣他不是受益者。

  对企业上市后,主要股东的减持作制度修改建议如下:
  1、控股股东上市后第七年才可以减持,第七年至第九年每年减持量不得超过10%。

  2、控股股东,第十年至第十二年每年允许减持10%,但必须支付50%的对价,方法是:将抛出的现金50%归己,50%当天分配给其他流动股股东,或每十股缩五股才能变现。

  3、第十三年至十六年,每年允许减持10%,但必须支付70%的对价,方法是:将抛出的现金30%归己,70%分配给当天的其他流动股股东,或每十股缩至三股才能变现。

  4、对资产重组卖壳变现其股份同样按上述比例支付给其他流通股股东。

  5、对亏损企业控股股东减持,在时间上按上述年限全部顺延一年或者两年才能减持,在对价上,在原有的基础上全部增加10%的对价给其他流通股东。

  6、对上市前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股份的约束不能因为辞职而允许提前减持,因为他们的股份什么时候流通,上市前已按法规进行了公示,进行了信息披露,因辞职而允许提前抛售,有欺骗投资人之嫌。

  7、对控股股东及高管等特别约定的股东的股份通过大众交易的减持,包括通过法院抵押物的债权转移,并不构成接盘人可以提前流通的理由,以前的减持约定对接盘者继续有效。

  以上1~7的措施,电脑完全可以锁定,不知道怎么会产生提前减持的违约呢?

  在当下,如果法规还不允许改,可以谁承诺延期减持谁优先通过上市,对已上市的企业如果法规修改来不及,可以谁承诺延期,谁可以优先享受证券市场上的股票增发、发债、配股、重大资产并购重组,也可以作为行业内企业评比的各种条件之一。

  △94年夏季,左起依次为:谢荣兴、刘纪鹏、尉文渊、韩志国
  二、对市场监管过于行政干预是市场不活跃的重要原因
  对目前市场运营监管在一级市场IPO环节主要是严格审核,防止带病上市、防止一上市就变脸。在二级市场上主要是严格信息披露,资金来源相对透明(关注过于交叉创新的金融产品入市),然而现在行政干预明显过多,比如:
  1、不准举牌
  2、不准炒题材
  3、不准炒次新
  4、不准重大资产重组(购并是证券市场永恒的主题)
  5、不准高送转(其实要管的是防止大股东以高送转为名借势减持)
  6、不准连涨3天(在有涨停板机制下有必要吗?)
  7、对市场重要的中流砥柱的保险资金过度打压
  8、允许国家队以集中资金优势巨量高抛低吸,把广大投资作为对手盘
  别说美国人说你不是市场化经济,就连习惯于行政干预的中国股民也认为这是非市场化监管行为,在这种非市场化监管的理念下,一个月后明晟MSCI指数公司是否会将中国A股纳入其中国指数及新兴市场指数吗?24号早间MSCI的高管对于A股的评论也值得市场参与者深思,一个没有太多赚钱机会的市场是不太容易吸引包括海外投资者在内的投资者群体的,这已经是A股2013年以来第4次冲击MSCI指数了,今天穆迪发布评级报告,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3下调至A1又耐人寻味,凶多吉少。

  前总理曾说过:在证券市场,信心比黄金还要贵。试问:如果大多数人对市场没有信心,大多数人想退出市场,这样的股市还能维持吗?已经没有活力的股市再如此干预将是死水一潭。(微信公众号荣兴下午茶 谢荣兴)
  中财网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沙发  发表于: 2017-05-25   
全国人民看一看就知道,为什么去年以来大跃进新股上市,目的明确——抢钱!!!
特别是大小限,十倍于首发中签流通股,没有任何兑价的、成本只有几毛甚至几分钱的原始股,可以成百上千倍的市场价抛售,搜刮走几千万股民30万亿的血汗钱移民世界各地炒房炒楼炒地!
如今依然在加急新股发行,明明白白的屠宰着二级市场几千万股民...........
xiaocaobeihei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板凳  发表于: 2017-05-25   
645哪管股民们死活!
645保其乌纱帽是真!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地板  发表于: 2017-05-25   
鲁国平
鬼谷子的处事之道:教你做个圆滑的人,帮你读懂人心!
那日在思过崖上,风清扬跟令狐冲传授《独孤九剑》时,说了三句话:
第一句:独孤九剑,有进无退,招招都是进攻!
第二句:用什么招?根本就没招,无招胜有招。
但是我想最重要的是第三句:人是活的,剑法是死的,活人不可给死剑法所拘。
正所谓真真假假真亦假,假假真真假亦真。假的东西,经过岁月的洗礼就变成了真的。真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有时候那些喜欢跟你讲道德的人,未必能相信。有时候做人更不能自我,轻信别人。
你看古书,圣人有时候都会出错,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有时候因为你的不够圆滑,轻信错的人,错的事,最终耽误的自己。正所谓人心惟危,人心善恶未知,知人知面不知心。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4楼  发表于: 2017-05-25   
FT中文网
应把握好中国债市开放的机会
苏培科: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但对国际市场风险评估和潜在风险隐患应建立应急机制,避免引起系统性、不可逆的风险。
对于香港市场而言,中国债券市场的开放体量远远大于目前的“沪港通”、“深港通”,如果香港的金融机构能够把握这轮“债券通”的机会,能够充分对接好国内的企业融资需求和国内债券市场开放的投资需求,能够及时与国内金融机构高效融通,未来的发展机遇和盈利空间会很大。对此,香港的金融管理当局早就意识到了,早在去年11月香港金融发展局就发布了一份《有关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债券通”的建议》,从可行性、实施方案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债券通”的理念和机制。他们建议,对于场内交易,可沿用“沪港通”模式,即允许内地和香港投资者互相进入对方的场内债券市场,但债券的交易范围只限于在两个交易所中那些面向零售投资者的债券,以及在港交所以中央结算系统(CCASS)交收的债券。在场外交易方面,建议允许内地及香港零售投资者,通过在内地及香港的指定银行开设一个特别的交易账户,来买卖对方的场外交易债券。显然,香港市场已经有所准备,只待发令枪响。
但对于内地金融管理当局,他们应该全面研究“债券通”开设后的各种机会和风险,避免再像以前那样“摸着石头过河”,避免历史遗留问题。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5楼  发表于: 2017-05-25   
http://www.yinhang123.net/zixun/ssxw/2017/0525/956243.html
银行信息港
原君安证券副总裁谢荣兴喊话刘士余:供需失衡致股灾常态化
xiaocaobeihei
股海虾米 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1311
精华: 2
发帖: 8514
在线时间: 3334(时)
注册时间: 2007-03-27
最后登录: 2020-07-14
6楼  发表于: 2017-05-25   
刘士余充其量只不过一提线木偶罢了!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7楼  发表于: 2017-05-26   
监管方式只是次要,根本在于股改后大小非大小限低成本甚至是几乎零成本、没有兑价就高价减持;只要能够通过证监会发审委和发行处,股市(中国中产阶级群体)就是上市公司高管即原始股东的提款机!!
历任操刀的只会越来越离谱地狠下去保自己的乌纱帽......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8楼  发表于: 2017-05-26   
http://www.cfi.net.cn/newspage.aspx?id=20170526000072&p=1
韩志国:股市警报还没有真正解除 必须严格控制减持套现
时间:2017年05月26日 07:30:26 中财网
.................
 他还表示,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今天又创历史新高,为什么只有中国股市“一熊独霸”并一场股灾接着又一场股灾?中国股市如何才能由熊转牛?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整个社会深思和反思!

  他说,中国股市的各个方面都可以与国际接轨,只有减持套现这一条必须严格控制,否则,不务正业甚至恶意造假的上市公司就会越来越多,中国股市就会垃圾成堆!

  值得关注的是,韩志国昨日在与网友的互动中透露“如果周五收盘后看不到政策调整,我将重新披挂!”目前每周五收盘后,证监会都会核发十多家新股的批文,本周五核发数量会减少吗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9楼  发表于: 2017-05-30   
http://xc3b.com/read.php?tid=93923
减持不兑价欠三公,开启慢熊赶尽散户......

减持不兑价不仅欠三公,更是给 股改自打脸!股改已经非常不公,现在还搞减持不兑价,也不开征暴利税,让那些只要公关发审委发行部成功人士的企业获取暴利,制度性安排公关上市成功企业原始大股东个个获取暴利几百万甚至乃至上亿元人民币,这才是中国企业挤破脑袋争相上市的动力。而且上市后还可以业绩立马变脸,没有制度性追责,另一边媒体配合悠哉悠哉呐喊尽快加速退市,那些暴利族因为有了公关渠道,再以获取的暴利加速包装中小企业轻车熟路上市,如此循环连连得心应手,这就是——寻租利益链!
减持即使分批分期十年内分别都上市,因为首发给散户中签的仅仅十分之一股票,其余九倍于首发的低成本甚至接近零成本的大小限,在任何价位减持兑现都是获利不菲!今次如果就这样定调减持法规,必然开启慢熊直至崩垮......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10楼  发表于: 2017-06-02   
http://www.cfi.net.cn/p20170602000143.html?_da0.9408776853842888
现在割肉还来得及吗?
时间:2017年06月02日 08:10:30 中财网    
  1、减持新规引爆更大风险。

  原因昨天已经说了,大小非会破罐子破摔,用足了减持额度,因为不知道政策什么会大变样。美国是26年才让你减持,那大小非还不去跳楼啊?而且,10万亿定向增发和股权质押的洪峰随时都可能引爆,这将是不可估量的风险,越跌风险越大。去杠杆正从内到外,从外到内,全方位进行。

  好比熔断,初衷很好,但因为教科书般的瞎套,最好会让市场彻底崩溃!
.............
6、这个局不好破,因为很强硬的推行,必须有一方彻底认输才行。

  结论,别做炮灰!
  中财网
xiaocaobeihei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