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巨亏的新三板专户:投资2年半 100万变3万
投资者刘先生(化名)最近有点苦恼。两年前,他斥资超200万元参与的一个公募新三板专户项目上个月到期,但他不仅没有拿到预期的收益,合同终止次日还只收回了几万元本金。“其他的说等股票恢复流通、变现并交收清算后再给,也不知要到什么时候?”
无独有偶,另一个今年年中到期的新三板专户产品,其投资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处理结果是“展期了,(钱)还在里面没出来”,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集中到期,兑付进展堪忧
新三板专户的兑付危机并不是个例。早在今年年中就有投资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爆料,华南某公募基金旗下的新三板专户产品出现了到期无法退出、最后不得已展期的情况。该产品和上述资产管理计划几乎同期成立,但由于是两年期的,因此提前感受到了压力。
令人唏嘘的是,该产品的投资者绝大多数为金融行业专业人士,并且不少还是托人才买到的。正如一位知情人士所言,“亏了都不好意思去找人家,毕竟是你自己赶着买的。投资本身就有风险,新三板产品风险更高,我们自己都是做金融的,当然明白这个道理。现在出了问题,只能说尽量配合基金公司去降低损失,似乎也只有展期这一条路可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