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中国的“新改革开放”
薛力:“一带一路”意味着中国从“开放自己”到“既开放自己也开放别人”,周边发展中国家成为外交优先方向。
“一带一路”的特点
“一带一路”是三大发展战略中唯一的对外发展战略,是以习近平为首的新一届中国政府做出的重大外交决策,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将不亚于(甚至可能超过)邓小平等领导人在1978年制定的“改革开放”决策。“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推行意味着“第二轮改革开放”——更准确地说,是“新改革开放”,它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从“开放自己”到“既开放自己也开放别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一方面中国将继续向发达国家开放,特别是在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方面,以便打破各类利益集团对改革的阻挠,从而实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习近平语)。
其次,周边发展中国家成为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再次,中国努力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经济上推进全球化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不争的事实是,经济全球化也符合发达国家的利益,特别是在发达国家拥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如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科技)。最后,中国在内政外交上越来越自信。中国的做法应该是:宁缺毋滥,宁慢勿快。原因在于:对于“一带一路”建设,没有任何国家、任何领域、任何项目是中国非做不可的;东道国是项目的发起方,中国是配合方,中国过于积极主动无疑弊大于利。
总之,十几亿人口的巨型国家通过和平手段实现崛起,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项尝试。“一带一路”是为实现上述目标而确定的对外关系顶层设计,也是对外发展战略与战略构想。它是中国所需要的,也将增进全球福利。落实这一构想意味着中国步入了“新改革开放”。这一过程将持续相当长时期,并面临许多挑战。中国有必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以审慎态度从严选择合作对象国、领域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