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入市必赚”神话万寿无疆? [zt]
2007-05-24 14:08:37
两年前的5月24日,我在国际金融报发表了《必须扭转股市的社会性判断》一文,直言“市道变了”,而现在,市道真的变了,且变得面目全非。
回首往事,在那篇文章中我断言,正是由于四年熊市、监管错误及市场投机等综合因素,才使得人们从感觉,到知觉,再到印象,最终形成了中国股市“恶”的社会判断,而一旦形成,扭转便是极难的事。针对这种状况,我提出,首先要做的便是行动起来,不惜一切让市场走势逆转,其次便是学习商鞅变法中“徙木立信”的典故,树起“诚信监管”的样板之作……因为那时,不仅人人相信“远离毒品,远离股市”的告诫,而且谢百三、李志林等专家关于“股改会导致崩盘”的宏论也还在大行其道。
如今,时移势易,中国股市这个年方17的新生事物正走向他的另一个极致,那便是,通过1800点以来,特别是2000点后几乎不回头的疯涨,让国人对中国股市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社会判断,即“是股必涨”、“入市必赚”!这一财富效应自然是魅力十足的,因为在我国,法律意识的淡泊、游戏规则的匮乏,国人自古以来便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冲动,如此,既然有了一个包赚不赔的市场,又焉能视而不见,自命清高而不入?
再加上,即便是股指涨了数倍后,仍然有一些如谢百三一样的专家在大谈“不入市便意味着一辈子贫困”的煽情理论,更有信奉“自由市场”的韩志国先生也在此关键位置连发“重炮”,近日仍大讲“不会崩盘不会逆转”的“经济学原理”,而众多散户视之为“导师”,呼之以“万岁”,真的可让“叶弘”、“带头大哥”这样的“炒股第一博”自愧弗如。然而,这等“崇拜”便更加剧了散户入市的热情,以至于央行组合政策、证监会反复警告等等都被经意不经意地“视若无物”,股指更在欢呼声中迭创新高。
当然,细心的老股民知道,随着股指越长越高,表面上的大涨却往往隐藏着涨幅的萎缩,投机性的大涨也常常意味着监管风暴的暗流涌动,而对中国这一典型的政策市而言,即便市场化是大方向,但如今也根本无法摆脱政策的呵护与牵引,因此,央行证监会在4000点一线的善意警告可以说便意味着“危险在前”!笔者说,一轮中级调整就在眼前,并非危言耸听。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经济面善实危、宏调屡调屡挫的总格局下,“入市必赚”的股市神话牵引了民众资金的单一流向,强化了中国股市作为一个单边市场的崩盘风险,从而激化了宏观经济层面所面临的困难。这绝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所该有的“功能”,更不能在这样不成熟的新兴市场中单纯地排斥“行政调控”应有的作用。
总之,政府已经给了中国股市最大限度的宽容,剩下的,恐怕便只有监管风暴,只有剧烈震荡,只有个股分化,而中国股市“入市必赚”的神话恐怕从此也便再难延续了。否则,岂不也要“万寿无疆”了么?
又一个5月24日,又一种完全不同的滋味。看看那个24日的文章,真能感到一丝“沧海桑田”的况味:难道暴富真那么容易?难道发财真那么重要?难道中国股市真的由那时的“破落户”一夜间变成了“送财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