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搏傻游戏结束时 [zt]
兴奋、激动、焦躁不安,两眼紧盯大盘,脸上的表情随股指上下翻飞而阴晴不定,这就是新股民的写照。张三半个月赚了50%,李四元旦后入市到五一,本金翻了一番半。眼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在经历这种新生活。这不是电影情节,这一切都是真实的。作为业内人士,我为中国资本市场能有今天的繁荣而感到由衷的欣慰。但股市如此之热,又不免有几分忧虑。如果股市真的只涨不跌,那么,360行就只剩炒股一行,但到那时你又能炒些什么呢?
2007年以来,绝大多数股票型基金、QFII、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及其他机构投资者都没有跑赢股市大盘。于是,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能力遭到了许多媒体和投资者的质疑,以致于股民数量暴增,单日新增开户数量创世界纪录地连破20万、30万大关,股票账户总数也连破8000万、9000万大关。据最新资料统计,散户股民的股票持仓量再次超过机构投资者的持仓量。
从美国股票发展史中人们不难发现,股票市场发展的历史,既是不断开发股民的历史,也是不断消灭股民的历史。这个进程的催化剂就是股票基金的发明和发展,以致于美国股市最终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流,散户股民大都投资基金,指望基金经理为其搏击跌宕起伏的股市。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933年的35点涨到现在的13480点,73年涨了385倍,平均每年涨5.27倍,涨幅可以说巨大无比,但是美国散户股民投资的最终结局是七二一,即七成的人赔钱,二成的人平本,一成的人赚钱(这还未计算货币时间价值)。与此同时,美国自从1924年发明开放式股票基金以来,绝大多数基金赚钱且平均年度复利投资收益率为10%-12%,而美国的私募基金收益更高。中国股市诞生十几年来,又有多少股民在赚钱或赔钱呢?大家都心知肚明。我只好默默地为其祈祷:希望散户股民能够财运高照,成为10%胜算概率中的股市高手。但不幸的是,在这场搏傻游戏结束后,大家会惊奇地发现,我们当中90%的“聪明人”会变成“傻瓜”。
或许在这个人人急于赚钱的牛市中,说一句“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会让人不屑一顾。但我始终认为,在你坚定地投入到股市之前,最好先牢记一个道理:牛市中也有许多不赚钱的人,而投资的成功只会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这时,我又想起了股神巴菲特的至理名言:“只有在退潮时,才知道谁在裸泳。”
作者:金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