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于丹《论语》心得 ——君子之道(1)
多头散户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2521
精华: 34
发帖: 1942
在线时间: 11(时)
注册时间: 2007-04-20
最后登录: 2009-07-29
楼主  发表于: 2007-05-28   

于丹《论语》心得 ——君子之道(1)

君子之道(1)


--------------------------------------------------------------------------------

http://book.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 10:07 新浪读书

连载:于丹《论语》心得   作者:于丹   出版社:中华书局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君子。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呢?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




  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的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几个层次上的要求。

  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君子的第一个标准。

  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与内心。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修缮了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

  司马牛曾经问过孔夫子,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称为君子呢?

  孔子答:“君子不忧不惧。”

  司马牛又问:“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君子吗?”

  他可能觉得这个标准太低了。

  孔子说:“反躬自省,无所愧疚,当然没有什么可忧可惧的。”

  我们把孔夫子的意思转换成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讨论过君子的问题,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孔子一上来很谦虚, 说“不忧”、“不惑”、“不惧”这三点自己做不到。

  什么叫“仁者不忧”?

  就是说,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大胸怀,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

  什么叫“知(智)者不惑”?

  在区区半个世纪之前,一个人一生可能就在一个单位,婚姻基本上不会有任何变动,从小到老可能就住在一个大杂院里。人们的烦恼可能是生活的或然性和可选择性太小。

  但在当今社会,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是一个繁荣时代带给我们的迷惑。

  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当我们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知者不惑”。

  什么叫“勇者不惧”?

  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两强相遇勇者胜”,也就是说,当你的内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就有了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个真君子做到了内心的仁、知、勇,从而就少了忧、惑、惧。

  孔子说这三条我做不到。子贡说“夫子自道也”,您说的不就是您自己嘛!

  大家看,孔子告诉我们的做人标准,不是苛责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苛责”内心。

  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我们今天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很多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立场上想问题。

  因此,只有真君子才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老天爷不给我机会,也不抱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了解我。

  一个人内心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减少了对外界的抱怨和指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而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今人学习是为了炫耀于人、取悦于人。

  真正尊崇学问的人,他的学习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从书本上学,从社会上学,从小学到老,无非是学习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
同心十载痴情盼 ,守得云开见月明
spdeng95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515
精华: 0
发帖: 464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5-10
最后登录: 2007-11-11
沙发  发表于: 2007-05-28   
多头散户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2521
精华: 34
发帖: 1942
在线时间: 11(时)
注册时间: 2007-04-20
最后登录: 2009-07-29
板凳  发表于: 2007-05-28   
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君子的第一个标准。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从书本上学,从社会上学,从小学到老,无非是学习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
同心十载痴情盼 ,守得云开见月明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