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华夏时报:那些触礁沉没的上市公司---
400051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7227
精华: 10
发帖: 1223
在线时间: 4133(时)
注册时间: 2007-08-10
最后登录: 2019-09-02
楼主  发表于: 2010-06-12   

华夏时报:那些触礁沉没的上市公司---

管理提醒: 本帖被 山高路险 执行取消置顶操作(2010-10-09)
那些触礁沉没的上市公司(一)

  一份关于退市企业的法律风险分析报告

  上市,步入资本市场,对于中国众多企业而言,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目标,这不仅是头上的一道炫目光环,更是公司大施拳脚的地方。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企业成功上市,不代表就此走向成功。机遇越多,风险就越大。过去,人们习惯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成功的上市企业,却从未发现,又有多少已经成功上市的企业,在汹涌的市场浪潮洗礼中,触礁法律风险而黯然沉没。

  近年来,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中国企业因法律风险遭受重大损失甚至破产的案例遽然增多。据统计,2009年度,中国A股上市公司共有553家公司发生诉讼,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30.35%;涉诉金额高达1606亿,占A股上市公司该年净利润的14%。

  同时,有76家上市公司因违规而遭受处罚。可以看到,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揭示出来的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更呈大幅上升之势。

  在此,为更好地揭示上市公司遭遇风险的深层次原因,《华夏时报》携手国内知名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专业机构——北京市智维律师事务所,搜集了中国资本市场建立以来所有被动退市的公司。通过对每家公司整个发展历程的研究,发现失败背后的真正病因。

  造假丑闻引爆法律风险的琼民源A

  上市时间:1993-4-30

  终止上市时间:1999-7-12

  关键词: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规、操纵股市、

  提供虚假财务报告

  智维评析:

  琼民源在上市不久,经营业绩便凸显不佳。公司的管理者为掩盖事实,走上了大肆造假的道路。公司年报显示,1996年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较1995 年增长848倍和1290倍。

  后经证监会查明,造假事实包括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通过与关联公司及他人签订的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合作建房、权益转让等无效合同虚构利润5.4亿元;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和确认的情况下,对四个投资项目的虚假资产评估项目虚增资本公积6.57亿元。

  此外,琼民源的控股股东存在操纵股市牟利的行为。因此,这些漠视法律风险的行为,最终全面引爆了法律风险,成为了公司退市的推手。

  盲目扩张负债过亿的“地产超人”PT金田

  上市时间:1991-7-3/1993-6-29

  终止上市时间:2002-6-14

  关键词:盲目扩张、法人治理缺失、内控失调

  智维评析:

  金田是“深市”元老级的上市公司,是深圳房地产开发的翘楚。十年间,金田扩张的脚步遍及大江南北。除深圳、上海外,北京、湖北、广西、青海、香港等国内大多数省市都有金田的投资,且不限于房地产行业,触角伸至酒店、零售百货、水泥制造、运输等近10个行业。然而,伴随着多元化扩张战略,金田并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无经营重点,所涉行业广却不深,没有形成市场竞争力,同时资金较为分散。

  可以看到,金田法人治理法律风险管理不完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凌乱,只顾眼前利益而不关注企业长远发展,盲目扩张。至2001年10月,金田涉及104项官司,涉案金额14亿,仅财务负债就有11亿,累积欠息3亿,这成为金田重组的最大障碍。

  被大股东当做“提款机”的PT粤金曼

  上市时间:1996-1-23

  终止上市时间:2001-6-16

  关键词:法人治理缺失

  智维评析:

  粤金曼曾经有过“世界鳗王”的美称。在公司的股权结构中,第一大股东潮州市国资局,占有总股本的29.3%,而国资局把这部分国有股长期委托给金曼控股集团公司来经营。自1996年开始,控股股东长期挪用上市公司资金,达10.1253亿元。同时,金曼控股公司与金曼的人员、财务合二为一,而大股东利用其控股地位将上市公司当做“提款机”,多次利用上市公司的贷款向外投资,最多的时候投资企业达二十几家,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严重影响,曾经的“世界鳗王”最终掉入退市的深渊。

  蹊跷巨额担保致死的ST宏业

  上市时间:1996-12-31

  终止上市时间:2002-9-5

  关键词:法人治理缺失、违规担保

  智维评析:

  在中国,上市公司成为大股东的提款机、为大股东借款担保而背上巨额债务者早已不乏其例,但为表面上看起来毫无关系的公司担保而陷入信用骗局,以致背上3.7亿元巨额债务的上市公司,恐怕是只有宏业一家。

  可以看到,巨额债务的根源在于宏业原第一大股东建安公司与汕头新业公司和金达实业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书后,并未办理相应转让手续,形成了建安公司有名无实、新业公司实权在握的畸形局面,为香港达利丰提供的巨额担保即发生在此期间。

  沦为大股东提款机的*ST南华

  上市时间:1996-12-9

  终止上市时间:2004-9-13

  关键词:大股东侵占、违规担保、法人治理缺失

  智维评析:

  南华前身是位于广州海珠区南华西街上的街道集体企业,主营空调、冷冻设备制造。1996年底上市后公司成为“中国街道第一股”,风光一时。但是,公司治理结构上存在的严重缺陷,为日后埋下隐患。

  南华的控股股东“广州市南华西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上市公司形同一体,母公司董事长长期兼任上市公司董事长,最终使上市公司沦为大股东的“提款机”。其中,南华遭大股东占用资金达6.33亿元;由1997年至2000年为大股东及其子公司提供银行贷款担保总额达4.69亿元。

  被大股东掏空“资不抵债”的PT南洋

  上市时间:1994-5-25

  终止上市时间:2002-5-29

  关键词:控股股东侵害上市公司利益、

  虚假重组、高管犯罪

  智维评析:

  1996年4月,海南成功投资有限公司受让海南省航运总公司所持3900万股法人股,成为南洋公司的第一大股东。随着成功公司几位控股股东陈涛、游晓林、厉建中先后因涉嫌多项经济犯罪被推上被告席,南洋被掏空的黑幕也开始逐一曝光于世人面前。

  通过虚报注册资本、虚增收入、与券商合谋操纵二级市场股价等等手段,从1996年至1999年间,南洋5.6亿资产全部被挖空,并且背上4个亿债务。债务诉讼最多一年曾达200多起,严重资不抵债。2002年南洋正式退市。

  打破“只生不死”神话的PT水仙

  上市时间:1993-1-6

  终止上市时间:2001-4-23

  关键词:并购重组盲目、依法终止上市

  智维评析:

  水仙曾经是上海轻工业发展的一面旗帜,然而,由于经营不善,合资失败,公司的亏损一年胜过一年,先后被实施特别处理和暂停上市。1998年开始,水仙马不停蹄地先后与12家企业盲目“相亲”,最后都宣告告败,水仙最终未能通过重组而获得重生的机会。2001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不给予水仙暂停上市宽限期,随后宣布水仙退市。水仙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第一只被摘牌的股票。

  剥离资产却纠缠不清致死的ST 银山

  上市时间:1996-12-26

  终止上市时间:2002-8-20

  关键词:法人治理缺失、不当垫资

  智维评析:

  银山曾有着连续37年盈利的辉煌历史,是业界的标杆性企业。然而,银山的失败,除遭遇市场低迷、债务负担沉重外,最大的不幸莫过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最后导致出现股东不当垫资等不利于上市公司发展的行为。

  可以看到,银山1993年股份制试点时,将剥离出去的非生产经营性资产组成了一家国有独资企业。但由于该公司存活困难,对该公司的财政补贴由当地国资局持有的银山公司的国家股红利支出解决。由于股权红利每年年底才进行分配,所以在实际操作中由银山先代垫付,之后再用国家股红利冲抵。截至2001年6月,该费用累计达到2400多万元。迫于压力,银山承担了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银山的倒塌。

  盲目扩张创“多项纪录”的PT中浩

  上市时间:1992-6-25

  终止上市时间:2001-10-25

  关键词:法人治理缺失、内控失调、盲目扩张、

  诉讼风险

  智维评析:

  PT中浩的前身是中国电子厨具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5月改名为中浩集团公司。媒体报道,在当时6家面临退市风险的PT公司中,中浩有多项创资本市场纪录:首先子公司最多,一度达到146家。第二,债务诉讼案件最多,高达156起,涉及金额9.12亿元。第三,债权人最多,债务涉及60多家不同性质的债权人,且分布广泛。中浩1995年终于出现了首次亏损。企业发展是一个理性的过程,良好的法人治理和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而很多企业无视法人治理缺失及内控失调的法律风险,无法抵御“做大”的诱惑,不顾风险盲目扩张,只能自食恶果。

  被大股东掏空牺牲的*ST北科

  上市时间:1995-10-13

  终止上市时间:2004-9-15

  关键词:大股东侵占、信息披露虚假、法人治理缺失

  智维评析:

  北科原名北大车行,2000年4月,更名为“北大科技”。1999年,万时红集团成为北科的实际控制人后,北科逐渐沦为万时红的“提款机”。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财产及信息披露造假等一系列法律风险也逐渐爆发出来。一方面,北科屡屡为万时红集团及其关联企业提供担保,并因此一再被判承担连带责任。另一方面,万时红通过不当关联交易,将北科“掏空”。

  为掩盖事实,北科存在着严重的虚假陈述行为,通过虚构合同履行的方式,取得技术服务收入、纺织品收入6000多万元,虚增利润3662万元。同时,将用于偿还借款支出虚构为预付款6823万元。北科所作为独立法人,却完全丧失了独立性,最终使其成为了牺牲者。

  业绩造假、疯狂走私被查的ST九州

  上市时间:1996-11-26

  终止上市时间:2002-9-13

  关键词:欺诈上市、大股东侵占、违规担保、

  公司犯罪、法人治理缺失

  智维评析:

  1996年九州上市后,福建省政府在其上面成立了九州商社,并将九州的国有股委托给九州商社管理,行使股东权力。而九州和九州商社法人代表、董事长、总经理均为同一人。这为大股东九州商社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打开了方便之门。

  从1999年10月开始,九州因涉嫌走私,接受专案组调查。同时,证监会开始对九州的问题进行全面调查。最终法院认定九州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九州商社原总裁兼九州股份董事长赵裕昌以受贿罪、走私普通货物罪、贪污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九州不仅欺诈上市,且在上市后连年虚增利润。2002年9月13日,ST九州退市了。

  “土地保壳”闹剧致重组失败的ST鞍一工

  上市时间:1994-1-14

  终止上市时间:2002-9-16

  关键词:并购动机盲目、盲目扩张、违规关联交易

  智维评析:

  可以说,鞍一工的退市在上市之初就埋下了祸根。鞍一工的前身原鞍山红旗拖拉机制造厂按照地方政府“抓大带小”的意愿,帮带了鞍山鞋革装具厂等6家亏损企业。而由原鞍山红旗拖拉机制造厂改制分立的鞍山红拖产业公司,由于产权主体缺位,也一直挂在鞍一工。

  截至1997年10月,鞍一工为上述盲目兼并收购累计承担逾2亿的银行贷款债务及经济损失,而该2亿资金,超过了1.95亿募集资金的全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终因不堪重负而退市。

  为人担保却自身不保的ST海洋

  上市时间:1996-12-18

  终止上市时间:2002-9-20

  关键词:违规对外担保

  智维评析:

  上市公司相互担保是当时福建企业的主要资本运作方式之一,并且形成了包括16家上市公司及100多家关联公司的“福建担保圈”,海洋和九州就是其中的两家。而海洋的退市一定程度上是被ST九州拖下水的。2001年,海洋共涉及担保合计22607万元及美元581.9万元,其中为九州担保本息合计近1.1亿元。

  可以看到,互相担保是把双刃剑,在大家都好的时候可相互给予资金上的支持,而一旦一方陷入资金链断裂,另一方也别想脱身。违规担保的法律风险彰显无遗。

  “农业第一股”的ST生态

  上市时间:1996-6-18

  终止上市时间:2003-5-23

  关键词:财务造假、信息披露不完整

  智维评析:

  生态原名称为蓝田股份,生态有几万亩水域和陆地养殖场,还有现代化厂房、流水线、酒店和别墅群,如此大的固定资产投入,短期的资金回报率无法与工业企业相比,只有依靠不断借债或业绩造假来达到配股筹资的目的。2001年11月,中央财经大学刘姝威一篇600字短文拉开了公司退市的大幕。文章指出其偿债能力越来越差,公司连续多年造假的事实开始败露。退市前的生态已处于破产边缘,且诉讼众多,要想摆脱困境只有借助重组。而所有问题确认后才发现离ST生态退市只有短短数十天,最终公司没能上演生死时速大逆转。

  公司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的*ST鞍成

  上市时间:1993-8-6

  终止上市时间:2004-9-15

  关键词:董事会行使职权不当、监事会职能缺失

  智维评析:

  鞍成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而来,上市之后业绩总体呈现下滑之势,到2003年全部停产。公司依靠自身能力难以扭亏为盈。自2002年起,公司开始了寻求重组之路。2004年,在鞍山政府撮合下,虽与多家重组方进行了磋商,但终因银行债务无法达成书面减债协议,资产重组失败,最终退市。

  表面上看,鞍成的退市是市场竞争、经营不善等导致,实际上真正的原因却是法人治理法律风险的爆发,其中最典型的是董事会不当行使职权的法律风险。如果公司董事会在决定对外担保的时候多考虑由此带来的风险,就不会造成重大损失。监事会功能的缺失,致使监督机制形同虚设。

  假重组主业消失遭封杀的ST中侨

  上市时间:1994-10-21

  终止上市时间:2003-5-30

  关键词:虚假重组

  智维评析:

  由于公司经营规模小,中侨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业绩不尽如人意。2000年底,中侨苦心谋划资产重组,决定出售其下属的三家房地产子公司,借此摆脱被摘牌的命运。然而财政部会计司的一纸复函打破了中侨的如意算盘,该司认为中侨此举属于企业重组,置换差额不应确认为收益,因此中侨2001年仍是亏损。

  显然,中侨资产重组的目的只是改变短期内的会计报表数字,与提高企业的真实业绩、寻求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质重组相去甚远。可见,主营业务的缺失成了ST中侨重组路上的一大绊脚石。

  借奥运题材盲目投资致亏损的ST五环

  上市时间:1996-7-15

  终止上市时间:2003-9-19

  关键词:投资风险管理缺失、对外担保不当

  智维评析:

  从1996年到2003年,五环作为一家经营业务不佳、财务状况不良的公司,收入状况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而其投资管理缺失的法律风险,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公司将体育产业作为主导,但没有大量流动资金支持体育产业的长期投资。可见,五环未经合理的可行性分析,仅凭借奥运概念就盲目进入体育娱乐设施投资,是一种十分短视的行为。

  此外,五环的不当担保也成为其走向失败的推手。公司曾与PT吉轻工进行了贷款、融资互相担保,结果因PT吉轻工资金周转不灵,使公司陷入巨额债务负担,最终无法实现重组而被退市。

  跨行业频繁转型“元气大伤”的ST国嘉

  上市时间:1993-5-4

  终止上市时间:2003-9-22

  关键词:大股东不当操纵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

  关联交易

  智维评析:

  国嘉上市时是一家主营光电技术的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高科技合资企业,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但从1997年底,北京和德成为大股东之后,大股东便为了自己谋利益,促使国嘉开始了主业转型之旅。从1998年开始,国嘉先后转型为大型数据库软件的应用与开发商,2001年,国嘉又与一香港公司合作在上海开发房地产。主业的频繁更替最终使国嘉元气大伤,丧失了市场和行业优势,严重动摇了根基。然而,在这场游戏中,大股东却成为受益者。大股东把国嘉当做提款机,掏空之后全身而退,留下的是一个伤痕累累、债务缠身的空壳。

  重组“一波三折”的ST鑫光

  上市时间:1996-6-20

  终止上市时间:2004-3-19

  关键词:信息披露违规、募集资金管理缺失

  智维评析:

  鑫光属有色金属行业,具有一定的行业优势,应当有所发展,但该公司在上市之初就缺乏募集资金的有效管理,并忽视信息披露中的法律风险。面对亏损,公司选择披露虚假信息,并将募集资金多数用于偿还借款、贷款利息,为日后的退市埋下了祸根。

  进入21世纪,鑫光连年亏损。此后,公司开始重组,但却一波三折。2002年8月,深圳绿裕接过鑫光大旗。但一年后,绿裕用股权质押的方式支付广州银建房款,结束重组之旅。随后,普富达间接入主鑫光,并由麦科特集团充当重组主力,但实际上置入鑫光的只有利润总额为202万的麦科特南京一家公司,显然难以担起重任,最后重组失败,最终ST鑫光走上退市之路。

  被压垮的*ST石化A和*ST石化B

  上市时间:1992-5-6

  终止上市时间:2004-9-20

  关键词:大股东占款、违规对外担保、信息披露违规

  智维评析:

  与其他一些被大股东占款公司不同的是,石化的控股股东深圳石化集团事实上是在石化上市以后成立的,是先有了上市公司再有集团公司。因此,集团对上市公司的欠款很多也是以前的债务转移形成的。在深圳石化集团成立后,背石化债务是做得最多的事。由此形成石化对深圳石化集团大量的其他应收款。

  此外,盲目对外巨额担保也成为石化的致命伤。石化为深圳石化集团及其他关联企业提供担保的总额一度达到16.33亿元,数额巨大的逾期担保将公司拖进泥坑,数起对外担保被法院判决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并被强制执行。

一份关于退市企业的法律风险分析报告(二)
文/北京市智维律师事务所

盲目投资吞下恶果的*ST斯达
上市时间:1993-8-9
终止上市时间:2004-9-24
关键词:投资不当、大股东侵占
智维评析:
前身为浑江市百货大楼,1993年更名为“东北华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前两年,公司利用募集到的资金进行了一系列扩张,投资不但未有斩获,还亏损两亿多元。1998年2月,长春高斯达正式成为“东北华联”的第一大股东。公司更名为“ST高斯达”。高斯达入主后,并没有致力于扭转公司亏损局面,而是通过一系列手段掏空上市公司。盲目投资是东北华联走向没落的第一个法律风险;易主后大股东的侵占行为最终使高斯达走向了退市。

被三个资本玩家玩死的*ST华圣
上市时间:1993-9-17
终止上市时间:2005-8-5
关键词:虚假重组、高管犯罪、大股东侵占
智维评析:
公司1993年上市,股权几度易手,公司名称改了又改,主业换了又换,最终在三个资本玩家接力棒式的资产重组中终止上市。公司的没落源于“四川欧亚”时期杨斌的欺诈、非法使用农地、逃税等行为。杨斌走后,借着1999年到2000年的大牛市,陈忠联把概念制造继续推向极致。然而2001年配股融资方案没有获得通过。于是陈忠联疯狂地向银行举债,利用各种抵押、担保掏空了上市公司。2004年11月,最后一位接盘者香港富商关百豪出现,但华圣退市的败局已无法挽回。

实际控制人与高管内耗的*ST长兴
上市时间:1998-10-16
终止上市时间:2005-9-21
关键词:大股东侵占、违规担保、信息披
露违规、法人治理缺失
智维评析:
长兴的前身是大连龙泉酿酒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它是作为历史遗留问题企业上市的。由于长兴各方面素质较低,上市后成为大股东北京华资银团的捞钱工具。华资银团退出后,大连长兴开建入主,长兴仍没有摆脱被大股东恶意掏空的命运。最后,早已千疮百孔的长兴又发生了公司实际控制人与公司高管之间争权黑幕。加上违规担保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法人治理缺失等,长兴一蹶不振,直至退市。

不务正业造假致死的*ST花雕
上市时间:1993-5-28
终止上市时间:2006-3-23
关键词:财务造假、大股东侵占
智维评析:
花雕原为福建省福联股份有限公司,在其上市的前10年内一直处于盈利状态。在神龙集团入主闽越花雕后,公司无心主业,靠变卖资产、虚构利润做靓报表。经调查,公司2001年、2002年虚增税前利润分别为240多万元和4400多万元。财务上的追溯调整,使公司连续两年亏损,2004年公司开始“戴帽”。同时,公司存在着巨额的对外担保,公司前任董事长和现任总裁陈克恩和陈克根兄弟亦被证监会认定为市场禁入者。

违规关联交易致财务恶化的*ST托普
上市时间:1995-11-1
终止上市时间:2007-5-21
关键词:违规担保、关联交易违规
智维评析:
1998年4月,托普收购自贡市国资局持有的川长征国家股,实现借壳上市。2002年,托普招聘5000名工程师,媒体质疑其没有核心竞争力。后自贡市国资局将托普告上法庭,要求托普偿还当年股权转让款及利息,这一案件将托普背后的黑幕揭开,合作伙伴纷纷倒戈,资金链断裂。经查,托普与关联公司进行大量没有实质交易的资金划拨,最终形成对托普资金的占用。托普还存在对关联方的大量违规担保,随着被担保方财务恶化,托普被拖入债务和诉讼的“泥潭”。

被政府欠款拖死的*ST环保
上市时间:1997-5-22
终止上市时间:2004-9-24
关键词: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规、
财务管理缺失
智维评析:
1997年5月上市的环保曾是市场瞩目的大牛股。公司业绩突飞猛进,很大程度上仰仗沈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而沈阳市原主管财政的副市长马向东正是环保的“大财神”。1999年6月“慕马案”事发,2000年公司业绩便较上年度下滑90%以上。2003年,环保被查出多项信息披露违规。环保的退市一度被质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政府欠款的复杂因素。财务造假和信息披露违规,是环保退市的重要因素。

被大股东累死的*ST中川
上市时间:1994-4-4
终止上市时间:2005-9-16
关键词:违规担保、虚假重组、大股东侵占
智维评析:
中川的失败源自深圳通富达对公司的重组。开始,这一重组被寄予厚望,但通富达入主中川国际后,不仅没有拿出一分钱,反而开始了一系列的资产买卖,名曰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盈利能力,实则是掏空上市公司。此外,赵国珍、丛刚等高管大肆进行违规担保、关联占款,致使中川国际总计背负了4.2亿元的对外担保,出现2.37亿元的巨额亏损,最终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最后被证监会勒令退市。

城头屡换大王旗的*ST大洋B
上市时间:1995-12-21
终止上市时间:2005-9-21
关键词:大股东侵占、法人治理缺失
智维评析:
大洋B以集装箱运输为主业,自1999年6月以后,公司生产经营一度处于全面停顿状态。大洋B具有“壳”资源优势,公司开始一波又一波重组。但几年下来公司业绩未有改善,直至“戴帽戴星”。2003年9月,大洋B被深圳证监局勒令限期整改,整改通知指出大洋B存在多方面问题:包括公司制度建设不完善、股东大会会议程序不规范、股东大会权力受到侵蚀、部分董事不够勤勉尽责等诸多环节。2004年因财务处理问题和大股东占用问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未能摆脱亏损魔咒的*ST龙涤
上市时间:1998-8-25
终止上市时间:2006-6-29
关键词:大股东侵占
智维评析:
*ST龙涤是大型国有企业龙涤集团定向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在深交所上市。龙涤曾是中国最大的涤纶和粘胶纤维生产企业之一,由于化纤行业长期低迷和化纤设备国产化水平迅速提高,公司效益很快跌落。然而,随后的龙涤集团占用其巨额资金,造成*ST龙涤严重失血,最终难以摆脱亏损境地。2004年,因连续两年亏损,公司股票被特别处理为*ST龙涤。2005年,由于半年报实现盈利,公司恢复上市,但最终未能闯过2005年全年盈利关口,2006年被终止上市。

巨额资本输出资不抵债的S*ST国瓷
上市时间:1999-12-9
终止上市时间:2007-5-31
关键词:信息披露虚假、大股东侵犯公司
利益、关联交易违规、担保违规
智维评析:
国光瓷业1999年上市,2000年9月11日,株洲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将持有的国光瓷业国家股3240万股转让给上海鸿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占总股本的28.42%,上海鸿仪为国光瓷业的第一大股东。鸿仪系入主后,就主导着国瓷与其旗下多家控股关联公司不断进行违规担保和关联交易,巨额资本输出导致国瓷资不抵债。退市前,公司涉及诉讼事项43起,涉诉金额占公司净资产的-152%。

被倒手沦为资本玩偶的*ST比特
上市时间:1996-11-5
终止上市时间:2004-9-27
关键词:大股东占款、巨额担保
智维评析:
比特全称比特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从1996年到2004年,公司上市8年,6次更换实际控制人。公司为大股东提供巨额担保,被其占用资金。然而,公司历史遗留的沉重债务造成大额应付利息和罚息,导致重组成本居高不下。2004年9月,公司公布了每股收益0.01元的中报,但未能逃脱退市厄运。原因是保荐人鉴于会计师事务所对比特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撤回对其恢复上市的推荐书。深交所由此拒绝受理比特恢复上市的申请。

被两国资股东角斗掏空的*ST数码
上市时间:1996-4-30
终止上市时间:2005-9-20
关键词:法人治理缺失、信息披露违规、
违规担保
智维评析:
数码上市时名为百隆集团,第一大股东是陕西省国有资产管理局。当时,公司的管理已经十分混乱,乱投资、乱担保情况十分严重。1998年,航煤集团入主百隆集团,航煤是通过收购法人股成为数码测绘第一大股东的,而非受让陕西省国资局的国家股。虽然两大股东都是国资背景,但是二者之间没有合作关系,因而在利益分配方面各执一词,由于两大股东均把上市公司当成“唐僧肉”,抱着多吃一口是一口的心态,竞相掏空上市公司。

越转型越亏损的*ST信联
上市时间:1996-4-26
终止上市时间:2005-9-21
关键词:违规担保、大股东侵占、
信息披露违规
智维评析:
信联重复的依然是一条先是主业没落,然后被资本玩家盯上,进而被彻底掏空的衰败之路。从上市时的钢铁到电视网络、软件,再到体育,公司产业5年间三次转型。主业转型不可怕,怕就怕在转型后被不怀好意的控制人所利用,从而沦为资本玩家迎合市场、充当自己提款机的玩偶和道具,即通过违规担保、大股东侵占、信息披露违规等手段不断将其掏空。随后信联业绩每况愈下、最终被终止上市。 

被大股东榨干致死的S*ST精密 
上市时间:1997-6-26
终止上市时间:2006-11-30
关键词:股权转让、大股东侵占、高管犯罪
智维评析:
陕西精密曾是一家辉煌的国有企业。大股东深圳天华骗取其股权后,为取得配股资格,通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购销合同、虚填出库单等方式编制了虚假年报和中报。配股说明书被证监会批准后,非法募集资金2.2512亿元。此后,大股东及相关负责人通过对外拆借、投资等方式,非法占有精密资金1亿元。同时,深圳天华还用精密股权作担保,为其和珠海天华及其他公司在银行贷款,形成巨额债务。随后7年时间里,精密被榨干致死。

沦为利益集团争夺牺牲品的*ST云大
上市时间:1998-9-28
终止上市时间:2007-6-1
关键词:股权结构不合理、法人治理缺失
智维评析:
作为云南第一家高校上市企业,云大曾因产业基础坚实和业绩优良被寄予厚望。然而,公司上市头3年业绩畸高、上市3年后的业绩大幅下滑以及公司管理层发展思路的前后不一致使得股东之间发生重大分歧。从2003年开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和平(北京)投资公司对云大开始了长达3年之久的控股权之争。整个公司陷入混乱。自2003年开始,云大首次出现亏损,随后4年,云大再也未能扭转亏损。云大的倒下完全是利益集团恶性争夺控股权的牺牲品。

董事长卷款出逃毙命的*ST达曼
上市时间:1996-12-30
终止上市时间:2005-3-25
关键词:财务造假、大股东侵占、
高管犯罪
智维评析:
曾经的“中华珠宝第一股”达尔曼上市8年,造假8年,15亿元净资产瞬间蒸发。2004年4月,传出其老总许宗林卷款出逃的消息,公司股价迅速暴跌,证监会开始对其立案调查。作为幕后操纵者,许宗林通过做假账等手法,骗取银行信任,获取大笔贷款,再通过自己控制的管理公司把达尔曼的钱财“洗”到自己的海外个人账户上。2005年3月,证监会以“无法按期公布半年报告”为由,对达尔曼实施退市处理。

与大股东没分家的*ST猴王
上市时间:1993-11-30
终止上市时间:2005-9-21
关键词:大股东侵占、法人治理缺失
智维评析:
猴王曾是国内焊材行业最大的生产厂家之一,也是深市成份股。在焊接行业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具有行业优势。然而良好的业绩不过持续了短短两年,这之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节节下滑,一年不如一年,其坠落的罪魁祸首就是大股东猴王集团对它的疯狂“吸血”和“掠夺”。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极不健全,与大股东在人员、资产、财务三个方面从未分开过。由于没有健全的公司治理制度,猴王成为大股东攫取利益的工具,最终导致了退市。

大股东易主被抽血致死的*ST哈慈
上市时间:1996-9-25
终止上市时间:2005-9-22
关键词:投资盲目、大股东侵占、违规担保
智维评析:
1987年,郭立文以两万元借款、一项专利技术起家创建哈慈。1996年9月,由哈慈集团控股的哈慈股份成为国内医疗保健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前三年业绩表现不俗。从1999年起,由于盲目多元化发展,业绩开始滑坡,公司偏离良性发展轨道。之后,郭氏父子功成身退,一方面成功套现,另一方面其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也不需要自己来承担。易主后,需要输血的哈慈不仅没有得到新东家的精心呵护,反而开始被大股东不断抽血,最终沦为其“提款机”。

主营业务瘫痪毙命的S*ST龙昌
上市时间:1996-11-4
终止上市时间:2006-11-30
关键词:大股东侵占、违规担保、高管犯罪
智维评析:
龙昌退市源于被飞天系大股东掏空导致主营业务全盘瘫痪。原飞天系掌门人即龙昌前任董事长邱忠保,自2000年现身股市后频频出手,先后将龙昌、福建三农、浙江海纳三家上市公司收入囊中,随后大玩掏空游戏。2006年4月,邱忠保因挪用资金罪和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罪被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批准逮捕。随后,整个飞天系“作鸟兽散”,龙昌所有经营性资产、股权以及不动产全部被查封冻结,无法维持正常经营,2006年,龙昌终止上市。

大股东侵占利益回天乏术的S*ST金荔
上市时间:1996-10-25
终止上市时间:2007-11-20
关键词:信息披露违规、大股东侵占、
违规担保、法人治理缺失
智维评析:
金荔的前身为飞龙实业,金荔投资1999年将其收购和整体资产置换,但并未给上市公司带来积极变化。经证监会调查,公司2003、2004年存在虚做收入、虚增利润的行为,大股东及关联方还通过占用公司资金、违规对外担保等方式侵占公司利益。2007年6月,大股东易主为广东永昇集团,但资产重组并未在短期内扭转亏损状态。作为家族控股的上市公司,金荔无疑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存在严重缺陷,这也成为其走向退市的根本原因。

被大股东抽血致死的*ST华信
上市时间:1997-9-3
终止上市时间:2005-7-4
关键词:募集资金管理缺失、大股东侵占、
对外担保不当、虚假重组
智维评析:
华信曾以高科技概念风光股市,并于2001年实现9905万元的配股融资。但融资款刚到账,公司业绩就开始“变脸”。2002年,公司货币资金只有285万元,银行借款则高达2.41亿元,亏损额高达8363万元。原来,控股股东及其附属公司大量占用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大搞虚假资产置换,恶意侵吞上市公司资产。此外,受大股东控制的大额担保更将华信拖入债务深渊,引发大量诉讼事务。

虚假披露后暴毙的*ST大菲
上市时间:1997-5-30
终止上市时间:2005-9-21
关键词: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规、
大股东侵占
智维评析:
ST大菲原名“盛道包装”。2001年10月,公司第一大股东大连盛道集团有限公司和沈阳菲菲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协议,菲菲集团取得29.80%股份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此后,控股股东不断从上市公司套取资金,大肆进行业务造假和虚构利润。此后中国证监会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其关联交易公告中虚假披露收入。由于存在重大财务造假,*ST大菲的资产重组工作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最终无奈退市。

买壳重组招惹杀身之祸的*ST龙科
上市时间:1997-4-16
终止上市时间:2006-1-2
关键词:并购重组不当
智维评析:
龙科前身为黑龙江阿城钢铁。1999年4月,来自北京的知名IT企业——科利华斥资1.34亿元收购了阿城钢铁 28%股份。随后,科利华未采取有效措施对法律风险进行有效防控,导致公司存在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包括2亿多元债务、职工安置费、原大股东欠下的坏账等。最终科利华将自身老本包括贷款,甚至将办公大楼进行抵押,却仍然无法甩掉巨大包袱。不仅将买壳上市后可配股融资的想法变成一纸空谈,且最终退出证券市场。


法人治理风险全面爆发的S*ST佳纸
上市时间:1997-3-10
终止上市时间:2007-4-4
关键词:法人治理缺失、大股东侵占、
虚假重组、高管犯罪
智维评析:
佳纸退市的根源在于其法人治理的严重缺失。1997年,公司改制上市,但并未做到与大股东“五分开”、“五独立”。从2000年起,佳纸开始亏损。同年,由帅建伦领导的成都科邦电信集团入主佳纸。2002年,佳纸用热电厂等资产与集团拥有的成都双流电信器材公司等资产置换,第二年便托管给关联机构成都大邑莱通信科技,年获利几百万元,但大部分收入被托管方占用,佳纸却双手空空,亏损积重难返。

欺诈上市的*ST联谊
上市时间:1997-5-23
终止上市时间:2007-12-13
关键词:全面造假、欺诈上市
智维评析:
联谊的前身是1985年7月建立的大庆联谊石油化工总厂。1996年,为了实现上市的目的,联谊与有关中介机构勾结串通,走上了疯狂作假之路。倒签日期、“提前出生”,伪造业绩、虚报利润都是联谊的造假手段。上市后,公司1999年被中纪委、监察部严肃查处,起因是公司领导层为酬谢勾结者将内部职工股中留出的200万股送礼,而且领导自身也贪污股票溢价款。可以看到,企业欺诈行为一旦被发现,不仅带来行政处罚,引发大规模民事诉讼,还可能引发触犯刑事法律的风险。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2条评分记录
jlsylbs 威望 +1 2012-12-17 http://38888.uueasy.com/read-htm-tid-83258.html
股海拾贝 威望 +10 2010-06-12 优秀文章
隐藏评分记录
2133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14135
精华: 1
发帖: 818
在线时间: 6171(时)
注册时间: 2008-05-09
最后登录: 2012-08-29
沙发  发表于: 2010-06-12   
触目惊心,必须纠正
tjnk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5571
精华: 45
发帖: 4539
在线时间: 6971(时)
注册时间: 2009-01-08
最后登录: 2017-09-03
板凳  发表于: 2010-06-12   
三板政策已经到了非改不可地步了。
不补偿两网人,中国证券市场就不如赌场。
appleshop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39510
精华: 2
发帖: 460
在线时间: 692(时)
注册时间: 2010-06-08
最后登录: 2014-09-30
地板  发表于: 2010-06-12   
华夏时报发出退市总动员!
梁爽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8706
精华: 0
发帖: 1272
在线时间: 2794(时)
注册时间: 2009-06-29
最后登录: 2014-07-22
4楼  发表于: 2010-06-12   
已经到了非改不可地步了。
山高路险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16836
精华: 17
发帖: 2288
在线时间: 10213(时)
注册时间: 2008-05-21
最后登录: 2025-05-06
5楼  发表于: 2010-06-12   
文/北京市智维律师事务所

http://finance.qq.com/a/20100611/007610.htm

《华夏时报》携手国内知名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专业机构——北京市智维律师事务所,搜集了中国资本市场建立以来所有被动退市的公司。通过对每家公司整个发展历程的研究,发现失败背后的真正病因。
wan2010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36592
精华: 4
发帖: 2225
在线时间: 896(时)
注册时间: 2010-04-20
最后登录: 2019-02-12
6楼  发表于: 2010-06-12   
分析了十九家三板公司退市原因. 很详细.值得看. (400051等待  }化了经力和时间,谢谢.    
zhaoen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447
精华: 13
发帖: 1563
在线时间: 2635(时)
注册时间: 2007-02-09
最后登录: 2017-09-23
7楼  发表于: 2010-06-12   
华夏时报为我们说话了 证券会做的太过分了
600092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306
精华: 1
发帖: 177
在线时间: 224(时)
注册时间: 2007-05-02
最后登录: 2013-06-25
8楼  发表于: 2010-06-12   
转载华夏时报的文章/
tjnk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5571
精华: 45
发帖: 4539
在线时间: 6971(时)
注册时间: 2009-01-08
最后登录: 2017-09-03
9楼  发表于: 2010-06-12   
报纸,我只爱《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严格执行党中央政策,客观、公正报道社会现实,为党分忧,为民解愁,勇于追求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这样的报刊才是广大人民需要的刊物。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此时的心情,我只能说:“报纸,我只爱《华夏时报》”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长期投资 威望 +10 2010-06-12 优秀文章
隐藏评分记录
不补偿两网人,中国证券市场就不如赌场。
qwe987123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21700
精华: 35
发帖: 1879
在线时间: 1282(时)
注册时间: 2009-08-27
最后登录: 2016-11-14
10楼  发表于: 2010-06-12   
三板历史冤案 应该如实告白天下!

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患难与共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3237
精华: 15
发帖: 763
在线时间: 638(时)
注册时间: 2010-02-24
最后登录: 2015-02-09
11楼  发表于: 2010-06-12   
三板历史冤案 应该如实告白天下!

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白正腐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UID: 5306
精华: 0
发帖: 2485
在线时间: 5316(时)
注册时间: 2007-06-04
最后登录: 2020-09-26
12楼  发表于: 2010-06-12   
原文:http://sss999888.blog.sohu.com/151567943.html
今天,听朋友说网上疯传一篇揭发本市岳阳楼区区委书记江巨涛贪腐问题的帖子,晚上回家连忙到帖子原发网站红网上查看,发现红网上竟然“当前页面受到额外访问限制”!于是从百度中搜索“江巨涛”,果然是“名人”,一搜还真搜出了天涯社区转载的那个帖子。看后,半晌无语。

          我没见过江巨涛本人,但其大名早已如雷贯耳。平日里听到的都是其政声不错的言论,乍看帖子反映的问题,真有点不敢相信帖子上的江巨涛与印象中的江巨涛为同一个人。不过,帖子上反映的问题有事实有依据,令人不得不信。帖子上反映的三大问题,是许多“一把手”常犯的毛病。这个毛病也是侵蚀损害我们党的干部队伍健康肌体的一个痼疾。不管发帖人真实意图何在,帖子反映的江巨涛的严重贪腐问题必须彻查到底!下面全文转发原帖:



三玩市长PK三尽书记(转载)_百姓声音_天涯社区

"三尽书记"江巨涛
  提起"三玩市长",大家马上就会想到湖南省郴州市原副市长雷渊利.此人在其任上,玩权力、玩金钱、玩女人.因此,大家给他送个雅号——"三玩市长".须不知,在湖南省岳阳市,也有一位堪与这位"三玩市长"PK的官员,人称"三尽书记",他就是现任岳阳市岳阳楼区区委书记江巨涛.
  江巨涛,楼区人民送了他一个非常形象贴切的外号—江巨贪,"三尽书记"是他的又一顶桂冠.所谓三尽,说的是:钱财贪尽,权力抓尽,女人玩尽.江巨涛,湖南岳阳临湘人,自2007年到岳阳楼区担任区委书记以来,短短两三年时间,在财色权力等方面上演了一幕幕令人愤概的丑剧.
  一、 卖官鬻爵,任人唯钱.
  江巨涛在楼区大权在握,任何职位都由他说了算,旁人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正因如此,岳阳楼区哪个干部想要进步求提拨,都晓得要向这位书记大人送钱送礼.据知情人士总结,江巨涛收钱有几个特点,一是见钱就收,来者不拒.二是对非临湘籍人士,收了钱也不一定办事.三是事没办成也不退钱.楼区站前路办事处某书记先后为了竞争区委常委、卫生局长、副处级干部等职位,分别给江巨涛送上5万、5万、3万5,共计13.5万元.,终于在2009年年底解决副处待遇.这位书记在楼区还算是幸运人士,有的乡、街办事处书记,花了大把的钱,至今没有结果.如,齐家岭办事处某书记,枫桥湖办事处某书记,梅溪乡某书记等等,都是这样的遭遇.送了大把的钱,事情却没办成,这些送钱的人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做不得声.楼区劳动人事局某党组成员,想平调至本局内设局—医保局搞局长,先后分三次(先5千,后1万5千,再7万)总共送给江巨涛8万5千元钱.在送了钱却一直没能如愿以偿的情况下,该党组成员又想通过原省委组织部某领导(现任湘西自治州书记,临湘人)为其打招呼.该领导说,江巨涛是一个典型的政客,他到楼区当书记,我确实帮了忙,但现在我打招呼,他不会听了.楼区16个乡场办事处以及各局党政干部谈起江巨涛的冷酷和贪婪都心惊胆颤.一方面盼望有提拔升迁的机会,另一方面又担心重金投入后没有结果,损失惨重.有人估计,光是楼区一个常委和卫生局长这两个职位就为江巨涛谋得了上百万的收入.楼区建设局某副局长一次性送给江巨涛5万元,想谋得办事处主任一职,至今没有结果.东茅岭办事处某副书记本身没有钱,想谋一个正职,在外筹借了3万元钱送给江巨涛,结果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象这样的事例近两年在楼区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二、 拉帮结派,任人唯乡.
  江巨涛一方面大肆收受钱财,一方面拉帮结派,打击异已.他要启用临湘籍干部可谓胆大妄为,异常离谱.只要是临湘人,又肯花钱,他必用无疑.有的连话都说不清、能力极差的临湘人都被启用.如郭镇乡原副乡长易某,在他来楼区当书记后不久,就提拨到某办事处当主任.有的品质极差群众反映恶劣的临湘人在极短的时间内连续提拔.如原楼区口腔医院沈某,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先调至楼区计生局担任党组成员,几个月后,又担任副局长,09年下半年又调到郭镇乡担任乡长.有的名不见经传,各方面都非常平庸的临湘人被提拔.如原楼区残联副主席方某,突然被提拔为某办事处主任.更有甚者,连一些违纪犯罪的临湘人士都被提拔重用.原洞庭办事处副书记易某,正值被提拔考察之际被楼区纪委双规,并上缴非法所得款8万元.通过江巨涛及时援手,易某不但没有受到任何处分,反而调到一个更大更富裕的办事处担任副书记.还有一个更为典型的例子.原楼区宣传部长现任楼区纪委书记的朱某(临湘人),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两次易动,先任区委办主任,后在市委常委会半数常委反对的情况下,经江巨涛多方做工作,担任了楼区纪委书记.朱某在任宣传部长期间,借主办文化艺术节的机会,将宣传部干部李某之妻易某(某校音乐教师)邀至宾馆企图强行与之发生关系,后因易某极力反抗才未得逞.楼区宣传部以及新闻中心还有几名女干部被其玩弄.这样一个强奸未遂的人非但没有受到制裁,反而重用到纪委书记这样重要的岗位上,让那些想向组织反映江巨涛问题的干部群众敢怒不敢言,而这正是江巨涛的"高明"之处.
  三、 生活糜烂,腐化堕落.
  每个贪官背后都有一个或几个女人,江巨涛也不例外.其情妇范红霞原系岳阳市某银行职员,与江勾搭多年,后来江巨涛给了她300万元资金到海南经商.君山区某校教师柳某,成为江巨涛情妇后,马上被调到楼区站前小学,几个月后,又调至楼区教育局机关工作.某财务人员李某,与江巨涛勾搭成奸后,立刻在仕途上春风得意,从一个普通职工一跃成为楼区政府办副主任.江巨涛玩弄女性并不止于几个情妇,晓知内情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猎色班底.岳阳市三医院原院长余绿林(临湘人),楼区卫生局局长杨晓明(临湘人)便是这个班子的成员.这两人经常在其系统、单位为江物色年轻貌美的女性.据岳阳市卫生局办公室潘姓女子透露,她在楼区卫生局工作期间,经常被局长杨晓明喊出去陪江巨涛唱歌玩耍,江也经常打电话约她,并许诺锦绣前程,后因潘某不从才作罢.
  江巨涛在楼区工作的短短两三年时间,无论是在财场还是色场都说得上是硕果累累,喜获丰收.他在09年度光房产一项就达到三处.在北京,江巨涛通过原楼区干部赵五岳为他那个出国留学8年没拿到毕业证的儿子购置了一套房子并在国家部委安排了工作.在楼区梅溪乡监申桥板山水库,江巨涛与同乡余绿林、商人熊剑(此三人为经济共同体)修建了三栋豪华别墅,投资超过四百万.在楼区郭镇乡畈中村大屋组,江巨涛与熊剑兴建了占地近50亩的庄园,成为当地一大景观.
  江巨涛担任楼区书记以来,在他的权钱思想的影响下,楼区干部队伍风气越来越坏.很多人为了给他送钱,在下面变本加厉地搜刮钱财,无心工作,使楼区各项工作都远远落后于其它县市.今年年初,楼区涣散的工作状态被《湖南日报》重点曝光.象这样一个腐化堕落彻底变质的腐败分子如今仍然占据高位把持一方,怎能不让正直善良的人们痛心疾首呢.人们呼吁组织及相关部门一定要听取群众呼声,彻查江巨涛这个"三尽书记",还楼区一个朗朗青天!


    

两网难民恨贪官(白正腐)
658653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4381
精华: 1
发帖: 443
在线时间: 655(时)
注册时间: 2007-05-22
最后登录: 2013-02-19
13楼  发表于: 2010-06-12   
国家赚钱,我们亏钱
祝福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6236
精华: 4
发帖: 247
在线时间: 538(时)
注册时间: 2009-03-20
最后登录: 2012-08-06
14楼  发表于: 2010-06-12   
引用
引用第12楼658653于2010-06-12 13:44发表的  :
国家赚钱,我们亏钱

毫不夸张地说,

您已经洞察了几千年历史的真相!
生活还要继续,斗争还要坚持
小小草儿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14229
精华: 9
发帖: 220
在线时间: 1041(时)
注册时间: 2008-05-12
最后登录: 2013-01-03
15楼  发表于: 2010-06-12   
华夏时报太棒了,说出了退市股民的心声。
appleshop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39510
精华: 2
发帖: 460
在线时间: 692(时)
注册时间: 2010-06-08
最后登录: 2014-09-30
16楼  发表于: 2010-06-12   
退市股总动员!
退市股总动员!
ls2125311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33345
精华: 0
发帖: 2565
在线时间: 951(时)
注册时间: 2010-02-25
最后登录: 2016-08-31
17楼  发表于: 2010-06-13   
多买华夏时报,支持华夏时报.
2133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14135
精华: 1
发帖: 818
在线时间: 6171(时)
注册时间: 2008-05-09
最后登录: 2012-08-29
18楼  发表于: 2010-06-13   
买华夏时报
ll52 离线
级别: 验证期
UID: 34660
精华: 0
发帖: 4
在线时间: 6(时)
注册时间: 2010-03-29
最后登录: 2010-06-20
19楼  发表于: 2010-06-13   
三板问题只有被党刊党报重视才会有希望。 华夏起不了作用
wbl 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15962
精华: 0
发帖: 5177
在线时间: 4393(时)
注册时间: 2009-02-21
最后登录: 2020-10-01
20楼  发表于: 2010-06-13   
秉利
40000918 离线
级别: 金牌会员
UID: 16514
精华: 7
发帖: 1742
在线时间: 1454(时)
注册时间: 2009-04-25
最后登录: 2016-12-25
21楼  发表于: 2010-06-17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22楼  发表于: 2010-06-19   
那些触礁沉没的上市公司(二)

今日见报,第2003期(新第155期)第12版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tjnk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5571
精华: 45
发帖: 4539
在线时间: 6971(时)
注册时间: 2009-01-08
最后登录: 2017-09-03
23楼  发表于: 2010-06-19   
回 22楼(华山) 的帖子
“华夏时报”好样的,“华山”好样的,“小草”好样的。
不补偿两网人,中国证券市场就不如赌场。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24楼  发表于: 2010-06-19   
那些触礁沉没的上市公司(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8日 22:18  华夏时报
  一份关于退市企业的法律风险分析报告

  文/北京市智维律师事务所

  盲目投资吞下恶果的*ST斯达

  上市时间:1993-8-9

  终止上市时间:2004-9-24

  关键词:投资不当、大股东侵占

  智维评析:

   前身为浑江市百货大楼,1993年更名为“东北华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前两年,公司利用募集到的资金进行了一系列扩张,投资不但未有斩获,还亏损两亿多元。1998年2月,长春高斯达正式成为“东北华联”的第一大股东。公司更名为“ST高斯达”。高斯达入主后,并没有致力于扭转公司亏损局面,而是通过一系列手段掏空上市公司。盲目投资是东北华联走向没落的第一个法律风险;易主后大股东的侵占行为最终使高斯达走向了退市。

  被三个资本玩家玩死的*ST华圣

  上市时间:1993-9-17

  终止上市时间:2005-8-5

  关键词:虚假重组、高管犯罪、大股东侵占

  智维评析:

   公司1993年上市,股权几度易手,公司名称改了又改,主业换了又换,最终在三个资本玩家接力棒式的资产重组中终止上市。公司的没落源于“四川欧亚”时期杨斌的欺诈、非法使用农地、逃税等行为。杨斌走后,借着1999年到2000年的大牛市,陈忠联把概念制造继续推向极致。然而2001年配股融资方案没有获得通过。于是陈忠联疯狂地向银行举债,利用各种抵押、担保掏空了上市公司。2004年11月,最后一位接盘者香港富商关百豪出现,但华圣退市的败局已无法挽回。

  实际控制人与高管内耗的*ST长兴

  上市时间:1998-10-16

  终止上市时间:2005-9-21

  关键词:大股东侵占、违规担保、信息披

   露违规、法人治理缺失

  智维评析:

   长兴的前身是大连龙泉酿酒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它是作为历史遗留问题企业上市的。由于长兴各方面素质较低,上市后成为大股东北京华资银团的捞钱工具。华资银团退出后,大连长兴开建入主,长兴仍没有摆脱被大股东恶意掏空的命运。最后,早已千疮百孔的长兴又发生了公司实际控制人与公司高管之间争权黑幕。加上违规担保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法人治理缺失等,长兴一蹶不振,直至退市。

  不务正业造假致死的*ST花雕

  上市时间:1993-5-28

  终止上市时间:2006-3-23

  关键词:财务造假、大股东侵占

  智维评析:

   花雕原为福建省福联股份有限公司,在其上市的前10年内一直处于盈利状态。在神龙集团入主闽越花雕后,公司无心主业,靠变卖资产、虚构利润做靓报表。经调查,公司2001年、2002年虚增税前利润分别为240多万元和4400多万元。财务上的追溯调整,使公司连续两年亏损,2004年公司开始“戴帽”。同时,公司存在着巨额的对外担保,公司前任董事长和现任总裁陈克恩和陈克根兄弟亦被证监会认定为市场禁入者。

  违规关联交易致财务恶化的*ST托普

  上市时间:1995-11-1

  终止上市时间:2007-5-21

  关键词:违规担保、关联交易违规

  智维评析:

   1998年4月,托普收购自贡市国资局持有的川长征国家股,实现借壳上市。2002年,托普招聘5000名工程师,媒体质疑其没有核心竞争力。后自贡市国资局将托普告上法庭,要求托普偿还当年股权转让款及利息,这一案件将托普背后的黑幕揭开,合作伙伴纷纷倒戈,资金链断裂。经查,托普与关联公司进行大量没有实质交易的资金划拨,最终形成对托普资金的占用。托普还存在对关联方的大量违规担保,随着被担保方财务恶化,托普被拖入债务和诉讼的“泥潭”。

  被政府欠款拖死的*ST环保

  上市时间:1997-5-22

  终止上市时间:2004-9-24

  关键词: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规、

   财务管理缺失

  智维评析:

   1997年5月上市的环保曾是市场瞩目的大牛股。公司业绩突飞猛进,很大程度上仰仗沈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而沈阳市原主管财政的副市长马向东正是环保的“大财神”。1999年6月“慕马案”事发,2000年公司业绩便较上年度下滑90%以上。2003年,环保被查出多项信息披露违规。环保的退市一度被质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政府欠款的复杂因素。财务造假和信息披露违规,是环保退市的重要因素。

  被大股东累死的*ST中川

  上市时间:1994-4-4

  终止上市时间:2005-9-16

  关键词:违规担保、虚假重组、大股东侵占

  智维评析:

   中川的失败源自深圳通富达对公司的重组。开始,这一重组被寄予厚望,但通富达入主中川国际后,不仅没有拿出一分钱,反而开始了一系列的资产买卖,名曰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盈利能力,实则是掏空上市公司。此外,赵国珍、丛刚等高管大肆进行违规担保、关联占款,致使中川国际总计背负了4.2亿元的对外担保,出现2.37亿元的巨额亏损,最终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最后被证监会勒令退市。

  城头屡换大王旗的*ST大洋B

  上市时间:1995-12-21

  终止上市时间:2005-9-21

  关键词:大股东侵占、法人治理缺失

  智维评析:

   大洋B以集装箱运输为主业,自1999年6月以后,公司生产经营一度处于全面停顿状态。大洋B具有“壳”资源优势,公司开始一波又一波重组。但几年下来公司业绩未有改善,直至“戴帽戴星”。2003年9月,大洋B被深圳证监局勒令限期整改,整改通知指出大洋B存在多方面问题:包括公司制度建设不完善、股东大会会议程序不规范、股东大会权力受到侵蚀、部分董事不够勤勉尽责等诸多环节。2004年因财务处理问题和大股东占用问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未能摆脱亏损魔咒的*ST龙涤

  上市时间:1998-8-25

  终止上市时间:2006-6-29

  关键词:大股东侵占

  智维评析:

   *ST龙涤是大型国有企业龙涤集团定向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在深交所上市。龙涤曾是中国最大的涤纶和粘胶纤维生产企业之一,由于化纤行业长期低迷和化纤设备国产化水平迅速提高,公司效益很快跌落。然而,随后的龙涤集团占用其巨额资金,造成*ST龙涤严重失血,最终难以摆脱亏损境地。2004年,因连续两年亏损,公司股票被特别处理为*ST龙涤。2005年,由于半年报实现盈利,公司恢复上市,但最终未能闯过2005年全年盈利关口,2006年被终止上市。

  巨额资本输出资不抵债的S*ST国瓷

  上市时间:1999-12-9

  终止上市时间:2007-5-31

  关键词:信息披露虚假、大股东侵犯公司

   利益、关联交易违规、担保违规

  智维评析:

   国光瓷业1999年上市,2000年9月11日,株洲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将持有的国光瓷业国家股3240万股转让给上海鸿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占总股本的28.42%,上海鸿仪为国光瓷业的第一大股东。鸿仪系入主后,就主导着国瓷与其旗下多家控股关联公司不断进行违规担保和关联交易,巨额资本输出导致国瓷资不抵债。退市前,公司涉及诉讼事项43起,涉诉金额占公司净资产的-152%。

  被倒手沦为资本玩偶的*ST比特

  上市时间:1996-11-5

  终止上市时间:2004-9-27

  关键词:大股东占款、巨额担保

  智维评析:

   比特全称比特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从1996年到2004年,公司上市8年,6次更换实际控制人。公司为大股东提供巨额担保,被其占用资金。然而,公司历史遗留的沉重债务造成大额应付利息和罚息,导致重组成本居高不下。2004年9月,公司公布了每股收益0.01元的中报,但未能逃脱退市厄运。原因是保荐人鉴于会计师事务所对比特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撤回对其恢复上市的推荐书。深交所由此拒绝受理比特恢复上市的申请。

  被两国资股东角斗掏空的*ST数码

  上市时间:1996-4-30

  终止上市时间:2005-9-20

  关键词:法人治理缺失、信息披露违规、

   违规担保

  智维评析:

   数码上市时名为百隆集团,第一大股东是陕西省国有资产管理局。当时,公司的管理已经十分混乱,乱投资、乱担保情况十分严重。1998年,航煤集团入主百隆集团,航煤是通过收购法人股成为数码测绘第一大股东的,而非受让陕西省国资局的国家股。虽然两大股东都是国资背景,但是二者之间没有合作关系,因而在利益分配方面各执一词,由于两大股东均把上市公司当成“唐僧肉”,抱着多吃一口是一口的心态,竞相掏空上市公司。

  越转型越亏损的*ST信联

  上市时间:1996-4-26

  终止上市时间:2005-9-21

  关键词:违规担保、大股东侵占、

   信息披露违规

  智维评析:

   信联重复的依然是一条先是主业没落,然后被资本玩家盯上,进而被彻底掏空的衰败之路。从上市时的钢铁到电视网络、软件,再到体育,公司产业5年间三次转型。主业转型不可怕,怕就怕在转型后被不怀好意的控制人所利用,从而沦为资本玩家迎合市场、充当自己提款机的玩偶和道具,即通过违规担保、大股东侵占、信息披露违规等手段不断将其掏空。随后信联业绩每况愈下、最终被终止上市。

  被大股东榨干致死的S*ST精密

  上市时间:1997-6-26

  终止上市时间:2006-11-30

  关键词:股权转让、大股东侵占、高管犯罪

  智维评析:

   陕西精密曾是一家辉煌的国有企业。大股东深圳天华骗取其股权后,为取得配股资格,通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购销合同、虚填出库单等方式编制了虚假年报和中报。配股说明书被证监会批准后,非法募集资金2.2512亿元。此后,大股东及相关负责人通过对外拆借、投资等方式,非法占有精密资金1亿元。同时,深圳天华还用精密股权作担保,为其和珠海天华及其他公司在银行贷款,形成巨额债务。随后7年时间里,精密被榨干致死。

  沦为利益集团争夺牺牲品的*ST云大

  上市时间:1998-9-28

  终止上市时间:2007-6-1

  关键词:股权结构不合理、法人治理缺失

  智维评析:

   作为云南第一家高校上市企业,云大曾因产业基础坚实和业绩优良被寄予厚望。然而,公司上市头3年业绩畸高、上市3年后的业绩大幅下滑以及公司管理层发展思路的前后不一致使得股东之间发生重大分歧。从2003年开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和平(北京)投资公司对云大开始了长达3年之久的控股权之争。整个公司陷入混乱。自2003年开始,云大首次出现亏损,随后4年,云大再也未能扭转亏损。云大的倒下完全是利益集团恶性争夺控股权的牺牲品。

  董事长卷款出逃毙命的*ST达曼

  上市时间:1996-12-30

  终止上市时间:2005-3-25

  关键词:财务造假、大股东侵占、

   高管犯罪

  智维评析:

   曾经的“中华珠宝第一股”达尔曼上市8年,造假8年,15亿元净资产瞬间蒸发。2004年4月,传出其老总许宗林卷款出逃的消息,公司股价迅速暴跌,证监会开始对其立案调查。作为幕后操纵者,许宗林通过做假账等手法,骗取银行信任,获取大笔贷款,再通过自己控制的管理公司把达尔曼的钱财“洗”到自己的海外个人账户上。2005年3月,证监会以“无法按期公布半年报告”为由,对达尔曼实施退市处理。

  与大股东没分家的*ST猴王

  上市时间:1993-11-30

  终止上市时间:2005-9-21

  关键词:大股东侵占、法人治理缺失

  智维评析:

   猴王曾是国内焊材行业最大的生产厂家之一,也是深市成份股。在焊接行业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具有行业优势。然而良好的业绩不过持续了短短两年,这之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节节下滑,一年不如一年,其坠落的罪魁祸首就是大股东猴王集团对它的疯狂“吸血”和“掠夺”。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极不健全,与大股东在人员、资产、财务三个方面从未分开过。由于没有健全的公司治理制度,猴王成为大股东攫取利益的工具,最终导致了退市。

  大股东易主被抽血致死的*ST哈慈

  上市时间:1996-9-25

  终止上市时间:2005-9-22

  关键词:投资盲目、大股东侵占、违规担保

  智维评析:

   1987年,郭立文以两万元借款、一项专利技术起家创建哈慈。1996年9月,由哈慈集团控股的哈慈股份成为国内医疗保健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前三年业绩表现不俗。从1999年起,由于盲目多元化发展,业绩开始滑坡,公司偏离良性发展轨道。之后,郭氏父子功成身退,一方面成功套现,另一方面其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也不需要自己来承担。易主后,需要输血的哈慈不仅没有得到新东家的精心呵护,反而开始被大股东不断抽血,最终沦为其“提款机”。

  主营业务瘫痪毙命的S*ST龙昌

  上市时间:1996-11-4

  终止上市时间:2006-11-30

  关键词:大股东侵占、违规担保、高管犯罪

  智维评析:

   龙昌退市源于被飞天系大股东掏空导致主营业务全盘瘫痪。原飞天系掌门人即龙昌前任董事长邱忠保,自2000年现身股市后频频出手,先后将龙昌、福建三农、浙江海纳三家上市公司收入囊中,随后大玩掏空游戏。2006年4月,邱忠保因挪用资金罪和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罪被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批准逮捕。随后,整个飞天系“作鸟兽散”,龙昌所有经营性资产、股权以及不动产全部被查封冻结,无法维持正常经营,2006年,龙昌终止上市。

  大股东侵占利益回天乏术的S*ST金荔

  上市时间:1996-10-25

  终止上市时间:2007-11-20

  关键词:信息披露违规、大股东侵占、

   违规担保、法人治理缺失

  智维评析:

   金荔的前身为飞龙实业,金荔投资1999年将其收购和整体资产置换,但并未给上市公司带来积极变化。经证监会调查,公司2003、2004年存在虚做收入、虚增利润的行为,大股东及关联方还通过占用公司资金、违规对外担保等方式侵占公司利益。2007年6月,大股东易主为广东永昇集团,但资产重组并未在短期内扭转亏损状态。作为家族控股的上市公司,金荔无疑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存在严重缺陷,这也成为其走向退市的根本原因。

  被大股东抽血致死的*ST华信

  上市时间:1997-9-3

  终止上市时间:2005-7-4

  关键词:募集资金管理缺失、大股东侵占、

   对外担保不当、虚假重组

  智维评析:

   华信曾以高科技概念风光股市,并于2001年实现9905万元的配股融资。但融资款刚到账,公司业绩就开始“变脸”。2002年,公司货币资金只有285万元,银行借款则高达2.41亿元,亏损额高达8363万元。原来,控股股东及其附属公司大量占用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大搞虚假资产置换,恶意侵吞上市公司资产。此外,受大股东控制的大额担保更将华信拖入债务深渊,引发大量诉讼事务。

  虚假披露后暴毙的*ST大菲

  上市时间:1997-5-30

  终止上市时间:2005-9-21

  关键词: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规、

   大股东侵占

  智维评析:

   ST大菲原名“盛道包装”。2001年10月,公司第一大股东大连盛道集团有限公司和沈阳菲菲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协议,菲菲集团取得29.80%股份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此后,控股股东不断从上市公司套取资金,大肆进行业务造假和虚构利润。此后中国证监会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其关联交易公告中虚假披露收入。由于存在重大财务造假,*ST大菲的资产重组工作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最终无奈退市。

  买壳重组招惹杀身之祸的*ST龙科

  上市时间:1997-4-16

  终止上市时间:2006-1-2

  关键词:并购重组不当

  智维评析:

   龙科前身为黑龙江阿城钢铁。1999年4月,来自北京的知名IT企业——科利华斥资1.34亿元收购了阿城钢铁 28%股份。随后,科利华未采取有效措施对法律风险进行有效防控,导致公司存在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包括2亿多元债务、职工安置费、原大股东欠下的坏账等。最终科利华将自身老本包括贷款,甚至将办公大楼进行抵押,却仍然无法甩掉巨大包袱。不仅将买壳上市后可配股融资的想法变成一纸空谈,且最终退出证券市场。

  法人治理风险全面爆发的S*ST佳纸

  上市时间:1997-3-10

  终止上市时间:2007-4-4

  关键词:法人治理缺失、大股东侵占、

   虚假重组、高管犯罪

  智维评析:

   佳纸退市的根源在于其法人治理的严重缺失。1997年,公司改制上市,但并未做到与大股东“五分开”、“五独立”。从2000年起,佳纸开始亏损。同年,由帅建伦领导的成都科邦电信集团入主佳纸。2002年,佳纸用热电厂等资产与集团拥有的成都双流电信器材公司等资产置换,第二年便托管给关联机构成都大邑莱通信科技,年获利几百万元,但大部分收入被托管方占用,佳纸却双手空空,亏损积重难返。

  欺诈上市的*ST联谊

  上市时间:1997-5-23

  终止上市时间:2007-12-13

  关键词:全面造假、欺诈上市

  智维评析:

   联谊的前身是1985年7月建立的大庆联谊石油化工总厂。1996年,为了实现上市的目的,联谊与有关中介机构勾结串通,走上了疯狂作假之路。倒签日期、“提前出生”,伪造业绩、虚报利润都是联谊的造假手段。上市后,公司1999年被中纪委、监察部严肃查处,起因是公司领导层为酬谢勾结者将内部职工股中留出的200万股送礼,而且领导自身也贪污股票溢价款。可以看到,企业欺诈行为一旦被发现,不仅带来行政处罚,引发大规模民事诉讼,还可能引发触犯刑事法律的风险。

转发此文至微博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jjun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0041
精华: 2
发帖: 131
在线时间: 159(时)
注册时间: 2010-01-06
最后登录: 2010-11-08
25楼  发表于: 2010-06-22   
2010-尊敬的刘新华主席:您好!证券时报近日获悉,证监会或将对暂停上市的ST(特别处理)类上市公司恢复上市资格进行严审,退市后重新上市甚至有可能采用等同于A股IPO的标准。如此说来对于代办转让市场及三板57只退市股今后可能的重组必将带来更大困难!近日来三板暴跌也与此有关!三板今后重组会更加渺茫交易必将死水一潭!分管证券业协会经济利益同时必将受到重创!,领导:目前退市到三板就象强制剥夺了企业的重组权力,扭曲了重组的市场行为。由此产生了,很多比退市股还差的股票,问题更严重和股票,因为没有到三板交易,在06、07.08年的股改中,都重组了复牌了,而退市到三板的股票有的尽管质地不算差,却造成了10年退市股没有重组的怪现象,同时也给主管三板证券业协会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强制退市目的就是警示所有公司,希望所有公司能有业绩对得起投资者.对得起政府。我们做干部的都能上能下,做人还可回头是岸!更何况是企业!而且关键问题是绝大多退市股是证券初期在为国企扶贫解困服务的方针政策下,股市成了圈钱的工具,计划审批制下的许多上市公司,通过包装后将劣质资产的市场成本不断转嫁给公众股中东,市场成本不断高企,当初依靠造假上市的公司圈完钱后,又遭到大股东的掏空,持续经营困难,直至退市,甚至还有因为当时分管省长(已判刑)以权谋私.虚假重组而退市个案。并不全是企业投资失误.股民投机,而更多是投资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回避风险,政策缺陷、监管缺位,血的代价和高昂成本由社会投资者被迫承担。虚假上市还被大股东担保.掏空的受害者,如同地震灾民一样是股民是无辜也存在因此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在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每年有百只股票退市也有几十个股票回主板.港股也能仙股借壳.......我们发展到今天完全应该建立绿色转板通道,公司也能上能下形成良好激励机制.目前退市股的确受到不公的对待,产生了很多问题。引起一百万多股民的不满,引发了三板股多次的上访。许多投资者已近古稀之年!三板退市股的问题一直悬而不解决与我们提倡创建和谐社会相违背。我们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前无古人的道路..也正是英明的小平同志倡导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道路才迎来伟大祖国的春天!我们股市也要根据国情.不能全听个别海龟派照搬国外.更多考虑安定团结和谐社会,千万不要在和谐的社会中人为去树立仇视社会的群体,最近几起幼儿园血案发人深省,影响恶劣!全社会一定要杜绝!我们是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退市只能造成更多国资流失!连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在次贷危机也开创先例救私人公司.雷慢兄弟.花旗.通用等........老三板历史遗留问题的退市股不同于将来的创业板退市股(正规上市.私有为主},它还背负着大股东占用资金包袱,未经清欠解保,制度性的股权结构问题未经股改消除,这一问题不可以回避,必须用锦涛同志科学发展观,“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专项解决!就连成年人还有成人高考更何况是历史遗留问题缠身老公司,只要是国有控股的证监会.地方政府,分管领导证券业协会都有义务尽力推进恢复其上市!对于尽过力没有希望重整的公司当然也可淡出三板市场!相信大家也会理解!我们的有关领导们千万不要被个别"海龟间谍"的价值观利用!领导们去了解一下情况,我们所谓绩优大盘蓝筹不能上涨,最大原因是香港H股制约.同股同权同酬打对折,大盘绩优不涨就说投机风盛真是愚昧.在国外成熟市场大盘蓝筹市盈率都很低,小盘题材股.垃圾股也并不低,我们是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事实上退市只能造成更多国资流失! 更多不稳定因素!重组可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持国资保值,得到是广大股民都说社会主义制度好!有优越性.安全性!*****得民心!但是对于搞虚假重组变脸公司就要毫不留情,坚决打击!如果退市股复牌按IPO执行该政策出台必将产生严重后果!请领导们明鉴!  此致!敬礼!百万深重灾难的股民磕谢!!     06-22
jjun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0041
精华: 2
发帖: 131
在线时间: 159(时)
注册时间: 2010-01-06
最后登录: 2010-11-08
26楼  发表于: 2010-06-25   
大家积极参加给证监会网站给主席写信如实反映gzly@csrc.gov.cn
tttr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7004
精华: 8
发帖: 1038
在线时间: 545(时)
注册时间: 2007-07-31
最后登录: 2013-11-22
27楼  发表于: 2010-07-04   
66021068        十进宫重组三板群
cwc123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6519
精华: 0
发帖: 158
在线时间: 168(时)
注册时间: 2009-04-25
最后登录: 2012-06-27
28楼  发表于: 2010-10-13   
  
cwc123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6519
精华: 0
发帖: 158
在线时间: 168(时)
注册时间: 2009-04-25
最后登录: 2012-06-27
29楼  发表于: 2010-10-13   
xx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