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谁在控盘中国股市
多头散户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2521
精华: 34
发帖: 1942
在线时间: 11(时)
注册时间: 2007-04-20
最后登录: 2009-07-29
楼主  发表于: 2007-06-11   

谁在控盘中国股市

谁在控盘中国股市 [zt]


2007年06月11日 15:32:09 中财网

  提要:近期有一种言论甚嚣尘上,即目前市场的涨跌几乎都是由外资决定的,市场暴跌是由于外资在砸盘,市场企稳是因为管理层害怕外资抄底所以进行的护盘,外资几乎控盘中国股市的走向。真相是这样的吗?
  近期有一种言论甚嚣尘上,即目前市场的涨跌几乎都是由外资决定的,市场暴跌是由于外资在砸盘,市场企稳是因为管理层害怕外资抄底所以进行的护盘,外资几乎控盘中国股市的走向。真相是这样的吗?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查找这一论调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探寻究竟是谁在控盘中国股市。
  一,外资有控盘的心无控盘的力
  外资目前有能力控盘中国股市吗?
  从资金总量上分析,目前我国股市的主要机构群体中,外资通过QFII入市仅有100亿美元规模,而新增的200亿额度还没有入市,这部分资金总量合计也不过800亿人民币市值。和两市总市值相比简直这种资金量不堪一提,而和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动辄几千上万亿的总资金量比,也只能是个零头。
  资金规模来看,外资显然不会成为影响中国股市的主要资金力量。虽然外资也存在为自身利益,通过各种方式来影响大盘走势的动机,但其根本不具备决定市场走势能力。
  所以,目前外资有控盘中国股市的心而无控盘的力。
  二,将外资推到聚光灯下只是掩护主力行为的一个幌子?
  我们可以看到,今年以来题材股一直是市场的主热点,是推动股市猛牛走势的主力军,也是直接导致市场出现短期暴跌的罪魁。从这一点可以初步判定,炒作题材股的资金是阶段性决定市场运行的主力资金。
  所以,导致前期市场出现暴跌走势的主要资金力量也应该是这笔资金。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外资砸盘这样的论调呢?我们认为,股市本来就是一个机构和机构之间,机构和散户之间的博弈场所。而在博弈的过程中,自然充满了尔虞我诈。外资砸盘的事实为虚,但是抛出这样的论调,显然可以干扰投资者视线,改变市场心态。
  三,是什么样性质的资金在阶段性操控中国股市?
  首先,不可能是散户资金。至今看来,虽然散户数量众多,但是还没有哪一次行情是能够由散沙一盘的散户来决定的;其次,这也不可能是公募基金,对蓝筹股情有独钟的公募基金们显然不会去主导题材股的炒作,而其不能购买ST股的限制也让其根本不可能去参与这部分个股的炒作。那么,会是私募基金吗?似乎也不是,因为今年初私募的保守态度是难以掀起如此大波澜的。
  如果不是以上机构,那么会是什么样性质的资金掀起题材股波澜的呢?我们看到,这种主力资金具备以下的几个特征:
  1,对政策具有阶段性的影响力
  这种资金对题材股的操纵力度十分强,在前期政策对投机行为打压十分坚决的情况下,其竟然能逆政策而上推动题材股行情,好像根本不受政策影响(而中国股市受政策措施影响是相当明显的)。我们可以做这样的一个推断,不是政策的打压力度不强,而是这种主力资金凭借自身的影响干扰和推迟了部分严厉的政策措施出台,为自身操作准备好足够的周旋空间。
  所以,虽然这种资金不能最终改变政策的方向,但是却能够阶段性影响和干扰政策轨迹。
  2,能四两拨千斤的推动市场
  从资金规模来看,目前两市机构群体中,公募基金的资金规模可能难以有机构出其右,而扣除散户资金、私募基金和社保资金以及QFII等,其余的机构资金规模不可能太大。也就是说,这种机构资金的规模不会是最大的(但是也应该不会太小,否则难以掀起题材股波澜)。
  但从影响力来说,它能够至少阶段性决定市场的走势。也就是说,其具备资金规模不大但却能四两拨千斤推动市场的能力。而从07年的热点结构特征上,我们也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这一点。即吸纳大部分资金的蓝筹股纹丝未动,而相对较少资金即可推动的题材股却节节攀高。
  当然,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其对政策影响力带来的。
  3,影响市场心态的能力很强
  这一点我们只是推断和猜测,但这种资金确实具备这样的实力和动机。
  这里试举两例。如征收资本利得税的问题,如果管理层提高印花税,那么中期内推出资本利得税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这是非常明显的。但是由于媒体的热炒,利得税问题在前期给市场带来很大恐慌。
  再如近期有传言到,6月4日证监会一位人士在电话里告诉记者"我坚信3000点决不会破。决不能让外资言中,更不能让外资抄底,这已经不仅仅是股市的问题了",证监会官员能够就指数的点位保底吗?管理层会为区区800亿市值的外资而大费周章吗?
  其实以上两件事都比较好判断其真伪,但是通过媒体的放大,显然就会以假乱真的对市场心态造成影响,也干扰了大部分投资者的视线。这种对市场心态的超强影响会不会是这种资金在幕后所为呢?
  而市场上喧嚣的外资砸盘论,恐怕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掩护其真正意图的。
  四,这可能是一种最核心的利益同盟
  我们认为,很难完全严格界定这种资金的性质,甚至其中会有部分以券商(如炒作延边公路这支题材股的广发资金)、私募和公募形式存在,但是我们几乎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最核心的利益结盟。其对政策具备很大的阶段性影响力,对市场心态具备很强的干扰力以获得其最大博弈利益,能够最前瞻的把握市场并在关键处下手,四两拨千斤的推动市场运行。
  这种资金控制市场的能力在目前的中国股市显然是无人能比的,这才是目前阶段真正"控盘"中国股市的主力资金,而外资只不过是其推到前台的掩饰而已。
  
  广州万隆
同心十载痴情盼 ,守得云开见月明
多头散户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2521
精华: 34
发帖: 1942
在线时间: 11(时)
注册时间: 2007-04-20
最后登录: 2009-07-29
沙发  发表于: 2007-06-11   
——外资通过QFII入市仅有100亿美元规模,而新增的200亿额度还没有入市,这部分资金总量合计也不过800亿人民币市值。。。所以,目前外资有控盘中国股市的心而无控盘的力。

——很难完全严格界定这种资金的性质,甚至其中会有部分以券商(如炒作延边公路这支题材股的广发资金)、私募和公募形式存在,但是我们几乎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最核心的利益结盟。。。这种资金控制市场的能力在目前的中国股市显然是无人能比的,这才是目前阶段真正"控盘"中国股市的主力资金,而外资只不过是其推到前台的掩饰而已。
同心十载痴情盼 ,守得云开见月明
happyllama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542
精华: 3
发帖: 1697
在线时间: 1257(时)
注册时间: 2007-04-02
最后登录: 2011-05-16
板凳  发表于: 2007-06-11   
ZF亲自做庄,人所共知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地板  发表于: 2007-06-11   
请看以下报导,这份新闻报导选择的时间是紧接着5月30日的财政部半夜鸡叫调正印花税后,引发了次日股市大暴跌,给股市雪上加霜。记者报导了证监会一名有姓有名的官员在纽约讲话,事后证监会对此重大消息没有辟谣,说明证监会里确有胡冰其人,胡冰也确有类似讲话。一个中层官员在纽约作一般考察交流中发言并不算什么,也不可能安排或引起国内记者尾随海外跟踪采访报导,一定是有人将胡冰的讲话意思,甚至可能重新编辑一个讲话,安排一个非主流媒体记者撰文择机发稿,以配合“调控股市”。那么“这个人”是谁?只能是“谁”?

-----------------------------------------

证监会官员胡冰:中国最终会开征资本利得税
[日期:2007-06-03]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肖莉   [字体:大 中 小]



作者:肖莉



  资本利得税“狼来了”的恐慌始终未散。早报记者获悉,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部副主任胡冰周四在纽约参加一会议时表示,他认为中国最终会开征资本利得税,从而部分减轻低收入居民在此方面的负担。


  印花税引发的市场暴跌恐慌犹存,证监会官员又发出终将推出资本利得税的声音,这一消息混杂着取消利息税的传闻,致使中国股市在昨日午盘后再次陷入恐慌性杀跌。


  但昨日国家税务总局以及财政部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有关近期将征收资本利得税的消息纯属谣传,没有根据。


  面对资本利得税是否推出及对市场可能的影响,学者和市场人士看法也出现明显分歧。某基金公司投资部人士和学者华生都认为目前不是讨论资本利得税的时机,而学者哈继铭则认为应逐步推出资本利得税,对过热的市场进行调控。


  开征言论又起


  据报道,在纽约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当被问及中国政府是否会引入资本利得税时,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部副主任胡冰表示,他认为中国最终会开征资本利得税,并会部分减轻低收入居民在此方面的负担。


  胡冰表示,由于未开征资本利得税,现阶段的市场状况实际是加大了收入差距,因为较富有的投资者能获得更好的信息渠道,从市场获得更多收益。但他同时表示,引入资本利得税是一个长期过程,因为这是个将取决于市场发展状况的重大问题。


  受此利空消息影响,沪市综指昨日午盘一度下跌逾3%,最终报收于4000.74点,跌近109点,跌幅达2.65%。本次大跌,距上次股市暴跌仅两天。


  不过,国家税务总局以及财政部官员昨日接受采访时已对近期征收资本利得税予以否认,称市场传言是没有根据的。


  但这一否认并不能安抚股民的恐慌情绪。因为稍早前,财政部对印花税辟谣后仅三个工作日,便宣布推出印花税,“出人意料”的举动已导致国内市场暴跌。5月 30日,由于中国财政部于当日凌晨宣布,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的0.1%上调为0.3%,沪综指当日收盘重挫逾 6%,当天近千只股票跌停。


  专家意见分歧严重


  对资本利得税是否应推出及推出后的效果,学者之间、学者与市场人士之间争议很大。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是资本利得税政策的赞成者。他认为,资本利得税对市场的影响,关键看征收多少,可以按循序渐进的方式推出,开始推5%至10%,逐步推进至20%。


  哈继铭称,目前国内市场对股价上涨预期都很高,超过合理范围,资本利得税推出有利于市场稳健发展。对于何为合理的上涨,哈继铭认为应该与利润增速基本一致,“国内上市公司每年的利润增长大约是30%至40%。”哈继铭说道。


  而对于资本利得税对市场的可能影响,哈继铭称如果税率不高,则影响有限,甚至可能比印花税的影响小。哈继铭称,台湾增加资本利得税引发市场暴跌只是个案,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印度在内的很多国家,并没有因为资本利得税的征收而发生股市暴跌,而只是放缓了增速。


  然而,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对征收资本利得税持反对态度。华生分析认为,对于中国,资本利得税完全是一项新税种,应该从长计议,综合规划。


  华生表示,他不赞成根据股市短期表现推出这一全新税种,对于资本利得税推出的利弊,目前国内学者之间有着不同看法,而实践上,也有些国家没有资本利得税,还有些国家推出后又取消了。资本利得税是否符合国情,还有待论证。


  中国股市经历了四年熊市,两年牛市,征收资本利得税要把投资者若干年的损失计算入内(按照国外经验,征收时间要计算5年的收益),“这个工作量非常繁重艰巨,有些甚至难以计算。”华生说。


  他还称,现在不是讨论资本利得税的时机,资本利得税也不是解决资本市场过快上涨的方式,市场应该由供需来调节,市场过热可以通过增加供给来调控。


  “资本利得税一旦推出,在牛市要收,熊市也要存在,不可能熊市就取消了。因此,对一项长期政策的推出,需要多方考虑。”华生说道。某基金公司负责投资的副总经理也反对用征收资本利得税的激烈方式调控市场。“台湾就是一面镜子,资本利得税推出初期,股市肯定暴跌,股市调控,没必要用资本利得税。”


  “各项税种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不能为了股指涨跌临时推出某一税制,股指爆跌也不利于市场稳定发展。“该基金公司副总表示。


  延伸新闻


  证监会官员胡冰:股市过热是“结构性问题”


  是否推出资本利得税,或许最终要取决于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对于资本市场目前的状况,证监会官员给出的结论是,股市过热是结构性问题。


  证监会市场监管部副主任胡冰表示,流动性过剩是造成中国股市过热的重要原因;他指出,通过非法渠道涌入的热钱进一步加剧这一问题的严重程度。他表示,解决流动性问题是一个长期工程,仅靠提高利率无法解决;因此结构性问题必须通过结构性举措来解决。


  “中国资本市场依然年轻,面临着深度和广度发展的黄金时机。”他说,大多数散户投资者依赖市场传闻与内幕消息进行投资决策,这导致了股市的投机性上涨。他称,中国政府正加大力度打击内幕交易;但这是新兴市场中的过渡性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4楼  发表于: 2007-06-11   
有人安排了东方早报的“肖莉 ” ,在非主流媒体上发表重磅“文章”,推波助澜。
控盘既要有资金与筹码实力,还要有控制市场舆论能力,更有影响监管决策之能力,这个人(当然非指个人)是谁?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