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控盘中国股市 [zt]
2007年06月11日 15:32:09 中财网
提要:近期有一种言论甚嚣尘上,即目前市场的涨跌几乎都是由外资决定的,市场暴跌是由于外资在砸盘,市场企稳是因为管理层害怕外资抄底所以进行的护盘,外资几乎控盘中国股市的走向。真相是这样的吗?
近期有一种言论甚嚣尘上,即目前市场的涨跌几乎都是由外资决定的,市场暴跌是由于外资在砸盘,市场企稳是因为管理层害怕外资抄底所以进行的护盘,外资几乎控盘中国股市的走向。真相是这样的吗?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查找这一论调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探寻究竟是谁在控盘中国股市。
一,外资有控盘的心无控盘的力
外资目前有能力控盘中国股市吗?
从资金总量上分析,目前我国股市的主要机构群体中,外资通过QFII入市仅有100亿美元规模,而新增的200亿额度还没有入市,这部分资金总量合计也不过800亿人民币市值。和两市总市值相比简直这种资金量不堪一提,而和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动辄几千上万亿的总资金量比,也只能是个零头。
资金规模来看,外资显然不会成为影响中国股市的主要资金力量。虽然外资也存在为自身利益,通过各种方式来影响大盘走势的动机,但其根本不具备决定市场走势能力。
所以,目前外资有控盘中国股市的心而无控盘的力。
二,将外资推到聚光灯下只是掩护主力行为的一个幌子?
我们可以看到,今年以来题材股一直是市场的主热点,是推动股市猛牛走势的主力军,也是直接导致市场出现短期暴跌的罪魁。从这一点可以初步判定,炒作题材股的资金是阶段性决定市场运行的主力资金。
所以,导致前期市场出现暴跌走势的主要资金力量也应该是这笔资金。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外资砸盘这样的论调呢?我们认为,股市本来就是一个机构和机构之间,机构和散户之间的博弈场所。而在博弈的过程中,自然充满了尔虞我诈。外资砸盘的事实为虚,但是抛出这样的论调,显然可以干扰投资者视线,改变市场心态。
三,是什么样性质的资金在阶段性操控中国股市?
首先,不可能是散户资金。至今看来,虽然散户数量众多,但是还没有哪一次行情是能够由散沙一盘的散户来决定的;其次,这也不可能是公募基金,对蓝筹股情有独钟的公募基金们显然不会去主导题材股的炒作,而其不能购买ST股的限制也让其根本不可能去参与这部分个股的炒作。那么,会是私募基金吗?似乎也不是,因为今年初私募的保守态度是难以掀起如此大波澜的。
如果不是以上机构,那么会是什么样性质的资金掀起题材股波澜的呢?我们看到,这种主力资金具备以下的几个特征:
1,对政策具有阶段性的影响力
这种资金对题材股的操纵力度十分强,在前期政策对投机行为打压十分坚决的情况下,其竟然能逆政策而上推动题材股行情,好像根本不受政策影响(而中国股市受政策措施影响是相当明显的)。我们可以做这样的一个推断,不是政策的打压力度不强,而是这种主力资金凭借自身的影响干扰和推迟了部分严厉的政策措施出台,为自身操作准备好足够的周旋空间。
所以,虽然这种资金不能最终改变政策的方向,但是却能够阶段性影响和干扰政策轨迹。
2,能四两拨千斤的推动市场
从资金规模来看,目前两市机构群体中,公募基金的资金规模可能难以有机构出其右,而扣除散户资金、私募基金和社保资金以及QFII等,其余的机构资金规模不可能太大。也就是说,这种机构资金的规模不会是最大的(但是也应该不会太小,否则难以掀起题材股波澜)。
但从影响力来说,它能够至少阶段性决定市场的走势。也就是说,其具备资金规模不大但却能四两拨千斤推动市场的能力。而从07年的热点结构特征上,我们也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这一点。即吸纳大部分资金的蓝筹股纹丝未动,而相对较少资金即可推动的题材股却节节攀高。
当然,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其对政策影响力带来的。
3,影响市场心态的能力很强
这一点我们只是推断和猜测,但这种资金确实具备这样的实力和动机。
这里试举两例。如征收资本利得税的问题,如果管理层提高印花税,那么中期内推出资本利得税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这是非常明显的。但是由于媒体的热炒,利得税问题在前期给市场带来很大恐慌。
再如近期有传言到,6月4日证监会一位人士在电话里告诉记者"我坚信3000点决不会破。决不能让外资言中,更不能让外资抄底,这已经不仅仅是股市的问题了",证监会官员能够就指数的点位保底吗?管理层会为区区800亿市值的外资而大费周章吗?
其实以上两件事都比较好判断其真伪,但是通过媒体的放大,显然就会以假乱真的对市场心态造成影响,也干扰了大部分投资者的视线。这种对市场心态的超强影响会不会是这种资金在幕后所为呢?
而市场上喧嚣的外资砸盘论,恐怕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掩护其真正意图的。
四,这可能是一种最核心的利益同盟
我们认为,很难完全严格界定这种资金的性质,甚至其中会有部分以券商(如炒作延边公路这支题材股的广发资金)、私募和公募形式存在,但是我们几乎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最核心的利益结盟。其对政策具备很大的阶段性影响力,对市场心态具备很强的干扰力以获得其最大博弈利益,能够最前瞻的把握市场并在关键处下手,四两拨千斤的推动市场运行。
这种资金控制市场的能力在目前的中国股市显然是无人能比的,这才是目前阶段真正"控盘"中国股市的主力资金,而外资只不过是其推到前台的掩饰而已。
广州万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