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fan /2007-06-11 22:27
担保怪圈难倒深石化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4月02日 08:39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蓝姝深圳报道
偿债
近日,华润石油有限公司一纸诉状将深石化告上法庭。华润石油声称,1998年深石化因采购生产原料与华润石油有限公司发生了一笔货物买卖,华润石油几次讨还未果,只有将
深石化告上法庭,并要求法院强制执行。3月14日,深石化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发布公告称,“鉴于本公司与华润石油有限公司的货物买卖纠纷案(标的为美元1011万加人民币167万元)中,本公司已无力以现金偿付对华润石油有限公司所负之债务,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查封了本公司持有的深圳石化丽星丰达塑料有限公司70%的股权,并多次拟予以强制执行。”
深石化为了偿债不得不变卖子公司丽星丰达塑料有限公司70%的股权,并以不低于2229万元变卖给深圳市深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但所得收入也仅仅只能偿还华润石油这笔欠款的一部分。
深石化董秘蔡建平告诉记者:“深石化的流动负债高达17亿,正在进行和已经开庭的官司多达近20宗,大多是债权人提起的债务或连带担保责任诉讼。而这次与华润纠纷中被迫转让的丽星丰达塑料有限公司是深石化目前的主要盈利部分,深石化总资产只有9个亿,债务权益一相抵,已经是严重资不抵债。”
业内人士认为,深石化变卖目前可以给公司带来盈利的丽星丰达塑料有限公司之后,深石化的经营状况将更为困难。但更让深石化高层担心的是随着这笔债务支付的完成,深石化与本地公司多年形成的相互担保资金链将面临断裂的可能,更大的担保偿还支付还在后面。
身陷担保结
据深石化公开资料统计,截至2001年6月30日,深石化共计有10.93亿元逾期对外担保,占该公司2000年末净资产的192%,与深石化有着担保关系或者互保关系的均是在深圳的本地公司,其中上市公司多达十家:中科健、海王生物、深宝安、莱英达、达声、金田、中浩、飞亚达、深特力、深深房。可见,深石化已经陷入一个深圳当地错综复杂的担保结中。
蔡建平本人对此认为:“其实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哪个公司都需要银行贷款,而银行又基于风险控制往往要求提供担保,于是大家就互相帮助。我们基本上都是互相担保的,早些年银行还认可中浩、金田的担保资格的时候,它们也为我们的贷款做出过担保。”建设银行深圳分行一位从事信贷工作的人员回忆说当年银行为了鼓励企业贷款,要求企业提供担保“只是一个贷款要履行的手续问题”。
与此同时,深石化在银行十几亿贷款中,每笔也都有着相应的担保。“现在中浩、金田出了问题,银行来找我们担保人,查封我们的资产……(深石化为已退市公司深中浩所做的9000多万担保目前银行已经查封其200多万元固定资产),如果我们出了问题,肯定也会有别的公司跟着受累,大家都逃不了,这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漩涡。”
蔡建平告诉记者,在担保问题上,深石化有着老国企和上市公司双重身份,在两套截然不同的体制夹缝里彷徨。深石化作为上市公司,在上市公司管理办法里明确规定:上市公司不能为关联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给深石化制定出的规矩却是:不能为没有产权关系的企业做担保。蔡建平说:“两个规定深石化都要听。于是又有一系列担保是为深圳石化集团的下属子公司们进行的担保:深圳石化集团、深圳石化油库有限公司、深圳石化石油有限公司、深圳石化化纤有限公司……随着这些公司经营状况不佳,银行们纷纷到深石化要钱。”深石化高层担心的是今后再从银行贷款已经相当困难,深石化的后续运转资金变成了一个致命的难题。
大股东自身难保
作为深石化大股东的深圳石化集团目前大股东对深石化就有13.05亿元欠款,其中帐龄为一年以上的有10.81亿元。
如果大股东还上这笔钱,深石化能走出困境吗?蔡建平说:“他们若真能还清我们钱的话,那他们同样也会是资不抵债。”实际上从深石化12月31日的公告中对大股东的体恤之词已经可见大股东现状也不好,深圳大部分银行都不同意将深石化在银行的借款转为石化集团的借款。一位银行人士告诉记者:“深圳石化集团这几年经营得并不好。”实际上,深圳石化集团也无力拿出优质资产再注入上市公司,因为自身资金周转困难,欠深石化的现金在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归还。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深圳石化集团曾经对深石化进行过内部“战略性”重组,为了对深石化进行自救。这个重组的本意是剥离深石化的不良资产,让其轻装上阵,但是结果却因为深圳石化集团并没有优质资产注入到深石化而告终。大股东所欠深石化的债务也就是在不断的资产置换中形成的。
前路茫茫
知情人士说,目前深石化的业务已经萎缩到只靠旗下的化纤公司与塑胶公司做一些化纤加工品来维持生计,日常的生产经营只是一种勉强维持状态。
深石化一位老员工回忆说:公司经营最好的时候,我们每股业绩达到1元多,拆细后还有0.5元多,那时我们的业务链也很广:房地产、加油站、化纤加工、贸易,光一艘油轮一天就要消耗3万美元,都做得红红火火。”现在,原来做得还算不错的房地产、贸易这两块业务面临着:房地产是既没有存量的地又没有后续资金补充;随着国家进出口自营权的放开,原来为深石化的整体赢利做过相当贡献的贸易这一块也面临困境。这两块资产由深圳石化集团买回去,本来是想经过一番运营后希望能变身成为优质资产的,无奈美梦总是成空,而原来的加油站、油库、油轮也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转让给上市公司广聚能源(000096)。继续保留下来是一块更难啃的鸡肋,随着国家对中石化、中石油等特大型旗舰的扶持,深石化很难喝上“好汤”。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石化行业的变化。近几年石油价格的上升对于从事石油加工企业的深石化来说,成本无疑加大,收益变小。另一方面,全面撒网并为重点开发,主营不明确。
期间,深石化也曾积极谋求过行业转型,以寻求自身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个转型就是当时炙手可热的生物制药——抗生素类药(IPO),但生物制药无论从产品周期还是资金投入来说,都不是一个短期可以看到效益的产业。证券分析员认为,从其产品研发到临床试验再到拿到国家药管局的批文,中间有着相当漫长的道路。没有任何优势的深石化两年来至今也没有开发研制出成熟的产品,但市场变化却让他们吃惊不已:(他们正在进行的)市场价已经大幅度跳水,而他们的产品还没有走向市场,更别说带来什么利润与收入。
另一条可行之路是引入新的实力股东,但目前从深圳石化集团传出的消息是,集团公司还是准备自救,暂时并没有要转让手中股权的想法。
在今年年初,一份关于由深圳市政府出面加强重组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的提案让深圳本地股红遍了股市,但是深石化仍然没有传出欲重组的消息,深圳石化集团的态度是要看上面也就是深圳投资管理公司的意思办事情。
“引入新股东也要看深石化这个壳值多少钱,人家有没有兴趣来重组?还有我们的态度积极不积极。上层领导支不支持也是一个问题。”深石化内部的一名董事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