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股市估值高些外国人有何资格说三道四
2007年06月16日 07:15:37 中财网
近期大盘之所以能强势上涨,除了基本面利好不断之外,关键在于4000点上方估值合理并有强大的价值吸引。
人民币升值趋势下估值理应有溢价,这是中国股市独有的也是最具爆发力的题材。按国际市场经验,本币升值与股指上涨有1比10的放大效应。上世纪80年代日元升值70%,股指涨了19倍;新加坡元、韩元升值50%,股指涨了7-8倍。人民币至今仅升值6.7%,中国股市从1990年-2005年的价值中枢1500点涨到4000点,仅涨1.6倍,还早着呢。
在经济和上市公司业绩高增长下,股市可适当高估值。世界股市并没有统一的估值标准,因经济状况各异,股市的市盈率都不一样。更何况中国经济连续27年平均增长9.7%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股市即使估值高一些又触犯了哪一条王法呢?外国人有何资格说三道四?
股改、参股、注资、整体上市的外生成长性带来的估值标准超常规。这些举措使上市公司业绩得到了巨大的外延式成长性,从而使常规的、静态的估值标准失灵,其价值成长威力也是国际投行、QFII和海归经济学家难以想象的。
对2007年上半年和全年动态市盈率下降抱有理性预期。近年来广大投资者更注重动态市盈率,更注重上市公司的未来成长性。这是一种先进的投资理念。就以今年上半年最火爆的参股券商概念主流热点来说,虽然其静态市盈率很高,但由于今年券商行业的成长性大大地超过了所有行业,其2007年业绩可能增长几倍甚至十倍。参股券商概念股与2000年网络股的"市梦率"式的成长性截然不同,它是有实实在在的盈利可期的。虽然按静态市盈率看,4000点上方已无太大空间,但从动态市盈率看,目前股市遍地是金矿。
目前静态和动态平均市盈率均低于成熟股市水准。尽管5月中旬中国证券业协会和沪深交易所发布的《当前股市估值考察报告》称5月9日4000点时静态平均市盈率为36倍,并作出"估值偏高,有结构性泡沫,但无整体性泡沫"的结论。但国际投行、QFII、海归经济学家等坚持认为沪深股市估值大大高于境外股市16-20倍市盈率水准,泡沫严重,应下跌20-30%才合理。其实,沪深股市36倍市盈率是所有股票加权平均概念,而境外股市平均市盈率仅是30个样本股(美国)和36个样本股(香港)的市盈率,估值比较的标的物搞错了,结论自然也就错了。那么,境外股市所有股票的平均市盈率是多少呢?资料显示,2001年11月美国股市(9800点)的平均市盈率是46倍,日本股市是65倍,德国股市是49倍,英国股市是33倍。目前美国、日本股市已大幅上涨,其平均市盈率至少应相当于当年的水准,近期美国机构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称美国股市平均市盈率是43倍,美国纳斯达克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更是高达850倍。而中国股市5月9日4000点时的静态市盈率仅36倍,可见境外成熟股市的成长性比中国股市低得多,但平均市盈率比中国股市要高得多,泡沫要大得多。
为了防止市场估值比较被误导,建议今后停止用平均市盈率作为中国股市的估值标准,沪深交易所每天可公布上证50指数和深圳成份指数市盈率,以此与境外成熟股市市盈率作比较。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 李志林 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