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并没有蓝筹股,未来的蓝筹股是谁?
现在一家蓝筹股都没有。官方媒体不断吹捧的所谓蓝筹股,无非是国企大盘股而已,那些国企里面贪腐成风、员工工资福利偏高费用偏高,都是“大家拿”类型,一旦打破政策性垄断,这些国企将死得很难看,和那些ST并没有区别,甚至更惨:盘子太大重组不易壳价值低
那么深沪股市还有没有投资价值?回答是:有。
哈哈,这样说是不是很矛盾?既然连一家蓝筹股都没有,那还有个球投资价值?
是这样的:在全流通以前确实没有,但全流通以后不久的将来就有了。此轮上涨就是为了这个(预期),所以此轮上涨和以往任何一次不同,以前纯粹是投机,这次是投机加投资。
为什么全流通以后(不久的将来)就有了,这个问题我早就说过了,不再重复:
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3&ID=602654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关键的问题是:哪家会成为蓝筹股?一旦好运买进了未来的蓝筹股,那就中彩了,今后不知公司要扩大多少倍股价要翻多少倍呢
成为蓝筹股的条件:
1,全流通以后,国有股法人股卖光,公司由私人控股。如果你执迷不悟还指望着政府控股的企业能成为蓝筹股,那你就是永远的傻蛋,切记。
2,私人控股,也要看是哪个私人控了股。这个人或这个家族是不是有能力呢?是不是有诚信呢?是不是有耐心有长性,有长期控股这家公司并且不断做大的潜质呢?这些,才是最难考察最难鉴别的事情啊!其难度等同于伯乐相马。可是作为股民的你,你有伯乐的潜质吗?你认识那些马吗?恐怕你也只能是听媒体忽悠吧?一些“企业家”花钱在媒体上宣传他自己,你如果听信媒体你就会很危险。但是有一条咱可以排除,可以把大部分公司排除掉:大部分公司都会被原国企的董事长总经理部门经理们控股,他们抢先机啊,腐败是免不了的嘛。苏联也是这么一回事。这些个董事长总经理经理,原来就是组织部任命的“官”嘛。他们的职位是买来的,控股权是做弊得来的,他们能有什么真本事?在企业发展的长跑比赛中,他们基本上要被淘汰出局(卖掉股份回家抱孩子去)
3,大盘股还是小盘股?当然是首选小盘股。反正大盘小盘都是国企,都是一样地烂,那还不如选小盘股。小盘股一旦被某个千里马控股,那就成了蓝筹股,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可是如果是大盘股,就算是被千里马控股了,也潜力有限了,盘子已经太大了嘛,再想做大就不容易了。
综上3条,找蓝筹股种子选手,要在“小盘的、全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卖光的、原管理层不控股的”企业里去找,胜算就会非常地大。不要看不起ST,深沪股市现在基本上都是ST明白不,有的戴上ST帽子了,但大部分没戴。没戴帽不等于它就好,它本质上已经是ST
对于中行、工行、中石化、人寿、平安这些所谓蓝筹股,我一向不看好,一堆烂账、资不抵债,还有什么资格称为蓝筹股?ST还差不多。但是不排除短线炒做的机会是有。人寿平安一开盘上市就太高了,但中行工行还不算高。股指期货推出以后,大盘股会有用处
还有一个问题。最近传闻的证监会救市政策里有一条:加快重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我当时就纳闷了啊,你说这重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是证监会该管的事嘛!这明明是人家公司股东自己该操心的事,这关你证监会什么事啊?你证监会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却要插手,你算个什么东西!看看这些年你证监会都干了什么好事?如果是民主选举了,得先把你证监会选掉再说。什么是证监会该管的事?证监会该管的最大的一件事,最关键的一件事,就是查那些公司是不是弄假账了。这些年证监会管好这个事了吗?没有。请了个史美伦来,也没管好这个事。假账满天飞。证监会卡不住这个(披露假账),企业就会不务正业,市场投机炒做就不会冷却,蓝筹股也就无从诞生。出现蓝筹股的条件还要加上这条:证监会要保证公司不做假账,促使企业把心思用到“真实地提高业绩”这个正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