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杀猫帖】本人之行走系列~~~
轻风吹断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659
精华: 7
发帖: 1042
在线时间: 1(时)
注册时间: 2007-05-12
最后登录: 2009-03-22
楼主  发表于: 2007-09-22   

【杀猫帖】本人之行走系列~~~



呵呵,发YY BT类的帖子怕被板砖横砸,就发些本人拍的PP吧~~~


乌镇篇~






































































轻风吹断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659
精华: 7
发帖: 1042
在线时间: 1(时)
注册时间: 2007-05-12
最后登录: 2009-03-22
沙发  发表于: 2007-09-22   
乌镇篇之续
























======================

附本人玉照一张``
轻风吹断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659
精华: 7
发帖: 1042
在线时间: 1(时)
注册时间: 2007-05-12
最后登录: 2009-03-22
板凳  发表于: 2007-09-22   
杭州篇-----毕竟西湖六月中.











































轻风吹断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659
精华: 7
发帖: 1042
在线时间: 1(时)
注册时间: 2007-05-12
最后登录: 2009-03-22
地板  发表于: 2007-09-22   
黄山三日
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一路狂奔走了一趟,整了个腿脚抽筋回来,算是了了一个心愿.

听过一个段子,是这么说的:没去黄山想黄山,去了黄山怨黄山,再去黄山猪头三.看这个格式,应该是上海人想出来的吧.现在的年轻人平时多缺乏运动&锻炼,这一路下来小腿能不抖的实在不多.

徐霞客盛赞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已!”感觉未免有些夸张.黄山的松树真的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石头么--不免有些见仁见智了.云山雾海倒真是名不虚传.












































轻风吹断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659
精华: 7
发帖: 1042
在线时间: 1(时)
注册时间: 2007-05-12
最后登录: 2009-03-22
4楼  发表于: 2007-09-22   
七月西塘
写在前面的话:

六月底去了趟黄山,一路艰辛不再复述.

在黄山上邂逅了一个PLMM,啊.......就是她______





想不到一周以后,她竟然忽然兴之所致在如火七月江浙沪一周游.如此赤日炎炎似火烧的七月能出来游山玩水,让我辈景仰不已.

到浙江时正值周末,通宵的火车之后竟然还有精神出来玩,实在太强了.....

尽了回地主之谊.带她们去西塘走了趟.行程匆匆,浮光掠影罢了.

































[ 此贴被轻风吹断在2007-09-22 17:40重新编辑 ]
轻风吹断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659
精华: 7
发帖: 1042
在线时间: 1(时)
注册时间: 2007-05-12
最后登录: 2009-03-22
5楼  发表于: 2007-09-22   
亦诗亦画楠溪行
再发一套吧...晚饭时间到了~~~

=======================



南朝谢灵运,是我国山水诗的鼻祖,也是永嘉山水的发现者。

他出身东晋世家,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他性喜山水,与陶渊明同时代诗坛双壁。陶渊明看透官场的黑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解绶去职”;他呢,入宋降爵为侯,政治失意,“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 ,遍历诸县,动经旬朔。”公元422年秋,他到永嘉郡做太守,发现永嘉山水奇物幽美。一年中,他到处漫游,写下山水诗二十余首。

当时的永嘉,地处荒僻东夷。楠溪江草木蒙茸,在它的下游绿嶂山,也被葳蕤草木覆盖。
“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这是他的《登绿嶂山》中的诗名,可想象当时古树蔽日,浓翳遮天,在林间竟闹不清月出日落谁东谁西,辨不明方向。故他每次外出,往往“裹粮策杖”,有时还往往带着一班人马在前边砍伐开道。

永嘉山水因谢灵运的发现而名扬天下,而谢灵运又因永嘉山水孕育的诗情,奠定他山水诗鼻祖的地位。在谢灵运之后,陶弘景、徐陵、张又新、孟浩然、王维、陆游、朱彝尊等著名诗人,因谢灵运慕名永嘉山水接踵而至,他们或徜徉楠溪江口,或深入楠溪风景区腹地,吟咏不绝,留下无数珍贵诗篇,影响溪山文化。

苏轼云:“自言长官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落红不是无情物.



两岸青山相对出.




林坑位于永嘉县的边缘,是楠溪江上游的一个小村落,两边茂密的山林把它隐藏起来,因此一直养在楠溪江的深闺之中不为外人所知,建村700多年,村民以毛姓为主。林坑最初是因为香港凤凰卫视副台长,号称“中国航拍第一人”的赵群力,在此地不幸殉职而声名大振的,。然而林坑并非徒有虚名,它有楠溪江保存最完整的山地民居,所幸交通不便,那些造型玲珑剔透的木屋至今仍掩映在青山绿水中,古朴自然。依山而建的民居,错落有致,和谐统一。村中小桥流水人家,炊烟袅袅,白云时而缭绕,让人不知身处何处。

顺便说一下,这一路颠得把人五脏六腑都快震出来了。不过风景实在是绝美呢.



廊桥的由来是因为当地村落分散,为了让长途跋涉的路人在途中有个遮风避雨的所在,村民们就在相隔一定距离的路上修建起带屋顶的桥来。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小动物甚多。特别是狗,都懒懒的没一点脾气,见到陌生人连眼皮都懒得搭一下,更别说狂吠或者咬人了。公鸡们特勤快,好几次凌晨一点就开始满村乱叫了


















======================================


喜欢丽水街。

走在大大的鹅卵石的街上,一边是居民的住屋和店面,一边是清澈的丽水河,河水倒影着岩头村的景色。临河一边的廊街是随处可坐的长椅,靠在椅子上看丽水桥这边是一种风景,看另一头又是一种。

顺便说一下,是从边门进去的。省了门票.







很小很小的土地庙.




这水,总让人有一亲芳泽的想法.

买了两斤草莓,洗着就吃下去了.



野渡无人舟自横.

楠溪江行程至此结束,最后一天去了枫林助学..

若有兴趣请参看以下网址:

http://www.6nian.net/forum/dispbbs.asp?boardID=21&ID=6214&page=1
[ 此贴被轻风吹断在2007-09-22 17:51重新编辑 ]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