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的创新上市之路(有关09、55的个人想法)
我们具体分析一下09上市所要突破的障碍:
外因:创业板细则必须出台,2网企业有达到基本条件优先转板的权力。
内因:1、09已经2年不出报表,肯定违规,现在出了满足创业板的报表,审核能否过?老王心里没底,另外,泰和是传统产业,不属于鼓励上创业板的类型,能否尽快上,老王心里还是没底。
2、老王已经投入了许多,包括买1700万股的钱,还有置入的2块资产的钱,老王只占20%的股份,他根本就不想再往这个窟窿里填了,但不填他以前投入的钱即使不会付之东流,也不能保值增值。
3、泰和属于发展期,资金紧张,泰和这个大股东占用了属于09的钱,据我估计,应该在4500-6000万左右。泰和不想把这个事情现在公开而被清欠。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判断他处于矛盾中。所以,他采用“拖”字诀,宁可冒天下之大不韪,令众人唾骂而装聋作哑。我们站在老王立场上想,就可以体会到事情到这个地步的必然性。
能不能有个方案可以多赢?我以下的设想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补充完善。
首先,找一家主营业务属于鼓励上创业板的企业,地方*Z*F*、科技部都强力推动上市的企业。
我观察了半天,现在拿湖南亚大新材料公司来举例(这个公司详细情况请到400055分坛了解,属于冲创业板最好的公司)。
湖南亚大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680万元,400055国瓷占 55.04%的股权2576万股,股权转让价格为人民币9618.5万元(按照这个价格评估亚大净资产17475万元,3.734元/股)
第一步,老王用岳母(也可以是其他亲戚)的名义成立一个“多赢公司”,然后用占用09的6000万元投资亚大新材,亚大新材料变更股份为注册资本1亿元,股本结构变成如下:
变更前:亚大新材料:4680亿股本,17457元股东权益 3.734元/股
国瓷占 55.04 % 2576万股 权益9618.5万元
其它股东占 44.96 % 2104万股 权益7838.5万元
变更后:吸收6000万元多赢公司入股
亚大新材料:1亿股本,23475元股东权益 2.3475元/股
国瓷占 41% 4100万股 权益 9618.5万元
多赢公司占 25.56% 2556万股 权益 6000万元
其它股东占 33.44% 3344万股 权益 7856.5万元
第二步,新亚大被09广建吸收合并
我们假设09现在资产情况如下:
总股本:8496万股,泰和1704万股,每股评估后2.3475元净资产。
和亚大新材料组成新公司:广建亚大,股本结构如下:
广建亚大: 18496万注册资金
国瓷占 22.17% 4100万股 权益 9618.5万元
多赢公司占 13.82 % 2556万股 权益 5000万元
泰和占 9.21% 1704 万股 权益3830万元
其它股东占 54.8% 10136万股 权益 23794万元
在这一揽子方案出台前我们可以召开股东会,答应老王提出的如下条件:
1、 老王占用09的6000万可以暂缓清欠,等多赢公司、泰和公司股份可以流通时再偿还(创业板大、小非可能比主板要求低,1-2年解冻)
2、 泰和公司有优先购买回去“太阳桥市场”、“岳华公路”这2块资产的权力。
3、 三板股民从各个层面促成广建亚大上创业板,这关系到09、55两家公司流通股东的切身利益,也为其它公司趟出一条路子。
这绝对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1.对泰和公司:虽然明面变成了占9.21%的股东,但加上多赢公司所持股份,共占23.02%,
对新公司控制能力增强,股份从1704变成4260万股,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2.对国瓷公司:股东权益未变,股数从2576万股变成4100万股,广建亚大上市后55的净资产、每股收益明显增厚。国瓷明显的收益增加,较大的收益者。
3.对亚大新材料公司:因为有可“夹队”的优势,可更快的上创业板。并且流动资金明显增多,研发能力加强,公司后劲十足。
4.对其它股东:上市就是硬道理,何况没损失1分钱,也没无偿赠予大股东股份,100%欢迎。
5.对管理层:09若出了报表、达到创业板要求对他们也是难题:09已违规2年,这样的公司放过去有点说不过去,并且09的主营并不是国家鼓励上创业板的。若不通过,有害怕激起民FEN。真是左右为难。
现在好了,泰和成小股东了,09成了一个崭新的公司,并且新公司主营、行业非常适合上创业板。大家都有台阶下,审核通过皆大欢喜。
其实,现在的3板是有空子可钻的,若是主板公司,重组方案必须经过证监会批准,而3板公司他们明确表示不属于他们管辖,这就给了我们机会,只要股东大会通过到工商局变更即可。一家积极向上的新公司管理层是不会“否”的,只要我们自己努力,公司转板可其,管理层对3板的态度也是希望尽快达到条件,通过门槛即可获批,这比在外面等待排队上市的公司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