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买房加剧住房紧张
记者: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等部委上周公布的新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9%,涨幅比上月高0.7个百分点。在你们看来,眼下房价不断上涨的动力何在?
殷剑峰:房价上涨过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原因是流动性过剩和城市化大背景下商品房领域显著的供不应求。从供需角度看,目前中国每年新增的城镇家庭大概在600万-700万户,而同期新竣工的商品住宅只有300万-400万套,缺口很大。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将买房作为一种投资行为,也进一步加剧了住房的紧张。
沈明高:目前中国民众和企业缺少有效的投资途径。储蓄和购买国债回报都比较低,企业投资回报率高,但指望普通居民办企业不现实,买股票风险又太大。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不动产、买房就成为增加财富的重要渠道。钱都涌向房地产,房价自然上涨很快。
顾云昌:一定意义上讲,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也造成了投资性买房的增加。一部分人手中持有的财富越来越多,这部分财富进行投资、增值的要求也就越大。从总体上看,在目前房价上涨较快的情况下,投资房地产获利较多,所以尽管国家对投机性需求进行了遏制,但投资房产者依然有利可图。
低端房价市场政策缺位
记者:众所周知,针对高房价,*Z*F*已经出台大量的调控政策,但为什么效果并不明显?
顾云昌:地价在商品房的成本构成中占据很大成分。中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要守住18亿亩的红线,土地部门根据国家的宏观要求必然要对土地收管压减。一方面收紧土地,另一方面实行"招、拍、挂",必然造成地价上涨。
另外,*Z*F*出台的一些措施,从长期看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但短期看,对于目前住宅的供应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去年提出"90-70"的政策以后,开发商和*Z*F*都在观望、等待,一些项目差不多推迟审批半年甚至9个月;另一方面,在建立和谐社会和《物权法》实施的背景下,拆迁的难度加大,拖延了竣工的速度。这些都导致住房的供应有所滞缓,成为今年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殷剑峰:如今,地方*Z*F*是明确的唯一的土地创收主体,构成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种垄断性的土地创收问题不改变,土地的成本也就改变不了。从这一意义上看,仅仅靠一些简单的手段去抑制炒房,例如提高交易成本是起不到作用的,也是不明智的。
陈道富:事实上,目前住房是一个很特殊的商品,既是住宅,又是一个可以投资的商品。就投资品而言,完全按照市场的规则办就可以,但这对低收入者而言则是一种伤害。可以说,政策在低端市场里的相对缺位使得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整个市场的运行出现了很大的扭曲,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采取统一的政策,这对整体来说是对的,但是对局部都不是针对性的政策,所以就出现了房地产各种政策出来以后任何人都有意见。
房价还有多大上涨空间?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