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两网问题迟迟不得解决的真正原因
xi06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5
精华: 1
发帖: 81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1-25
最后登录: 2008-01-10
30楼  发表于: 2007-11-09   
多层次市场是目前中国股市的重中之重,不会太久了,快则下星期,慢则年底前,政策一定出台。
xi06
gly1816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6835
精华: 10
发帖: 288
在线时间: 5(时)
注册时间: 2007-07-11
最后登录: 2008-05-23
31楼  发表于: 2007-11-09   
两网股问题若它的诞生之时1992年算起,到今天已超过15个年头,它的前身是所谓的法人股交易。作为一种经济改革的一种尝试,两网法人股市场变成不伦不类的怪胎,最后夭折了。这是当时无数经济改革失败的例子之一。在当时这种时空背景下,也不见得有什么人要对这类经济改革尝试失败负责任。历史的遗留问题中比两网股问题大得多的都得到了解决,他们不会有颜面问题吗?何况两网股已这么多年,物是人非,找谁去承当责任,有谁的颜面放不下呢?所以我个人不是很认同“糊涂虫”的看法。
  楼主认为是ZJh是忙着抓住要问题,无暇顾及两网股。我认为ZJH并非人手不够,抓住要问题而放下两网股。两网股是整个三板问题的一部分,在2005年建立多层次的证券体系就要开展了,后来因一切都要为主板的股改让路(股改成功与否,这是关系到中国证券市场能否继续开展下去的头等大事)担心三版改革对主板有影响(其实是很小的,但当时是极其敏感的时期)三板的改革政策尝试就往后拖了。一直拖到今天,声响很大,雨却迟迟不见下来。当然楼主“*****炒股”也可能有另一种意思是ZJH不重视两网股问题。我想这是肯定的。两网股小散户加起来就区区几万人 比起退市股的数百万之众微不足道,而这几万得两网股民中绝大多数又是只会私下骂骂娘的那种人,
真正敢出来维护自己利益的少之又少。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是肯定的。因此我认为ZJH不重视两网股的问题,是它迟迟不能解决的原因之一。(不会是全部的原因)
希望我这是抛砖引玉,能有更多的高手加入讨论
tplmesheet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461
精华: 5
发帖: 1307
在线时间: 34(时)
注册时间: 2007-03-31
最后登录: 2009-11-02
32楼  发表于: 2007-11-10   
对*Z*F*来讲,解决两网其实是个小问题,他们想在合适的时候,在治理历史相关问题时一并考虑。
对三板股民来讲,两网是个大问题,他们想让*Z*F*早点考虑,单独考虑。
其实两种想法都不是太好;一个太过官僚,一个太过激进,麻烦的是彼此没有沟通点,谁向谁让步都不可能;
其实解决两网问题的方法并不难,思想的鸿沟才是最大的阻碍。
gly1816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6835
精华: 10
发帖: 288
在线时间: 5(时)
注册时间: 2007-07-11
最后登录: 2008-05-23
33楼  发表于: 2007-11-10   
引用
引用第32楼tplmesheet于2007-11-10 09:33发表的  :
对*Z*F*来讲,解决两网其实是个小问题,他们想在合适的时候,在治理历史相关问题时一并考虑。
对三板股民来讲,两网是个大问题,他们想让*Z*F*早点考虑,单独考虑。
其实两种想法都不是太好;一个太过官僚,一个太过激进,麻烦的是彼此没有沟通点,谁向谁让步都不可能;
其实解决两网问题的方法并不难,思想的鸿沟才是最大的阻碍。


我的某些想法与32楼很相似,对ZJH来说,两网股相对于退市简单多了。退市股牵涉的范围广,政策性很强.你想,被ST的烂公司有70%以上都能重组成功,上演乌鸡变凤凰的故事,只有很少一部分灾难深重的才会沦落到三版来。这种概率是很低的,而给于退市股的政策倾斜,会不会使更多的人去炒ST的烂股,这是ZJH要考虑的。而两网股是历史问题,仅有的8只股票处理起来对今天的牛市会有难处吗?
大家看看现在的600515ST一投,他的前身就是两网股中的东方实业。东方实业在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的时候,也是和05一样烂得一塌糊涂。但它比05股本小很多只有4600万股,有优势。在2000年11月就是按ZJH(2000)29号文件,给了一个壳,原东方实业的股票以4:1换股,第一投资借了东方实业的壳上市。这是ZJH实行29号文件的一个例子。为何今天“春风不度玉门关”,我想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就如tplmesheet朋友所说“他们想在合适的时候,在治理历史相关问题时一并考虑”
[ 此贴被gly1816在2007-11-11 00:22重新编辑 ]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