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份我在《我投三板的原因》一文中,提出了两个原因:一是账户合并后,带来的投资方式的改变,增加了投资的容易性,参与的人必定增加。二是转板制度的建立。这里就三板公司的投资价值和主板的ST公司壳资源做一些比较分析。
2005年到2007年股改的过程中,也是A股市场公司并购重组的繁荣期,我们先来看看为何这么多的公司会参与重组,收购壳公司上市。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公司本身的发展需要融资,特别是对很多民营企业,到银行融资难,资本市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二,资产证券化,套现需求。这从大量的房地产公司借壳上市可以看出来。我认为,这么多房产公司上市,其根本目的是在这个行业的暴利机会慢慢失去,国家政策调控越来越紧的时候,尽快把手中的资产变成股份,以便在以后减持。所以到今天证监会已经不鼓励这种行为了,因为这种行为不是资本市场发展的目的,只会给资本市场留下更多的击鼓传花的壳;三,壳资源的价格足够低,借壳方有利可图。在重组初期,对于国有股的转让,国家 规定是不低于净资产,大部分壳公司的净资产都是负的或者很低,这当然对很多民营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其实这也算是国有资产流失吧,只是流失的过程是在这些壳公司的这些年的经营过程中,净资产的不断下降。今天国家允许以不低于净资产转让,就是对这些旧帐的一笔勾销。从07年开始,国有股的转让开始要以股份市场价格为基础了,但今天,能重组的都已经重组了,不能重组的都剩下些骨头了,很难啃。四,股改给重组方提供了退出的机会。任何资本都是逐利的,不管VC,PE,还是参与重组的公司都是为了最终套现,而股改提供了完美的机会,甚至很多公司以股改不通过公司要退市相威胁,少付对价甚至不付对价,就廉价拿到了全流通的股份。
那08年的今天,还有这么好的机会等待着逐利资本去挖掘吗?我想,在主板市场已经没有了,君不见,越是ST,越是亏损,股价越高,又像是回到了知识越多越*f*d的年代,归根结底,是市场中的投资者的惯性思维,看到了重组后的ST浪莎涨了几十倍,以为这样的游戏还会重演。太天真了,重组方不是解放军啊,现在买壳要以市价作为基础,你越是把价格超高了,他买壳的成本越高,谁会做这个冤大头啊,而且现在的ST公司都是很多债务,很难重组,要能重组早就重组了,还留着你呢。
从对借壳方的目的和上面对主板借壳现象的分析,我们来看三板公司,首先,价格低的条件符合;第二,退出机制上,由于政策面的转板未明朗,这还不具备太大吸引力,但是×ST云大的上市应该给市场和重组方很大的想象空间了。第三,公司本身的基本面,即公司是否为一个净壳。这要分两网公司和退市公司来看,两网公司中,海国实是最好最干净的一个壳,万和以不到两毛钱一股的价格获得了这个壳,太划算了,我看好他,因为当政策明朗后,万和一定有动力让他转板,因为转板后,股价上升,万和的利润太高了。06也不错。06的问题是有内部职工股,转板的话有障碍。13也是这个问题。再来看退市公司,由于很多1日票没有近期资料分析,我只看3日和5日票,08,50已经完成债务重组,是最佳的壳,可惜06价格不低,50停牌了。18将是一个优质的壳,虽然未完成债务重组,但请大家仔细分析其资产负债表,你会发现如果*Z*F*推动的话,各债权人都是有积极性重组债务的。38也还可以,负债不多,还有两个楼在出租,土地使用权按新会计准则还是值不少钱的,没反映在报表中,只是最新的大股东不知道实力如何。
总之,三板的壳资源价值将逐渐显现。我建议大家逢低买入并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