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下本周忠言先生的股评,写的太好了,写出了我们小股民的心声:
网络日志
罕见股灾:谁之过?谁能救?怎么救? 2008-3-28 17:04:00
作者:东方博客 忠言 忠言 的个人首页 【大 中 小】
上证综指5个月跌45.2%(6124-3357),2个月跌39.2%(5522-3357),次新大盘蓝筹股出现“破发”潮,市场陷于恐慌绝望式杀跌。面对如此股灾,面对中国股市中出现的类似于前不久西独分子 “打、砸、抢、烧”般的疯狂行为,如若无人之境,管理层竟然一声不吭,毫无稳定股市的切实举措,这是18年中国股市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也是世界股市所罕见的。
中国股灾,究竟谁之过?管理层难辞其咎。
其一,这一两年违背科学发展观,盲目贪大求快,搞恶性扩容大跃进导致的恶果。正如1958年的大跃进导致随后经济三年大萧条、大困难一样,在2006年股市市值扩容150%基础上,2007年又扩容300%,使证券化率冲破了150%的国际警戒线,大大超过了美国、日本、欧洲的水准。工行、中石油一上市,就追求市值世界第一,过度开发,竭泽而渔,严重脱离了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股市的实际和资金供应量,终于遭到市场的报复,酿成现今的人为股灾。
其二,股改时,对极低成本的“小非”过于优惠,最终摧毁了整个市场的估值体系。如果说国有股因几十年对企业创立发展有功,并且不会轻易放弃控股权,向流通股东支付10送3对价尚可接受的话,那么股份制改造时以1元价格参股的法人股即“小非”,则完全应该按流通股东的高溢价按比例缩股,才能换取流通权。但它们也同样只支付10送3对价就可换取流通权,以致于1元成本的中信证券“小非”从100多元一路往下抛,1.45元成本的平安“小非”从70元一路往下抛,获取几十倍,上百倍的暴利,哪怕股指再低,它们也毫无顾忌地抛售,使市场尝到了持股成本极为悬殊的苦果。
此外,按股改规定,非流通股东一年流通5%,第二年流通10%,第三年全流通。照理,“小非”也应遵守这一规定,但事实上,由于多数“小非”持股不足5%,就钻了空子,误读为总股本的5%,便一次性抛完,并且众多不足5%的“小非”加在一起抛,冲击力大得惊人,不仅彻底摧毁了流通股的估值体系,也危害了尚未流通的“大非”即国有股的利益,更扰乱了投资者对股市的发展预期。这正是股改执行时的一大败笔,如今终于给市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其三,新股发行制度向利益集团的倾斜,双重侵害流通股东利益,造成市场严重失血。相对而言,以前新股向二级市场配售是最合理、最公正的办法。但是股改后,却改为一级市场凭资金申购。一方面:使对二级市场作出巨大贡献的投资者包括基金、券商等与新股中签无缘,另一方面,一级市场囤积三万亿巨资的利益集团不仅在网上能大量中签,还享有网下30%的配售权。于是,新股上市首日无不巨幅高举,牟取无风险暴利,而二级市场投资者只能在高位买入,2007年上市的新股首日买进者现已全部深度套牢,使二级市场的有限资金一批又一批被场外机构蚕食,存量资金大量流失,加剧了股市供求失衡。
其四,新股高发行价和高增发价不仅是二级市场泡沫源,而且是导致现今 “破发潮”的“元凶”。这些年,管理层为了让一批超大盘股多圈钱,放弃了原先新股发行价市盈率不得超过20倍市盈率的规定,改为市场化定价,并按市场价的九折来定增发价,以至于出现平安、中信银行以75倍市盈率发行,中国人寿和中国远洋以97.6倍和98.7倍市盈率发行的怪事,至于新股以三四十倍市盈率发行更比比皆是,遂使二级市场五六十倍市盈率成为常态,大股东动辄提出几百亿、一千多亿的增发方案。说穿了,新股“破发”潮以及53只股票破增发价,是恶意圈钱惹的祸。
中国股灾怎么救?正如重症急症病人靠自身机理难以调节、康复,需要医生抢救一样,目前的股灾靠市场已经难以自救,唯管理层出重拳、组合拳才能救。
1、可以推股指期货,但这只能向市场表明管理层的救市态度,减少振幅,暂时稳定股市,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股市的供求失衡和下跌趋势。
2、至少今年应让股市休养生息,消化扩容大跃进的后果,消化大小非流通压力。除创业板外,停止新股扩容,停止再融资,对确实急需资金的公司,批准其发企业债券,同时,要对今后再融资立规,比如,向谁融资,就由谁来投票表决。又如,再融资不得超过此前分红总额的两倍。再如,再融资方案推出后,若市值缩水,表明不受投资者欢迎,市值缩水多少,再融资额就减扣多少。要么大股东出巨资去维护股价,这样代价太大,还不如发企业债券。此项规定,来自于美国证监会制定的再融资条例。
3、对尚未流通的“小非”,严格遵循股改的原始规定,不论持股是否超过5%,均像“大非”一样,第一年只能抛5%,第二年只能抛10%,第三年才可全流通,以消除市场对“小非”集合抛售的恐惧。
4、降低印花税,最好改为单边征收。
5、世道极度低迷时,鼓励上市公司回购流通股,然后注销,按规定极限锁定。
6、组建不以盈利为目的平准基金入市,稳定股市,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操作提示
1、面对罕见股灾,管理层一再沉默,使市场对管理层干预的期望一再落空。周四195点的大暴跌,市场的信心已彻底崩溃。当晚,连许多坚定看好中国股市的“死多头”都绝望了,发誓如果周末管理层再无所作为,下周一将不惜成本的割肉离场,直至2010年全流通后再入市。事实证明,当大多数人都绝望的时候,往往是转机来临的时候。当市场上基金、机构、券商、上市公司、管理层、国家和广大投资者方方面面都没有利益的时候,这场游戏就玩不下去了,游戏规则必须改变。“希望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京剧《沙家浜》郭建光语)。
2、周四上午管理层突批两家基金表明管理层对3500点的在乎,当此利好失效,当天跌到3407点的时候,相信当晚管理层再也坐不住了,说是“不救市”,实际上为了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经济安全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只要是负责任的政府,不可能不救市。周五上午,网上终于挂出新华社副社长鲁炜 “共同缔造中国资本市场的千秋基业” 的文章,场内关于周末将救市利好的消息不胫而走,基金重仓股放量大涨,似应征了这种可能性。如果再次期望落空,那就是跌破3000点的问题了,中国股市将由“股灾”变成“崩盘”,后果不堪设想。
3、周末若有救市利好出台,投资者需精心研究:是像前期按部就班地发基金那样的一般利好,还是重大利好?是单个利好,还是组合式利好?是笼统的利好,还是紧密针对改善供求失衡的利好?是权宜之计的利好,还是标本兼治的利好?是走一步看一步式的试探性利好,还是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救市的利好?只有对这些问题有了透彻的理解、分析后,然后才能决定正确的操作对策。
人们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