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下本周忠言先生的股评,作为参考:
搁置未来利空 抓紧现实机遇
自6月12日—7月25日32个交易日,沪市始终在3000点下方运行,并创出8个月跌58.2%的历史纪录,众多基金、保险和投资者明明早就意识到这是大底部区域,为何还迟迟不敢下手,反而杀跌割肉呢?
主要原因是被一些预期中的未来利空所恐惧。例如,尽管从06年6月—08年6月大小非已解禁18%,实际减持了其中的29.67%,但人们仍然害怕尚未解禁和尚未减持的大小非随时会涌向市场;尽管6月大小非仅减持4.51亿股,但人们又害怕7月、8月减持数会增加;尽管证监会已推迟大盘股的发行上市,但人们却害怕已过会的20多只股票在奥运后集中发行上市;尽管6月CPI回落到7.1%,但人们从6月PPI8.8%推断7月、8月CPI会反弹;尽管7月既未加息也未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但人们担心8月底或9月货币政策将进一步从紧;尽管上半年中国经济形势比预期的要好,但人们更担心石油价格继续暴涨、美元继续贬值,以及美国“两房”危机会使下半年或明年中国经济受到严重伤害。这种将现实的利空无限放大、将预期中的未来利空现实化,便是典型的空头市场、空头思维特征。
我的看法则是:即便上述未来利空全部是真的,眼下面临奥运周期和管理层罕见力度的维稳政策基调,也应暂时搁置这些利空,抓紧现实机遇 ,打好中级反弹的战役。理由是:
1.国际油价8日内从147.60美元暴跌到124美元,美国财长强调强势美元美国国会众议院批准了“两房”危机拯救方案,从而减缓了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和输入性通胀加剧的压力。
2.外围股市大涨不息,使暴跌58%、经济增长超10%的中国股市成为全球最低估值、最具投资价值的股市。长达30多天的盘整,便显示市场对投资价值的认同。
3.官方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瞭望周刊一两个来集中火力发表股市全力维稳的文章;四大证券报更是一天一篇重要文章,中心是:“维稳压倒一切”,“A股正面临重要性转机”。效果是:大肆唱空的人少了,或暂时语调温和了,唱多的人则多了,连久不露面的“赌场论”的代表、有“吴市场”之称谓的著名经济学家也呼吁“现在政府应该救市”,可见股市的危机已危及国家金融安全、实体经济和社会稳定。
4.全国人大财经委提出:“出台新货币政策需避免金融市场大波动”,暗示央行8月底前不会加息和提高准备金率。
5.被市场视为最大利空的大小非减持,原本在3000点以下就缺乏兑现兴趣,再加上管理层作出了上市公司在中报披露之前大小非不得减持的规定,所以从现在到奥运结束,是大小非减持的真空期。
6.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前不久提出的四项股市维稳方针之一,便是“合理妥善安排融资节奏”,并将早已过会的中建、光大、南车等大盘股的发行上市推迟到奥运后,11月30日前不再审批再融资。这表明,由于新股和增发股大量破发,AH股价倒挂,致使中国股市的第一动能---融资动能受到了破坏,必须通过中级反弹来恢复。
7.被视为大盘生命线的20天线已站稳6天,30天线已站稳5天,属有效收复;各短、中期均线向上发散,呈多头排列;一个完整的“大头肩底”形态已展现在人们的眼帘中。即便从“双底”形态看,向上拓展的空间也十分可观,至少补3215—3312点缺口。
8.底部蓄势也相当充分。从4月21日—6月10日,在3000—3800点区域共成交3.45万亿,而从6月11日—7月25日,在2500—3000点区域共成交2.1万亿,流通市值已换手130%,3000点上方被套的60%筹码都“跳楼”“割肉”了。主力在底部收集筹码越多,拉升就越凶猛。3000点上方的“强阻力”实际上已松动了。
9经9个月的深幅调整,中国股市的估值已进入安全区域,平均市盈率23倍左右,沪深300的市盈率已降至20倍,不少优质公司的市盈率仅在10倍左右,资本市场估值与产业投资估值正在接轨。
10以QFII、游资在2600—2700点发动题材股、低价股为先导,基金2800—2900点开始觉醒、启动大蓝筹为后继,板块和个股轮涨为特征的股市奥运周期行情正呼之欲出。尽管仍将是震荡慢牛走势,但这也许是今年7个月来股市最大的一次“吃饭行情”。而机遇总是光顾事先作好准备的人,勤奋认真的人,具有耐心意志力的人,不人云亦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