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悲:08-04-23 08:39
格雷厄姆从一个童年丧父的不幸小孩,到26岁年纪轻轻时就成为一家证券经济公司的合伙人,可以说
是一位少年得志的天才。
1923年年初,格雷厄姆离开了纽伯格-亨德森-劳伯公司,决定自立门户。他成立了格雷厄姆投资公司
,资金规模为50万美元。格兰赫基金运作一年半,其投资回报率高达100%以上,远高于同期平均股价79%
的上涨幅度,但由于股东与格雷厄姆在分红方案上的意见分歧,1925年格兰赫基金最终不得不以解散而告
终。
1926年1月1日,32岁的格雷厄姆成立了一个新的小投资公司本杰明·格雷厄姆继续进行投资管理。
1926年~1928年间,格雷厄姆管理资金的年平均投资收益率为20.2%,远远高于同期道·琼斯工业指数的上涨速度。
由于格雷厄姆的业绩非常好,他的公司的资金规模也越来越大。三年以后,到了1929年年初,公司资
金规模已从最初的40万美元上升到250万美元,上涨了六倍多,大部分资金规模增长都是投资收益,而不
是客户额外投入的资金。这时格雷厄姆才35岁,他已然成了百万富翁。格雷厄姆踌躇满志,准备把公司做
得更大,赚更多的钱。
令他没想到的是,1929年9月起股市持续大跌,10月29日,星期二,道·琼斯指数单日跌幅达11.5%。
这是纽约交易所112年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这是历史上第一个“黑色星期二”。华尔街股市彻底崩
溃。道·琼斯指数于1921年从75点开始上升,1929年达到牛市最高峰381点,随后在“黑色星期二”之后
的几周之内就跌到了200点以下,并于1932年达到了最低点----41点。在大跌之前,只想赚更多钱的格雷
厄姆,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但没有及时撤离,反而逆市操作,结果越陷越深,最终濒临破产。在
1929年1月,格雷厄姆的投资公司自豪地拥有250万美元的资金规模,但在1929年~1932年间(经济复苏之
前),公司损失了70%。到了1932年年末只剩250万美元的22%的钱了。
许多客户开始全部或部分地抽回了本金。鲍勃·马罗尼就是其中之一,他要用这笔资金偿还其他债务。当鲍勃发现自己百万美元以上的投资几乎全部亏损时,这位意志坚强的爱尔兰人也不禁泪流满面。客户们基本上把钱都撤光了,格雷厄姆没钱可管,公司濒临破产,看来只能关门了。这个时候,多亏了格雷厄姆的合伙人纽曼的老岳父艾里斯·雷斯,他看到,这两个年轻人打拼得不容易,于是决定支援他们,他从口袋里掏了5万美元,给这两个年轻人来管理,这样公司才免于破产。
在1929年股市崩盘之后,很多股灾之前自以为很富有的人,突然发现自己快破产了,一个又一个投机
失败者从证券公司的窗口跳楼自杀。股灾之前,格雷厄姆是百万富翁。股灾之后,格雷厄姆成了穷光蛋。
1928年的大牛市,格雷厄姆税前收入超过60万美元,绝对是一个百万富翁。格雷厄姆过着有钱人的奢华生
活,开着豪华的汽车,住着豪华的洋房。
1929年年初的大牛市顶峰,格雷厄姆在81街和中央公园西边一幢金碧辉煌的30层公寓大厦里,租了18
和19层两层复式的公寓套房,外加阳台。这两套房子共有10个房间,他自己都弄不清到底有几个浴室,靠
近顶层的地方还有几个女仆的房间。房租每年高达1.1万美元,租期长达10年。开始时他雇了好几个佣人
,其中一个是男管家,兼做他的个人男仆。他的男仆的职责之一是每天给他按摩一次。但股灾之后,几乎
破产的格雷厄姆只好削减庞大的家庭开支,退掉了豪华的公寓,辞退了所有的仆人。他对自己变得特别抠
门。原来他开着豪华汽车上班,股灾后他只坐公交车,甚至有时为了省几个小钱,宁愿多走两站路。在大
牛市他大赚、大富大贵时,格雷厄姆还给母亲买了辆豪华汽车,专门雇了一名司机来开车。
股灾大亏之后,格雷厄姆不得不卖掉了给母亲买的汽车,辞退了给母亲雇的司机。他告诉母亲:没有
汽车和司机,也能活下去。
但是格雷厄姆自己却差一点活不下去了。富人和穷人是个相对的概念----纽约的穷光蛋可能是非洲的
富翁。而且对几乎所有人而言,当他失去五分之四的财富后,不管他还剩下多少钱,他都会认为这是一场
灾难。格雷厄姆说:这么多的亲戚好友把他们的财富托付给我,现在他们都和我一样痛苦不堪。你们可以
理解我当时那种沮丧和近乎绝望的感觉,这种感觉差点让我走上了绝路。在1932年寒冷的冬天,格雷厄姆
写了一首小诗表达了他当时绝望得想要自杀的心情:
静静的,软软的,一如轻丝般的飞雪;
死神亲吻着孤独的人心;
它的触摸冷如冰霜,但总比无尽的忧伤好;
它的长夜一片漆黑,但总比不绝的悲痛强;
那灵魂不得安宁的人啊,何处才是你安息之地;
那可怜的雄鹿啊,你又怎能逃避丛林中的追捕;
烦恼缠绕着它的大脑,大地是它安息的枕头;
绝望笼罩着它的心情,泥土是它解脱的良药。
但格雷厄姆最终挺了过来,在大跌、大悲、大后悔中深刻反思:财富的损失对我来说还不算什么,最
让我感到痛苦的是,在大危机出现后我不断地自责,不断地问这是为什么,以及对大危机能不能过去没有
把握。格雷厄姆凭着坚忍的勇气,汲取了教训,改变了投资策略,苦熬了五年,才把亏损弥补回来。后来
又做了几年,又重新成为百万富翁。就在这次股市崩盘几乎让他倾家荡产的教训中,格雷厄姆总结出了一
个永不亏损的投资秘诀,正是这个秘诀,保证了他以后投资再也没有亏损过,保证了他能够迅速赚回原来
亏的钱,东山再起。
那么这个投资秘诀是什么呢?
第一条:永远不要亏损。
第二条: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
------------------------------------------
世界悲 :08-04-23 08:41
没有人知道本轮熊市调整的级别
由于本轮A股熊市有三大空头,可以说是级别之大,是人类历史所未有,同时,变数之多,也是人类
历史上的第一次。
一、法人股全流通。以目前的市值和估值方法计,在2012年,至少还有30万亿股票(加上中小板、柜
台、新上市的股票)获得全流通资格。套现压力前所未有。
二、本轮牛市是中国人最多参与的一轮资产牛市,泡沫涉及股市、期市、汇市、金市、油市、房市、
收藏品市场,以及所有可以标价的中国资产,包括劳动力、垃圾。参与者有逾五成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参与理财。盲目程度与大家在家里修改电冰箱一样。
类似级别的泡沫破灭的后果是什么呢?
请看数据。公司主要是幸存者的纪录。
1929年~1933年,美国股市跌幅逾8成。
圣菲铁路公司,股价从1929年的299美元,跌至1932年的18美元。每股收益则是从1929年的22.7美元
,跌至1932年的0.55美元。
美国钢铁公司,则是从1929年的262美元,跌至1932年的21美元。
日本股市则是从接近39000点,最低跌至7603点,现在是13000点。相关龙头股普遍跌幅超过8成,逾
九成的也不罕见。
2000年美国网络股泡沫中,纳指从5132点,最多跌至1108点,现在是2400点。亚马逊跌幅95%,雅虎
是97%。爱立信是99%。
通用电气是65%,英特尔是89%,麦当劳是75%。
记住,这些都是生还者。像安然等已仙去。
很多人认为,只要股票好就行了,完全不必理会大盘。这种观点对多数散户来说,是致命的。
因为你手中的很多垃圾股票,可能在本轮熊市中消失。不再有生还的希望。
对于本轮全球泡沫的结局如何,没有人知道答案。但是,对于你个人来言,却一定要保证有生还的可
能。
逃脱者可获生机,再次参战。
说这话的,是投机之王索罗斯。他认为本轮金融危机是60年一遇。即使他说的是错的,信他一次,你
损失的只是赚钱机会。
如果他说的是对的,你赚到到是生存机会。
------------------------------------------
世界悲 :08-04-23 08:41
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投机者,一是索罗斯,一是二十年代的利文摩尔。
利文摩尔逃脱了1929年的大崩盘,他是做空的,他赚了。
可是,在后来的抢反弹中,他加入了做多队伍。
牛市的山顶上,不死人,可是,抢反弹中,遍地旬尸首。
从1929年的340点跌至1932年的43点,全球股市上最大的空头利文摩尔,竟然死于做多。
这看似笑话,可是,有多少人知道究竟是为什么?
至少有两点:一、不相信牛市变成熊市后,会是大萧条的熊市,而且,会把最后的价值投资者踩在脚
底。任何在牛市有价值的观念,都被证明是错误。
二、小概率事件到底会不会在中国发生。不知道。但是,日本的17年熊市,美国纳市的崩盘和德国中
小板市场的关闭,让目前仍是小市值公司为主的中国股市,不得不三思。
------------------------------------------
世界悲 :08-04-23 08:43
熊市中危险的抢反弹
大盘何时见顶我不得而知,但是现在是顶部区域。人心是无法预测的,所以,能做的,就是这样明显
大泡泡中恐惧再恐惧,在而后的大熊市中坚强再坚强(学习枯草大师)。如果还是忍不住的话,再看一遍
下面这些血淋淋的例子。
1、格雷厄姆29年股市泡沫破灭后在31年抄底,结果破产。
2、费雪已经预见29年股市泡沫破灭,但是还是买入自认为是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
万美元。
3、索罗斯87年前认为日本股市泡沫巨大,放空日本股票,结果惨败,日本股市牛到了*****。索罗斯
在华尔街评论上鼓吹美国股市会坚挺,日本股市将会崩盘,而结果正好相反:美国股市崩盘了,日本股市
却坚挺。索罗斯旗下的量子基金当年损失了32%,与他唱反调的孔逸夫却让科尔基金赢利了70%,这是一
个令人惊奇的数字,因为当年几乎所有的对冲基金都亏损了。
99年曾不看好科技股,但2000年后却用量子基金高位买入科技股,最后大亏。
4、上海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的总经理当初是从中国台湾地区股市1000多点开始进入的,一直做到10000
点,入市50万的资金滚到了8000万,其实她在10000点的时候,就把股票全部抛了,手上握有的全是现金
。因为担心股市过于疯狂,所以她 还是相对比较理智的,最后台湾股市上冲到12000点之上,三年多时间
增值了160倍,但是最后的结局还是很惨,在台湾股市由12000点跌到7000点时,已经跌去5000多点了,按
道理该反弹了吧,她又进去了,股指又跌掉了5000点,她不得不全部认赔清仓,三年的财富又都化为灰烬
。
归其原因,我们客观地说,她还是非常聪明的,但是为什么后来又进场了,她当时自己就以为自己是
“股神”了,可以掌控股市,股市不过是她的超级提款机而已。在此,我劝告大家,现在股市好,可能未来股市更好,但是如何清醒地看待股市,如何看待自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5、香港有个知名股评曹仁超,72年香港股灾前1200点看空,结果差点被公司解雇。73年港股达到
1773点后大幅下跌。到74年跌至400点,老曹躲过大熊,信心百倍。74年7月港股跌至290点后认为可以捞
底,拿全部积蓄50万港币抄底和记洋行,该蓝筹股从73年股市泡沫的43块一直跌到5.8。老曹全仓买入。
结果后来5个月,港股再度跌至150点。和记洋行跌至1.1元。老曹最后斩仓,亏损80%以上。
6、徐兴博年近半百,是南京市一家药材公司的普通职工。1992年,我国证券交易市场还刚刚起步,
许多单位和个人在这片领域里淘一桶金。徐兴博的确在这里面淘得了第一桶金,凭着丰富的投资经验,不
管股市如何涨跌,他总是能及时嗅出大盘行情,事先作出调整,让自己的投资稳定增长。2001年10月,形
势急转,而他仍认为能象以前那样安然度过低谷,接受委托资金超过100万元。2005年6月,沪指跌破1000
点大关,一夜间回到了13年前,徐兴博和朋友委托给他炒股的财产,在这次大跌中损失殆尽。
我究竟玩不玩得起?
(以上都为转载,提示风险 既是善事)
------------------------------------------
镜花水月1961 :08-04-23 09:15
众生度尽,方正菩提。地域未空,誓不成佛。众生无尽,地狱无边。
菩萨至今尚未成佛;问先生又能渡得几人?
------------------------------------------
人人笑我太疯癫 :08-04-23 09:19
小心,别乱作善事啊。
------------------------------------------
任自然 :08-04-23 09:27
踏空一千点又何妨!
------------------------------------------
零零七加一 :08-04-23 10:20
我有做善事,经常买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