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长兴实业 股权托管纠纷真相调查 400043
唐纳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2
精华: 20
发帖: 1078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1-20
最后登录: 2010-03-26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4   

长兴实业 股权托管纠纷真相调查 400043

【2003-11-27】
长兴实业 股权托管纠纷真相调查

          记者行动:长兴实业 股权托管纠纷真相调查

  深入新闻现场,挖掘事件真相。欢迎收看《中国证券》记者行动。在前面的市场连线中,我们分析了今天市场的一个特点,就是前期曾经连续下跌的股票,今天都有可观的涨幅,但是这些曾经出现过连续大跌的股票,一般都是由于公司的基本面出现了重大问题。近日发生在大连长兴实业股份公司的一起股权托管纠纷,公司大股东的董事长签署的一份将所持长兴实业股权托管给大连永盛投资公司的协议,被宣布非法和无效,伴随这桩股权托管纠纷的愈演愈烈,长兴实业的股价连续出现了五个跌停,股票市值在两周之内缩水了50%,成为证券市场中继啤酒花之后的又一个跳水明星。那么长兴实业大股东的股权托管事件为什么会让上市公司的股票出现如此惨烈的走势?这桩股权托管纠纷的背后又有哪些隐情呢?
  抵达大连市后,记者首先找到了长兴实业的办公地。针对公司大股东长兴开建已将所持公司全部1744万法人股托管给大连永盛投资公司的既成现实,上市公司方面坚持认为,事件从始至终都是公司大股东原董事长王光明个人一手策划的,上市公司在对此感到震惊的同时,表示不能接受。
  大连长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任董事长黄跃刚说,从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它这个托管协议是在实际控制的大股东不知情的情况下,是一种个人行为来进行的,既然是个人行为,它就不仅违反了公司法,也是不符合长兴实业大股东长兴开建的董事会章程的。
  在大连永盛投资公司宣布托管长兴开建所持上市公司股权消息的第二天,也就是10月11日,作为大股东的长兴开建就发表了声明,称他们将通过法律程序解除有关股权托管合同,并将向司法机关举报追究王光明的法律责任。在此问题上,上市公司方面也表现出密切配合的姿态,称此举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那么王光明签署这桩股权托管协议到底出于怎样的动机,为什么自己签了字的股权托管协议会遭到上市公司和他本人任职董事长的长兴开建的强烈反对呢?
  宋连通(大连长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我也想知道这个内幕啊,到现在没有人知道,可能只有当事人会清楚,当事人就是这个。
  记者:王光明现在人还找得到吗?
  宋连通:我是找不到他,王光明现在被长兴岛瓦房店市公安局立案了,涉嫌玩忽职守和商业受贿。
  看来能否找到王光明是揭开长兴实业股权托管纠纷内幕的关键所在。这位董秘向记者透露,股权托管事发之后,长兴开建就召开了一个临时董事会,罢免了王光明的董事长职务,此后王就再也没露过面。那么这位大股东的前任董事长现在到底在哪里呢?记者决定下一站直奔大股东长兴开建所在地——长兴岛开发区。但是当记者驱车近三个小时赶到那里的时候,在开发区的登记注册资料中,却根本找不到公司的身影。
  记者:我跟您打听一个地方,这个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您知道它在哪儿吗?我转了一圈没找到这个地方。
  长兴岛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管理人员:这个我不太清楚。
  随后这位工作人员打电话帮助记者进一步证实,在长兴岛开发区从来就没有长兴开建这样一家公司。
  在找不到长兴实业大股东的情况下,记者立即奔赴股权托管事件的另外一方当事人——大连永盛投资公司。公司总经理邓永祥告诉记者,永盛公司在今年8月份受长兴实业现任第五大股东委托,对上市公司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没有想到的是,在调研中他们发现了上市公司已被大股东掏空的严重问题,就这样他与时任大股东长兴开建的董事长王光明进行了第一次接触。
  邓永祥回忆当时情况时说:“我当时非常严厉,我说这样我肯定向证监会、向法院起诉你们,你们侵占公司资产,当时有很多问题,在这个时候他也感觉这个事情比较严重,因为他也感觉到有责任,当时就探讨这个。”
  不仅如此,邓永祥告诉记者,他们随后发现了另外一个让人更加不可理解的事情,那就是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实际控制人,叫做柳玉滨,这个人没有在上市公司和大股东里担任任何职务,但他掌控的一家叫做滨基的公司,却是长兴实业第一大股东长兴开建和第二大股东长兴食品两家公司的控股公司。邓永祥说,长兴开建、包括长兴食品、滨基呀,没有人出来说话。包括后来想去找大连开建,想去找长兴食品,他们去瓦房店去了几趟,根本就找不到这个单位,后来了解到,他们几个单位在一个民房里面办公。
  尽管记者对长兴开建在民房里办公将信将疑,但毕竟终于知道了上市公司大股东的下落,随后记者被带到了这样一个物业小区,在一幢居民楼的邮箱上面,记者果然发现了滨基集团的标牌,随后按照号码,记者敲开了一扇与普通民宅毫无两样的大门。
  记者:这个办公处是大连滨基,还有长兴岛开发建设公司都在这儿办公是吧?这是办公地址吗?你是这儿的负责人是吗?
  工作人员:我不是这儿的负责人
  记者:还有大连滨基也在这儿办公是吧?
  对于记者的提问,办公室里仅有的两位人士始终保持沉默,记者看到,在这套大概100多平方米的住宅里,简单地设有董事长室、总经理室和财务部,而通过外面的这几张办公桌,不难想象,在这里办公的人员总共超不过10个人。记者随后通过住宅区物业管理部门了解到,用作办公室的这套住宅,原来就是柳玉滨自己的房子。
  记者:是一个叫柳玉滨的人是吧?
  工作人员:对,柳玉滨。
  记者一路奔波终于找到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长兴开建,但是主要人物都没有露面,公司一派冷清的景象也让记者一度感到失望。但就在记者返回途中,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本次股权托管事件的核心人物,传闻已被通缉的公司前任董事长王光明居然拨通了记者的手机,表示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至此记者的调查采访豁然明朗起来。
  在有关人士的精心安排下,记者终于见到了王光明这位颇带有些神秘色彩的人物,他告诉记者,尽管这几年他先后担任上市公司和大股东的董事长总经理,但始终在充当一个替身角色,如今在股权托管事情上,独立行使了一回权力,势必会给自己招来事端。上市公司和大股东都说他已被通缉,纯属无稽之谈,他本人不愿露面主要是出于人身安全方面的考虑。
  王光明(大连长兴岛经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这个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实际有幕后的控制人,应该就是柳玉滨,这个在长兴开建的时候也公告过,实际控制人就是柳玉滨,不管从哪个公司来说,但最终都要落到柳玉滨这边控制这个企业。
  记者:您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到最后希望把股权托管出去,交给第三方来经营管理呢?
  王光明:做这个协议并不是我跟柳玉滨有什么恩恩怨怨,因为这里面柳玉滨的一些做法我实在看不惯,如果让柳玉滨再经营这个企业的话,可能要出问题。因为这里面一旦出问题,我曾为长兴实业董事长,又是现在第一大股东董事长,这个责任我是永远逃不掉的。
  王光明告诉记者,目前上市公司和大股东资金已经双双断流,包括中行、建行、中信实业等所有有关银行对逾期贷款全部进行了起诉,长兴实业第一大和第二大股东股权现在已全部被质押,面临拍卖,上市公司可谓是举步维艰。他向记者透露,自从长兴开建掌控上市公司以来,通过各种手段吞噬长兴实业的资产,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将一块3600万元的线路板厂,作价1.2亿元卖给了上市公司。那么这个据称是目前上市公司最大的一块资产,赢利情况到底怎样呢?找到这家工厂的时候,记者看到企业大门紧闭,一位值班人员看到我们的摄像机,显得格外警觉。
  记者:这个线路板厂停产多少时间了?
  值班人员:停产,现在是暂时整顿,暂时。
  记者:我能进去看两眼吗?
  值班人员:不行。
  记者:或者我不拍,就进去看看。
  值班人员:不行,不行。
  记者:为什么不行呀?
  值班人员:领导没有同意。
  记者:这个停业就是整顿多长时间了?
  值班人员:现在呀,整顿多久了我们领导还没研究呢。
  这家大连海方多层线路板有限公司是长兴实业在2001年花了1亿2千万元的现金, 从长兴实业幕后控制者就是大连滨基手中买过来的企业,时隔两年,我们看到目前这家企业已处于完全停产状态。
  据了解,这个线路板厂自从上市公司接手以后,仅试生产过一段时间就几乎没有再开过工。如果说向上市公司高价出售不良资产,是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惯用的手段,本不稀奇的话,那么王光明后来向记者透露的一则消息却不能不让记者感到“大开眼界”。 王光明告诉记者,10月份通过银行起诉我才知道线路板的资产还没有过户。他想这里面一方面银行有问题,动机也有问题,整个操作这里面,这个合同签订问题非常大。
  长兴实业动用1.2亿收购的线路板厂,3年来没有带来一分钱的赢利本已让投资者感到痛心,然而这笔巨资竟连这个厂子的一块砖一片瓦也没有得到,让人又能做何感想呢?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已经资不抵债的长兴开建已经无法归还这1.2亿元的现金,因为他的全部资产已经被抵押。而今,由大股东幕后控制人柳玉滨安排的替身董事长也不得不考虑自身的法律责任和安全问题了。那么最终这桩股权托管究竟能否具备法律效力,下一步双方当事人又将如何运作呢?
  记者:那接下来永盛想怎么做呢?就是走司法程序是吗?
  邓永祥(大连永盛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这个我觉得肯定应该会走的。
  黄跃刚(大连长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任董事长):这个就不存在这个和它对簿公堂来打这个官司,因为很简单一个道理,就是它这种行为完全归个人行为。
  尽管围绕本次长兴实业大股东股权托管是否合法还没有一个最后定论,但是记者通过对这一事件当事人的追踪采访,却揭开了长兴实业多年来被幕后控制人掏空的真相。长兴实业在经过了连续跌停后,近期股价有所反弹,今天收盘以接近涨停的8.12元报收,由于公司的基本面没有实质性的好转,在此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
唐纳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2
精华: 20
发帖: 1078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1-20
最后登录: 2010-03-26
沙发  发表于: 2006-12-24   
【2003-10-15】
长兴实业(000827)陷“骗局”?

            长兴实业陷"骗局"?  

  大股东长兴开建拒绝承认刚刚披露的《股权托管合同》,其董事更称被人欺骗
 
  昨日,某报刊登了长兴实业(000827)第一大股东大连市长兴岛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
有限公司(简称长兴开建)和大连永盛投资有限公司的公告,该公告称,长兴开建于2003年
10月10日与大连永盛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托管合同》,将其所持有的长兴实业17
44.4万股股权托管给大连永盛投资有限公司并质押给大连永盛投资有限公司。
  然而,今天长兴实业和长兴开建发布的澄清公告却让人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长兴实业称:"上述公告,我公司不知情,且未经我公司同意直接刊发,违反了上市
公司公告的相关规定。"不仅如此,根据长兴实业的披露,大股东长兴开建于昨天递交给
上市公司的函,更是出人意料。长兴开建在这份声明中称:长兴开建与大连永盛投资有
限公司签订的《股权托管合同》及《股权质押合同》均系长兴开建法人代表王光明的个
人行为,未经长兴开建股东大会批准并已违反公司章程,长兴开建不予承认。长兴开建的
全体股东正通过法律程序解除相关合同,并依情况向司法机关举报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
责任。同时,长兴开建现任董事高祥效已向该公司声明,其对长兴开建与大连永盛投资有
限公司签订的所谓《股权托管合同》及《股权质押合同》不知实情,在有关公司文件上
的签字系被人欺骗、利用,不承认上述合同。
  已经上过一次当
  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即刻就知道这个"骗局"的真相,但资料显示,围绕长兴实业的
骗局,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今年5月,光大证券在关于长兴实业2000年配股的第二次回访报告中详细说明了长
兴实业的一次上当过程。
  报告中说,长兴实业为辽宁省烟草实业总公司大连开发区公司贷款1500万元提供担
保,贷款逾期未还,公司作为担保人被建行起诉。2002年12月2日,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
决长兴实业对1500万元贷款及292万元利息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并承担案件诉讼费。由于
此担保在公司董事会文档和行政文档中均没有相关记录,在起诉前,公司新一届董事会、
经营班子对此一无所知。后经法院查实,辽宁省烟草实业总公司大连开发区公司实际上
是其法人代表高波个人挂靠在辽宁省烟草实业总公司名下的"三无企业"。而同意提供1
500万元担保的董事会决议上的部分董事签字经查为冒签。2002年10月,高波因涉嫌合同
诈骗罪被公安机关逮捕。
  令人眼花的主业变局
  对投资者来说,长兴实业的主业变局则颇令人眼花缭乱。
  1998年上市的长兴实业原为大龙泉,原主业以生产和销售黄酒和中低档白酒为主。
1999年,大连市长兴岛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通过受让1728万股大龙泉法人股入
主公司,随后即开始了产业转型之路。
  1999年底,长兴实业以4652万元收购沈阳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5%的股权,进入生物医
药产业。2001年11月,长兴实业拟以现金出资3500万元,与沈阳医药合资设立沈阳新乐生
物制药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注射用人神经生长因子、注射用促干细胞生长素等。不过,很
快长兴实业就将所持沈阳医药35%股权中的20%转让了出去,开始转向信息产业。
  2001年初,长兴实业投资4800万元与大连滨基投资有限公司组建大连海方多层线路
板有限公司,年底又以7988万元收购了滨基公司持有的大连海方56.2%的股权。2002年4
月,长兴实业又称将收购深圳市滨基实业(集团)持有的深圳市吉大远望软件有限公司39
.53%的股权,交易价格为1019万元。
  2001年,由于酿酒行业市场不景气,公司效益大幅下滑,每股亏损0.20元。2002年5
月,长兴实业2001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以大连龙泉股份有限公司龙泉酒厂全
部资产置换深圳市滨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部分房产的议案》,长兴实业似乎又开始盯
上房地产业了。但由于计划引入的房地产资产正在建设中,因此短期内难以给公司带来
利润。2002年前三季度,该公司每股亏0.113元,若继续亏损将被特别处理。但在2002年
底,公司最终实现每股收益0.021元,可2003年上半年,公司重新亏损,每股亏0.2元。(记
者 李小兵)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