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大部分股票都最终是归零的游戏吗?
自然规律 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20356
精华: 48
发帖: 3705
在线时间: 7411(时)
注册时间: 2009-07-31
最后登录: 2025-05-06
楼主  发表于: 2008-06-17   

大部分股票都最终是归零的游戏吗?

管理提醒: 本帖被 霰瓣孤悯 设置为精华(2009-04-30)
企业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渡过生命周期的上市公司是否只有退市一条路?所有股市参与者,参与的都是一个类似认沽权证的炒作?做投资长期不动的只能得到归零的结果?胜出的是少数象认沽权证里高明的炒家?为什么那些退市的几百万股民就没人管了,没人重组,没人清欠,没人股改,更没一家恢复上市?
如果渡过生命周期的上市公司最后归零,那么股票的价值就应该是其生命周期里的现金分红,如果按这样子计算,我们的股市还会有融资功能吗?我们股票的定位又应该是多少?
如果最后都将归零,那送股就没有意义,而大多数的股票分红扣税后都远远少于IPO所得到的现金,那么说,大多数股票从头到尾就是一个骗局?
如果最后要归零,绩差股不可能分红,只能慢慢走向退市、归零。其价值为零。那么绩优股怎么计算?就算在绩优股绩优时段平均生命周期为五年,那就很可怕了,5年后归零,其价值就是5年的分红,投资者实际得到的还是扣税后的现金分红,按净资产收益率20%计算,每年的收益全部现金分红,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5年的收益那也达不到净资产,因为还要扣税。如果按这样计算,太可怕了,股票平均值应该远低于净资产,这样的市场还能有融资功能吗?
亏损了,退市了,其实际价值就是零了,退市没人管了,大股东掏空的钱也转移了,没人重组,没人清欠,连主板的股改都没了。所谓的特别转让,三板,只是击鼓传花,让不同的人承接归零的痛楚。
我们的上市公司,在其证券市场的生命周期里,绝大多数股票的分红(扣税后)不可能达到IPO的价格,如果最后归零,那么这个市场从开始就注定绝大部分人亏损的局面,因为这是一个归零的游戏,里面大多数投资者都将经历归零途中的痛楚,就算有小数赢利者,那也是象南沽里少数高明的炒家赚钱一样,这是制度的极大不公平,在这样的制度设计下,投资就成了一个笑话,就象叫人投资最后必定归零的南航认沽一样。难道我们的证券市场,注定只能投机?注定是国民财富的粉碎机?如何才能把我们国家的股市成为投资的市场?如果让国民能够放心地把银行里的钱投入股市?请经济学家们思考,为我们国家的股市出良策
这种制度的不公,如何解决?
普通投资者以远高于净资产的价格进入股票市场,普通本身就是一个弱势,如何保护?
假如在日常生活里,我们投资自己身边的企业,不考虑上市的因素,我估计我们的投资会等同于或优于原有的股东,我们买入的股分价格一般不会高于净资产。为什么在现在的股票市场里,我们愿意以远高于净资产的价格买入股票,我想,这里面一个很大的因素,那就是国家的信用在里面,这也是证券市场久远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相信,国家定价的IPO价格是国家的承诺,国家的定价不会坑我们老百姓。因此,在证券市场里,国家是有信托责任的。
但在现在的证券市场里,那些大股东凭借国家的信用,迅速扩大了自己的资产,但他们又往往忘记了自己的信托责任,他们融资以后,企业出现被他们掏空的情况,或者企业经营出现亏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要求因为相信国家信用高价进入的普通投资者和他们自己一样承担后果,这种制度显然缺少对大股东的约束,使大股东的利益和违法成本造成很大的失衡。在全流通的背景下,怎样约束大股东的行为,怎样从制度上保护IPO进入的大多数普通投资都能享受投资收益,就算最后归零,大股东如何补偿?IPO进入的投资者都能收回IPO进入时的投资,这才是我们市场实现价值投资的关健。
我们看到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网站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那如何把我们证券市场发展成为具有投资价值的证券市场,如何在制度上保护投资者以IPO价格投资能够收回投资,如何当企业生命周期内分红回报累计达不到IPO价格时,从制度上利用大股东信托责任或国家的信托责任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使投资者能够收回自己的资本。
假如做到这一点,那恶意圈钱的现象就不会出现,我们的资本市场才能真正成为创造财富的市场,而不是毁灭财富的市场。我们老百姓的资产才能真正放心地进入股市,那才是我们民族之幸事
好股票也有生命周期的,产出大于投入,证券市场才有投资价值。当我们股市上大多数创造的利润或现金分红大于IPO的价格时,我们的市场才能健康发展。
当企业融资实际控制有回报的约束时,那恶意融资的事件就不会发生,否则,把证券市场的钱不当钱,企业只汲取而没回报的义务,那广大投资者怎么能对这个市场有信心。
证券市场是用来创造利润的,如果企业融资后,实际控制人做的却是毁灭财富,那么实际控制人应该有赔偿的义务。因为融资的过程国家信用在里面,那国家也要承担相应监管和信托的责任。
权利和义务应该是相对待的,企业实际控制人能够通过融资迅速增加自己的资产,那当融资后资产缩水,那企业实际控制人就应当承担赔偿的义务。
只有我们证券市场建立健全的融资---回报---赔偿相应的制度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这句话才能落到实处,恶意融资的现象才会消失,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现象才能体现,虚假上市,做假帐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企业在增发或发行时,首先考虑以后的分红能不能达到本次融资价格,达不到就要赔偿,那样的结果就是只有优质的企业才会去融资,资本到最需要的地方。
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55516118
自然规律 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20356
精华: 48
发帖: 3705
在线时间: 7411(时)
注册时间: 2009-07-31
最后登录: 2025-05-06
沙发  发表于: 2008-06-17   
减了印花税,股市还是暴跌,限制大小非减持,还是跌。
倒底是什么原因?
是信心,市场没有信心,股民是投资者,却没有被平等看待,对上市公司而言,股民没有话语权,对某些高位者而言,股民却被视为赌徒,甚至被当暴徒防范。股民以IPO的高价购入股票,却不可能得到管理公司的权限,投资后回报没有保障,相反,退市归零的威胁却是实实在在的。
股民的钱被某些人视为不是钱,上市公司从市场低成本的圈钱,却没有回报的约束,并且没有赔偿的责任,股民只能受其鱼肉。
政府在帮助企业融资是发挥了信用作用,但企业被大股东掏空后,却对股民说,风险自负,并对退市公司不闻不问,请问,这样的市场还能给股民信心吗?
股民需要保护,需要保障,这才是我们股市长治久安的基础。
请给股民应有的平等,请给融资的企业实际控制人应有的约束,请给几百万退市股民应有的怜悯。
lufo2008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3880
精华: 0
发帖: 1131
在线时间: 382(时)
注册时间: 2008-03-10
最后登录: 2008-10-05
板凳  发表于: 2008-06-17   
   
自然规律 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20356
精华: 48
发帖: 3705
在线时间: 7411(时)
注册时间: 2009-07-31
最后登录: 2025-05-06
地板  发表于: 2009-04-30   
中国的资本市场想发展成怎么样的市场?
wbl 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15962
精华: 0
发帖: 5177
在线时间: 4393(时)
注册时间: 2009-02-21
最后登录: 2020-10-01
4楼  发表于: 2009-04-30   
      
秉利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5楼  发表于: 2009-04-30   
只要政府认为资本市场继续需要为国民经济服务,这个市场仍会有诱惑。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自然规律 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20356
精华: 48
发帖: 3705
在线时间: 7411(时)
注册时间: 2009-07-31
最后登录: 2025-05-06
6楼  发表于: 2009-05-08   
上市和退市应该是市场的自然选择,而不是人为的设置或者借用国家机器强制实施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