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渝:基金为什么会亏一万亿
2008年06月18日 07:57:45 中财网
●焦点话题
记得还是在去年11月12日,指数处于高位时,笔者就发表了《基金坐庄,拔苗助长》一文,后来这篇文章发表在《证券时报》上。现在回过头来看,基金拔苗助长,究竟结出了什么恶果: 383名基金经理半年亏了一万亿元,这条新闻用骇人听闻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一万亿元是个什么概念,它超过了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169家中央企业2007年的利润总和。 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基金经理缘何交出了一份如此糟糕的答卷?公募基金是中国证券市场举足轻重的重量级拳击手,而那些嘴上无毛、学历很高的经理们却在今年的投资中屡屡作出错误判断,他们高买低卖,给市场以沉重的打击。对于政策而言,3000点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底线,公募基金却看不到"再跌下去不仅会伤及实体经济,而且会引发社会、金融危机"。端午节后,当人们还没从喜庆中缓过神来,因央行突然提高存款保证金1%,让基金经理从抱团取暖变成抱头鼠窜,使大盘大跌近8%,接下来的几连阴同时也使上周跌幅成为11年之最,3000点的政策底像中国足球队一样不堪一击,毫无抵抗地宣告失守,并创出了 "十连阴" 。
由 383名博士、硕士构成的基金精英们,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不可思议地让上千万基民成为"紧银"(银子大量缩秤),给基民以致命的打击。与此相对应的是,QFII今年上半年还在A股上赚了2000多亿元。经历巨大亏损后,基金经理们开始寻找他们预测失误的理由。他们有的对媒体表示:你们不要高估了共同基金,我们只不过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一群人,我们的智慧并不一定高于其他行业的人。就像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一样,我们尚且必须接受其50%的误诊率,你们也不应该对基金经理给予过高的期望。
其实,造成公募基金今年上半年因找不着北而巨亏一万亿元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缺陷。因为钱是基民的,盈亏都不影响其提取管理费,倘是自己的钱或老鼠仓的钱他们会如此慷概吗?对于这些习惯于在去年高喊黄金十年,今年又号称通胀无牛市的基金经理而言,损失的不止是他们个人的诚信,当然也包括基民和股民对他们的信任。
或许,公募基金做空股市有其千条理由:譬如美国次贷危机、国际原油价格高企,国内CPI居高、大小非减持等。但千条万条抵得住大灾后稳定压倒一切这一条吗?
拔苗助长的基金经理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他们必须肩负起基民的信托责任,共同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变拔苗助长结恶果而为自然生长结硕果!(苏渝)
今日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