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资本市场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股市的涨跌事关国计民生、人民财产和社会稳定,去年10月上证指数冲到6000多点不健康,现在跌到2769点也很不健康,股市的暴涨暴跌都不健康。当前沪深两市A、B股有效账户数为9545.69万户,还有不少家庭通过基金、信托和银行等理财方式参与了股市。有些人认为当初市场从1000点涨到6000点,跌到3000点还挣2000点,我认为2001年股市就达到2245点了,1000点涨到3000点,对套牢的老股民来讲就是收回了当年成本,刚刚能出局。大量在4000-5000点入市的新股民没有享受到牛市上涨的收益。原来的老股民也没有享受到牛市上涨的收益。上市公司已涵盖了金融、地产、能源、石化、钢铁、电力、通信等各行业的骨干企业。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08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指出:"国际经验表明,股价一旦出现大幅波动,势必对经济运行和居民财产产生不利影响。应密切关注市场发展,采取综合措施,避免股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在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质量提高、业绩稳定增长,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专题)以及即将举办奥运会的背景下,中国股市持续暴跌,对中国民心和经济的负面影响非常严重。
第三,股票市场融资功能逐渐失去,阻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截至2008年6月11日收盘,2007年以来首发募资的243家公司,已经有中国太保等9家公司最新收盘价低于首发价格。而2007年至今214家增发的上市公司中,跌破增发价格的高达98家,占增发公司总数的45.7%。
促进股市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当前2800点这样一个点位,监管层是否应该进一步出台利好措施,调查显示,74.69%的投资者认为应该救市。股市当前无法通过自身的力量回暖,作为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这不仅关系到众多股民的利益,而且股市作为定价和融资的功能将会丧失。目前中国股市,既有资金短缺问题,也有制度不完善问题;既需要尽快建立规范的投资和交易规则,又需要政府出台措施稳定市场;既需要政府表明继续维护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态度,更需要配套的、组合的法制政策。
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要首先成为稳定股市的理性机构。中国证监会应迅速牵头召开有关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负责人座谈会,通过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工作会议精神,结合目前股市暴跌的现实,提出促进股市健康发展,严防出现"股灾"的对策措施,并召开新闻发布会,表明中国证监会稳定股市的态度和信心。特别是要提醒基金公司投资决策团队一定要以股市稳定发展为大局,以资本市场全局利益和股市稳步向上长期利益为重,高度讲政治。
国务院相关政府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研究稳定股市对策。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财政部、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外管局五个金融监管部门和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等部门应尽早召开联席工作会议,高度重视和关注近期股市暴跌对中国宏观经济健康发展和投资者信心的巨大负面影响,研究探讨从国家外汇储备、股票印花税按比例提取、大小非减持征收20%资本利得税三项来源设立"中国股市平准基金",并在目前价位买入银行、保险、钢铁、石化、电力、航空等大盘蓝筹股,促进股市早日稳定。
调整股市再融资政策,严格控制恶意和巨额再融资。通知券商和拟增发公司,暂停面向二级市场的增发,以后再融资全部实行配股制度,配股比例一般为10配3,配股价格上限为二级市场股价的三分之一,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和第一大股东必须参与配股。同时设置对配股的"一票否决"门槛,半数以上流通股东通过才可配股。而且要参照国际惯例,制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管理办法。
这一措施对恶意圈钱给出明确的政策信号。为了维护股市的稳定,全世界的新股份发行、增发和大额售股,主要是靠场外向机构投资者配售的。相反,如果他们能找到战略投资者愿意承接其巨额融资,对二级市场反而是利好。
尽快宣布推出降低交易成本、活跃股市的战略性措施。如实行T+0、推出融资融券试点和股指期货三大措施。
第一,现在股市交易制度是当天卖了股票可以买,而买了股票要次日才能卖。即卖到买是T+0,而买到卖是T+1。当天卖错了,即刻就可买回来,买错了只有次日才能纠错。这实际上是鼓励卖,不鼓励买,而合理的交易制度一定要对等。因此成熟市场一般买卖都是T+0,这一步我们早晚要走。可以决策采取这一措施,对稳定和活跃股市有积极意义。
第二,融资融券是推出股指期货的必要准备,也为股市带来增量资金。可先找10家券商试点或拿出一个管理办法对外征求意见,对市场就会有积极影响。融资融券,融资先行,分步实施。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推动券商、机构的融资,分步实施融资融券。
第三,按一般顺序应先推融资融券,再推股指期货。考虑到股市低迷,人心涣散,而且股指期货各方面工作已准备就绪,现在尽早宣布推出股指期货的时间表(如在今年奥运会闭幕后的9月初上市交易),既有利于目前大盘蓝筹股稳定,也不容易爆炒,是很好的时机。
完善大小非减持政策,成立中国股市平准基金。针对大小非减持,征收特别资本利得税,专项用于成立中国股市平准基金。在维持大小非减持的大宗交易制度以及"锁一爬二"时间表的基础上,向全部大小非减持机构或个人征收20%的特别资本利得税,此税种将专项用于成立股市平准基金。
鼓励上市公司特别是大型国企回购自身股票。在上市公司股票不少已经跌破发行价、跌破增发价,甚至逼近净资产乃至跌破净资产的情况下,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自身股票,缩小股本、提升业绩、提升投资价值,从而稳定市场以及增加市场机会。
鼓励国资委和地方政府加大上市公司资产注入力度。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资产注入等多重手段和方式,做大做强上市公司以及推动产业升级,使股市和股民、股东在资产重组以及产业升级等过程中享有收益。而上市公司做大做强之后可以"良性再融资",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尽快调整上证综指计算方法,避免少数个股影响股市稳定。可暂时将中石油、中石化这种公司从上证综指计算中剔除或只算流通市值。上证所A股上市公司844家,中石油为首的7家公司占总市值的75%。不到1%的公司,决定上证综指的涨跌,不能反映股市的全貌,也为未来操纵股指期货留下了空间。可借鉴香港经验和 沪深300 的计算方法,尽快加以改进。
把股市作为与实体经济相并列的宏观组成部分加以考虑。我国宏观经济决策部门在制定货币与宏观经济政策时,应把股市也作为重要一环加以考虑,把股市作为与实体经济相并列的宏观组成部分加以考虑。当股市暴跌超过30%后,货币当局和宏观经济决策部门就应给予高度关注。毕竟,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具有互相反馈的功能,因此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充分考虑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宏观经济的管理部门特别是跟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政策制定部门出台政策,一定要认真地把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其承受力纳入到统筹考虑之中,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单向思维和单一目标。
(作者系中国致公党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