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一改往年惯例 监管工作会议首次年中举行---证监会要求全力维稳
xgr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62
精华: 43
发帖: 2920
在线时间: 8580(时)
注册时间: 2006-12-21
最后登录: 2015-12-31
楼主  发表于: 2008-07-31   

一改往年惯例 监管工作会议首次年中举行---证监会要求全力维稳

一改往年惯例 监管工作会议首次年中举行
证监会要求全力维稳



陆媛


  市场的严重低迷促使了证监会一改往年惯例,选择在年中增加召开了监管工作会议 本报摄影记者/王晓东 制图/张逸俊

  一改以往年末年初才举行的惯例,证监会首次在年中举行的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于昨日闭幕。
  会议意在动员全体监管官员于奥运前后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并在全球化金融视野下致力于探寻A股全流通时代的有效监管方式。

  近年来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多为年末岁初召开,以便总结旧岁部署新年工作。一位证监会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今年上半年进入熊市,这是证监会第一次于年中召开此类监管工作会议,意义较为特殊。

  不应对市场下跌有畏难情绪

  在分析上半年资本市场发展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影响的同时,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也提到了市场出现的一些有利变化,例如债券融资比重加大、市场化约束机制显现、券商抗风险能力增强,并就做好下半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工作作了重点部署。

  前所未有的是,证券期货监管官员被重点要求从国际化视野来把握下半年A股形势,综合考虑A股监管措施。为此,证监会请来央行副行长易纲、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举办专题讲座。

  作为兼有货币市场监管经验的官员,尚福林谈到,房地美、房利美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金融全球动荡,而发达国家经济减速,普遍出现低增长高通胀的困境,这意味着下半年国际市场对我国资本市场压力加大。此外,劳动力价格提高,国内物价面临双重压力,对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水平造成影响,而原来低成本高消耗的方式难以为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净利润的预期趋于保守。

  尚福林从六个方面具体部署下半年工作。他提出要深刻理解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有些人面对市场下跌有畏难情绪。”他分析说,既然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于发展资本市场的战略没有改变,证监会应该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继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

  全力以赴做好维护稳定工作将是证监会下步重点工作,尚福林要求官员们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维稳机制建设,强化对风险隐患的梳理排查,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准备,确保资本市场安全稳定运行。

  一位证券公司人士昨日对本报记者评论说:“认为券商抗风险能力很强是过早的,因为熊市刚刚开始,风险并未完全显露,谁在裸泳还未可得知。”

  完善新股询价制度

  在稳步推进改革创新的同时,应不断拓展市场深度和广度,尚福林表示,还将完善新股询价制度,进一步发挥市场化定价机制作用。推动多元化机构投资者队伍建设,鼓励各类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积极解决促进债券市场发展中的瓶颈问题,进一步优化市场融资结构。做深做细现有期货品种,稳步推动新品种上市。

  证监会将强化市场法治建设,继续推动修改《证券投资基金法》,配合做好《期货法》起草论证工作,大力推动《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法规政策出台;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修订《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加大对操纵市场、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力度。

  “证券市场的进步,该以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完善及市场透明度、公平度、公正度的不断提高为价值取向。”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黄建中昨日对本报评论说。

  证监会昨日上午请中纪委有关人士来做讲座,尚福林也表示将强化反腐倡廉教育,并将严格执行工作人员禁止买卖股票和对敏感内幕信息严格保密的有关规定,发现违规违纪的,依纪依法予以严惩。

  黄建中昨日建议,证监会应增加监管透明度,建议建立证券市场重点审查项目的逐一公告制度,及定期或例行记者招待会、投资者听证会制度等,就市场上的焦点事件与热点问题给公众一个说法与下文,就典型案例的审核处置缘由与依据,就有关法规的操作细则与实践疑点给证券业内一个公开的解释说明,就群众反映强烈的事件给市场一个澄清或交代,都应当是证券市场政务公开的当务之急,也是促进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进步,及反腐倡廉的有效举措。

三板市场风云:http://blog.eastday.com/xuguorong
xgr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62
精华: 43
发帖: 2920
在线时间: 8580(时)
注册时间: 2006-12-21
最后登录: 2015-12-31
沙发  发表于: 2008-07-31   
“A股监管要有国际视野”



陆媛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周一给全国证券期货系统的监管官员们提出了一个新要求,要想增强A股监管的前瞻性和全局性,就得从国际金融框架下分析,准确把握境内外资本市场的联系和互动,才能准确把握我国股市的运行。
  这意味着在监管者眼中,A股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相关性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紧密度。在周一开幕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年中工作会议上,面对全国近百名监管干部,尚福林要求他们更加注重国内外金融形势,增强全球视野。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密切,股市的国民经济晴雨表功能显现,尚福林提出要高度关注国际金融、经济波动给我国股市的影响,要深入分析次贷危机对我国股市的传导路径、波动范围,只有从国际金融框架下分析,准确把握境内外资本市场的联系和互动,从而准确把握我国股市的运行,才能增强监管工作的前瞻性和全局性。

  在谈到金融创新时,尚福林再次提及要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吸取教训。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黄建中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证监会对金融创新采取审慎态度是值得肯定的,这方面确实不宜冒进,因为目前监管力量不足。

  尚福林认为美国次贷危机的警告是,金融创新必须适度,和投资者能力、监管能力协调,积极稳妥推进创新;应遵循先易后难、先紧后松的原则,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应侧重事前监管,做到创新和监管并重;总之既不能畏惧风险裹足不前,又要推进创新。
三板市场风云:http://blog.eastday.com/xuguorong
xgr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62
精华: 43
发帖: 2920
在线时间: 8580(时)
注册时间: 2006-12-21
最后登录: 2015-12-31
板凳  发表于: 2008-08-01   
迷茫和担忧心态未消
如何应对“维稳” 机构压力大



谢潞锦


插图/苏益

  编者按
  在“维稳”的主基调下,A股7月终以收红谢幕。但7月最后一周的表现却令投资者再度对后市表示担忧。

  虽然《人民日报》和新华社近期发表的言论对股市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但A股的稳定发展是一个长期话题,稳定市场的言论只能暂时性地发挥导向性作用。长期而言,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投资者信心恢复以及长期资金的大规模介入,才能保证指数稳定并大幅上涨。

  一方面主管部门强调“维稳”,一方面投资者信心不足,成交量不济,A股市场的参与主体们目前又是何种心态?未来他们又将如何操作?

  

  尽管整个7月市场都笼罩在“维稳”的基调中,但昨天A股市场再度下挫行情还是令不少投资者对未来的股指走向表示迷茫和担忧。《第一财经日报》昨天对部分基金、券商和财务公司相关人士的采访后发现,这种迷茫和担忧心理同样在机构投资者层面上有所体现。

  基金:操作压力很大

  “我们现在投研团队的压力都很大。”上海某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称,由于上半年公募基金净值普遍遭受重挫,因此机构投资者对于下半年行情整体保持谨慎态度。从近来公布的基金二季度报告就能发现,尽管偏股型基金经理手中大致有2100亿元的现金储备,但在下半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的背景下,基金经理们在二季度末还是把控制仓位作为未来应对行情的主要策略。据这位人士平日观察,每当行情收盘后,部分投研部门的负责人还是对后市走向面带忧虑。

  对于部分新发行产品的基金来说,市场震荡往往为其操作取向提供了机会。根据了解,近日某“银行系”合资基金公司首发股票投资方向的产品发行规模已经达到了40亿元以上,该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中认为今年的股票投资难度很大,但在市场估值出现机会时,新基金还是会积极运作。

  券商:下半年力争扭亏

  从近来陆续公布的券商半年报看,部分券商机构自营部门在今年上半年行情中损失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下半年的操作。与此同时,面对中高端客户发售的券商集合理财计划在二季度行情中也纷纷继续出现亏损。

  尽管此前券商有着公募基金无法比拟的仓位灵活调动的优势,但在《第一财经日报》的采访中却发现,上述“理想化”的操盘模式已经在近几年来的行情中悄然转向。上海地区某大型券商资产管理部相关人士表示,由于近年来基金行业得到了大规模发展,该类机构的运作方式也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同。因此,券商也无形之中加入了参考“相对收益”的行列。这位人士表示,当行情出现大幅度下跌时,券商有时候会如同基金那样“不卖反买”,并迅速提高股票或者基金仓位,为的就是在未来行情中,能够与同行“比赛”仓位优势。相反,如果出现对公司或者大势走向的误判,就会对仓位造成一定的损失。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基金经理认为,由于各类机构在震荡多变的行情中较多采用交易频繁的波段操作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盘面的错综复杂。

  财务公司:紧盯“注资”动向

  由于提前采取了减仓策略,令不少平日里相对低调的大型财务公司的近期姿态较为坦然。在采访中,《第一财经日报》发现,这类带有浓厚“国企”痕迹的机构投资者对于政策面的动向十分敏感。比如,某财务公司金融工程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中表示,就目前各种传闻而言,其中有关推出“平准基金”的设想相当令其关注。

  上述这位负责人表示,当出现“市场失灵”并对基本面的积极反应视而不见时,相关政策性因素的出现,将逆转行情运行方向,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各类机构投资者的信心。不过,在这位负责人看来,目前围绕“平准基金”仍然存在着诸多疑难,最为醒目的一个问题是,这笔钱究竟由谁来出?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一切将迎刃而解”。
三板市场风云:http://blog.eastday.com/xuguorong
xgr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62
精华: 43
发帖: 2920
在线时间: 8580(时)
注册时间: 2006-12-21
最后登录: 2015-12-31
地板  发表于: 2008-08-01   
附表 《人民日报》及新华社近期稳定市场言论








  资料来源:本报整理
  《人民日报》:

  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7月22日

  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7月14日

  新华社:

  中国资本市场在复杂形势下经受锤炼与洗礼 7月30日

  长期投资价值日益显现 7月28日

  市场信心重聚 稳定已成强音 7月26日

  为什么要促进股市健康稳定发展 7月25日

  让股市发现资产的真正价格 7月18日

  宏观经济平稳较快运行 股市长期向好基础未改 7月17日

  股市完全可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7月1日

  A股战略性建仓时机显现 6月23日
三板市场风云:http://blog.eastday.com/xuguorong
xgr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62
精华: 43
发帖: 2920
在线时间: 8580(时)
注册时间: 2006-12-21
最后登录: 2015-12-31
4楼  发表于: 2008-08-01   
私募:期待行动配合



匡志勇

  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多名私募人士称,从纯市场角度看,要想“维稳”不能光说不练,一定得有配套措施出台。
  “我认为靠纯市场因素,A股市场是难以稳住的。”上海一位信托私募投资人士李先生对《第一财经日报》说,目前游戏规则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全球经济遭遇困境,美国股市到了需要救市的阶段,这些都是坏消息。从国内看,通胀下不来,股市下跌是必然趋势。李先生称,股市跌了这么多后,仍然难以找到特别低估的公司,这也体现出市场仍然没有找到反转的临界点。他甚至认为如果没有救市措施,大盘可能会走到2000点以下。

  深圳龙腾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吴险峰则对监管部门的“维稳”政策充满希冀。吴险峰对《第一财经日报》说,目前国内经济增速从高峰回落,CPI维持相对高位,对应的股市也必然是熊市。监管部门要么就别管,要管就要管到位。美国最近也出台一系列措施来挽救金融和股市,我们的监管部门既然强调要“稳”当然还得有动作配合,如果光说“稳”,市场不会买账,也会影响监管部门威信。在操作上,吴险峰已经为可能出台的维稳行动提前作了准备,他管理的信托私募基金近期仓位已经提高到了五成,等待“维稳”动作可能带来的反弹。
三板市场风云:http://blog.eastday.com/xuguorong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