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筹建OTC与股交所冲动
除了创业板外,“深圳证券交易所将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俗称‘三板’,目前各地的高科技园区都在向中国证券业协会报企业材料”,王守仁称。
与之前只有中关村园区企业在上面挂牌且不具备融资功能不同,此次建立的全国性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将实现“私募融资,公开买卖”,即企业挂牌时可以通过向特定机构增发募集资金,挂牌后便可以进行公开买卖。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认为,场外市场一定程度上也有利扩大交易所的容量,并促进上市公司的质量不断提高;并且一旦个别股票在交易所退市,有了柜台市场可继续交易,起到一个缓冲器的作用,不至于使股民血本无归。
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吴晓灵在一次论坛发言上指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而且从世界发达国家来看,也都存在金字塔形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这以美国资本市场最为典型。
她认为应该借鉴国外发达资本市场成功的经验,建立起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另一方面,各地对在当地建立OTC和股交所有着强烈的冲动,如天津在9月便成立了一个股交所,未来其还要建立OTC市场;而包括上海、北京、成都等地,都在想争夺非公开交易市场的建立。
其实,不管交易市场建在哪里,退出渠道的便利、金融市场的完善将会更好地提升资金的效率。
“目前中国的资金分配效率很低,居民存款近20万亿人民币,年回报差不多2-3%”,阎焱这样分析。
王守仁认为,资金分配效率低使得一些高速增长、发展良好的中小企业得不到贷款与资金,如果创业板、OTC等推出,将会更好地促进私募股权机构对于一些规模相对小些的企业进行投资。
中国PE协会筹备组组长邵秉仁指出,“目前海外出了一些问题,但问题不在于金融产品本身,而在于监管不到位;相反国内面对的情况是金融创新不够,不能因噎废食。”
一位PE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创业板与OTC能尽快推出,多层次资本市场尽快成形,相信对于PE进行更多投资并对拉动内需等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