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有感央行证监会,有兴请闲评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13楼  发表于: 2009-06-12   
人大常委会原委员朱志刚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时间:2009年06月12日 18:45:38 中财网  



  资料图:朱志刚
  日前,中共中央纪委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原主任朱志刚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检查。
  经查,朱志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钱款;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其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违规低价购买和收受他人所送住房。
  朱志刚的上述行为严重违纪,其中有的问题已涉嫌犯罪。根据《中国*****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审议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朱志刚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 .赵.雪.花  .中.广.网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12楼  发表于: 2009-02-04   
http://cfi.net.cn/newspage.aspx?id=20090204000412&p=1
索罗斯:谁改变了金融游戏规则

人大常委会原委员朱志刚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时间:2009年06月12日 18:45:38 中财网  



  资料图:朱志刚
  日前,中共中央纪委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原主任朱志刚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检查。
  经查,朱志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钱款;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其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违规低价购买和收受他人所送住房。
  朱志刚的上述行为严重违纪,其中有的问题已涉嫌犯罪。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审议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朱志刚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 .赵.雪.花  .中.广.网
[ 此帖被0909在2009-06-12 23:18重新编辑 ]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11楼  发表于: 2009-01-14   
http://cfi.net.cn/p20090114001215.html
谁在让股民交出带血的筹码
时间:2009年01月14日 14:20:23 中财网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新兴%2B转轨的中国股市,本质上还是一个政策市,受到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特别大。2008年A股市场"自由落体式"狂泻,在4000点时挤泡沫,到2500点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2500点以下则是信心崩溃了,其背后凸显的是政府信用的滥用和缺失,虽表现种种,但主要是"反周期调控艺术"玩得有些过火。   坊间公认,不到一年三度大幅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为改革开放30年所仅见,从年初"双防"到年中"一保一控"再到岁末的"双保",经济由"三伏"到"三九",政策由"三九"到"三伏",一暴十寒,矫枉过正,强拉着资本市场陪坐了一回"过山车"。即便是在CPI有所回落的6月初,央行仍执意提前两天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半年5次上调,终将其推至17.5%的历史高位,开盘后沪指暴跌7.73%,自此跌去3000点不复返,印花税下调利好催动的一轮反弹就此夭折。
  此后,在"救经济还是救股市"的二律背反中,管理层进退失据,左右为难,一再错失救市良机,致使股灾愈演愈烈。8000多万最有消费能力的中产阶层很快就被股市"消灭"掉了。股灾使社会中坚的信心遭受重创!天长日久,人们更加担忧恐慌,动摇对未来的预期,甚至被迫在低位交出带血的筹码。在笔者看来,救市与治市互为表里,根本上都须讲究时效性,否则,必定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
  新兴市场亟须管理层有所作为,特别是监管者常说的基础性制度建设,但这方面每每令人失望。比如"二次发售"操作细则,折腾4个月仍不见胎动;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及大股东增持,"雷声大,雨点小";尤其大小非(限)减持规约,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愈往后拖,愈难跨越"前恭后倨"的"不公平"沟坎;遑论迟迟不见下文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几乎让人怀疑其中是否藏匿着资本利益集团的"生死契约"……
  实体经济需要资金注入,资本市场更需要政策投入。一段时间以来,股民对不乏"正在推进""准备就绪""适时推出"一类老生常谈的官方声音很是厌倦。"适时"究竟为何时?大多数人认为现在最合适!涉及"三公"制度的固本培元,尤其如此,比如正式宣布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建立大小限解禁规则等等。果真如此,用不着汇金公司托什么底,股市就能急转直上,进而拉动内需,启动中国经济的新一轮增长。惜乎管理层似不太珍重熊市末期、新一轮牛市乍现这一市场基础制度改革的最佳时机,仍在不紧不慢不痛不痒地寻找"适时"之机,这很有可能再次背离"寒凝大地发春华"的自然之道,辜负管理层"要放手让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要让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深情召唤。都1800点了,难道我们还不应该"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吗?
  (作者为第四届中国节庆产业年会执行主席)
□ .杨.德.林  .大.众.证.券.报
资本是嗜血成性的魔兽!劳苦大众无奈汉奸卖国买办集团替资本谋利益嗜血!!!
放任大小非大小限宰杀8000万中产阶级掠夺24万亿、最终目的是廉价中国殖民中国!!!
[ 此贴被0909在2009-01-14 16:25重新编辑 ]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10楼  发表于: 2009-01-14   
http://cfi.net.cn/p20090114000394.html
黄湘源:股市维稳是一项危机管理工程
时间:2009年01月14日 00:34:32 中财网 
  危机管理要义,首先在于敢于承认危机,进而介入危机,化解危机,然后才谈得上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巩固和扩大将危机转变为契机的成果。近年来,我国将危机管理引入一些特发性事件和特大自然灾害的处置,进步是明显的。但在解决股市大小非问题上已错失了危机管理的最好介入时机。
  在金融危机火烧连营的情况下,"保持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无疑应该是一项主题鲜明的危机管理工程。然而,恕我直言,目前的一些情况让人迷糊,似乎危机管理与我国资本市场无关。其实,危机管理要义,首先在于敢于承认危机,进而介入危机,化解危机,然后才谈得上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巩固和扩大将危机转变为契机的成果。
  在危机来临时,不愿意痛痛快快地承认危机,乃是缺乏危机管理意识者所最容易犯的通病。非常令人遗憾的是,忧患意识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当忧患意识变为恐惧的时候,它却没有成为我们直面危机的勇气和化"危"为"机"的智慧,老子所主张的"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至今犹自在大小非问题上阴魂不散,挥之不去。
  不久前,投资大众就被"大股东增持"超过了"大小非减持"的统计所忽悠。原来,所谓的大股东增持40亿,统计的只是自2008年9月至12月19日所发生的数字,而所说的"增持超过减持"却是发生在9、10月,并没有覆盖11月至12月这段时间的所有的减持。正是由于这样一个不应发生的常识性统计缺省,一个发生在11月26日至12月25日的"48亿"大小非减持数字就轻而易举地颠覆了所谓"大股东增持超过大小非减持"的结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反而成了"大股东增持最终超不过大小非减持"的证明。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罗斯福总统就说过一句至今犹是振聋发聩的名言:"我们最大的恐惧是恐惧本身"。现在看来,大小非本身如果真的并不值得恐惧,那么,也就更没有必要刻意回避。大小非问题宜疏不宜堵。即使是为了消除人们对大小非的恐惧心理,避免引起市场信心波动,也应当还市场以一个真实的大小非,而绝没有理由以任何不利于大家进行正确和全面分析的缺省数据和带有主观倾向性的片面结论去误导市场。
  国内外危机管理的理论、原则和公关策略,林林总总,归纳起来,都是介入法,而不是规避法。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危机,一般来说如果不能尽早地让它结束,都将是一场噩梦。正确的方法除了承认危机,正视危机,直面危机,别无他法。介入,是危机管理在相当多的企业危机、品牌危机、质量危机中各显神通,化险为夷,显示了化腐朽为神奇之魅力的真谛所在,对公共危机的处置也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近年来,我国将危机管理引入一些特发性事件和特大自然灾害的处置,进步也是明显的。
  去年4月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虽然限制力度不足和缺乏必要的制约性措施,不过,笔者以为,倒是通过解决大小非问题来救市而且进而还可以变为推进二次股改的大好机会。可惜,有关方面用鼓励大股东增持来代替对大小非减持的必要限制和规范,以致错失了危机管理的最好介入时机,当然也就更谈不上救市或稳市的最佳效应或累积效应了。
  鼓励增持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间接表达大股东持股信心的意思。不过,无论从危机管理的角度还是实际的市场影响来看,间接法的效果不如直接法。在笔者看来,解决大小非问题,至少有以下几项措施可供选择:一、国资委作为最大的国有控股股东应当有明确承诺,既然主要央企国有股即使限售期满也不会减持,不如明确承诺三到五年也不减持,或明确规定那些国有股必须在多少年内保持一定控股比例不得随意减持,那些需要有一个重组或整体规划得到批准并公示之后才能进入转让或减持;二、发挥社保基金作为长期投资者的作用,所有需要减持的国有股(包括新股发行所产生的非股改限售股)在进入减持前先按照规定的比例划拨给社保基金,也即变先减持后划拨为先划拨后减持;三、建立平准基金,其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对市场影响的程度承接一些冲击力特别大的大小非,平抑股价,待市场基本稳定之后,平准基金不仅仍然可以继续持有一部分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权重股,而且还可以将一部分所持股票用适当的方法逐步分配转让给投资者,取之于民,还利于民;四、增持的对象主要应是已解禁或待解禁的股份,在这方面,增持有的可以转为回购,有的如果承诺增持后若干年不减持,不妨另开政策口子,也可以允许暂不转为回购;五、在完善大宗交易和二次发售机制的基础上,适时推出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发挥券商、基金在集合理财和市值管理方面的作用,引导大小非减持以有理有利有节的市场化方式合理分流。
  任何危机管理,最终都需要落实到制度建设上。很多时候,发现问题之后的解决问题通常都是跟制度建设的紧紧跟上分不开的。特别是由于制度建设方面的缺陷引发的问题,必须及时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来加以纠正。大小非问题连结着发行制度,发行制度的根子则在于市场定位。换言之,中国股市的问题是一个全局性的公共危机。在这个意义上,消弭股市危机的制度建设是以笔者一再强调的"救市也即纠错"为前提的,其当务之急是遏制大小非,最终解决转危为机的关键则非落实到改革新股发行制度不可
□ .黄.湘.源  .上.证
谁在制造危机那是明摆着:
央行:1.2008年6月的大幅加息大幅提升存款准备金;制造次贷危机!
      2.2008年9月迟到2个月才减息。
证监会:2008年3次重要点位适时稳准狠做空!(平安再融资、中国南车、中国建筑、光大证券发行)
[ 此贴被0909在2009-01-14 15:16重新编辑 ]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9楼  发表于: 2008-12-31   
 http://cfi.net.cn/newspage.aspx?id=20081231000035&p=3 
而曾经被评为"最坚决的央行行长"的周小川,成为了"走钢索"的人,徘徊在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之间。
  200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双防"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决定2008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于是,坚定不移地围绕以反通胀这一目标而行动的央行,先后于1月16日、3月18日、4月16日和5月12日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又于6月7日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但也为加强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和加大对灾后恢复重建的支持力度。
  而此时,火热的CPI数字渐渐发生了变化,从5月开始,不再维持在8%高位之上,渐渐开始回落,5月7.7%,6月7.1%,7月6.3%,8月4.9%……
  鲁政委认为,从CPI数字的变化,可以看出前期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必要性。问题在于,在通胀情况有所稳定之后,有没有必要继续加力和维持紧缩?
  因为与此同时,美国的次贷危机却在不断加深,对我国出口、金融领域的影响逐步显现,内外因交错作用下,中国经济增长难以避免地开始走缓。
  于是,2008年7月25日,中央召开会议确立了下半年工作任务,宏调目标由"双防"变为"一保一控",即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之后两天,央行召开季度货币政策例会,明确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取向和措施,强调要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金融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要求把握好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
  直至2008年9月15日,央行才下调了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很多专家认为,"二率齐降"标志着央行正式变脸。但央行并没有明确表态。
  "转向,可能是出现了比较慢的迹象。"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杨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慢在整个宏观经济都有转向之后,货币当局有些表态还是比较暧昧的。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微观主体对未来的预期。这也是大家批评货币政策的原因。  而曾经被评为"最坚决的央行行长"的周小川,成为了"走钢索"的人,徘徊在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之间。
  200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双防"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决定2008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于是,坚定不移地围绕以反通胀这一目标而行动的央行,先后于1月16日、3月18日、4月16日和5月12日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又于6月7日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但也为加强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和加大对灾后恢复重建的支持力度。
  而此时,火热的CPI数字渐渐发生了变化,从5月开始,不再维持在8%高位之上,渐渐开始回落,5月7.7%,6月7.1%,7月6.3%,8月4.9%……
  鲁政委认为,从CPI数字的变化,可以看出前期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必要性。问题在于,在通胀情况有所稳定之后,有没有必要继续加力和维持紧缩?
  因为与此同时,美国的次贷危机却在不断加深,对我国出口、金融领域的影响逐步显现,内外因交错作用下,中国经济增长难以避免地开始走缓。
  于是,2008年7月25日,中央召开会议确立了下半年工作任务,宏调目标由"双防"变为"一保一控",即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之后两天,央行召开季度货币政策例会,明确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取向和措施,强调要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金融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要求把握好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
  直至2008年9月15日,央行才下调了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很多专家认为,"二率齐降"标志着央行正式变脸。但央行并没有明确表态。
  "转向,可能是出现了比较慢的迹象。"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杨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慢在整个宏观经济都有转向之后,货币当局有些表态还是比较暧昧的。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微观主体对未来的预期。这也是大家批评货币政策的原因。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8楼  发表于: 2008-12-27   
  袁幼鸣:下一轮大牛市就藏在经济转型中
  袁幼鸣
  理财一周报首席评论员
  股市永远出人意料,谁能预见2008奥运年的A股竟然会下跌60%多!
  究竟是什么摧毁了牛市?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下一轮的牛市逻辑在哪里?
  理财一周报:今年A股大跌了近六成多,对此您是怎么看的?是什么摧毁了大牛市?
  袁幼鸣:讨论今年股市为什么巨幅下跌的角度很多,我以为把股市视为中国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更易于获得比较准确的答案。今年5月份我写了两篇文章--《管制之祸》与《解套方案》,之后就不再谈股市了。在《解套方案》里我明确提出,之后股市怎么走全看政府经济政策了,此话说完我也就无话可说了。
  在此,我无意将所有责任都推给政府。事实上,自2004年以后,行政力量在中国经济系统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到去年底今年初,为了控制通胀,又是搞价格管制又是猛收流动性,"宏观调控"已经全面制约微观经济活动,既如此,自然得为所产生的后果负责。
  在此视角下不难发现,今年股市大跌固然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集体爆发的结果,其中一个难辞其咎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失误。上半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打压股市的政策,手段非常严厉。即使在美国次贷危机显性化、热钱撤离的时候,管理层还允许平安出台天量融资方案。货币政策也一路紧缩,汶川大地震后不到一个月,一举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现在回头看,这些举动均属于误判。
  我写《解套方案》时,整个经济形势已经很严峻,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不支持进一步恶化着形势,然而,直到7月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成员仍然高喊继续紧缩,三季度政策几乎没有作为,直到进入四季度,经济政策才有180度的大调整。不得不说,那些充当经济政策制定咨询对象的所谓专家、智囊是低质量的,要为包括股市大跌在内的经济恶化负责。
[ 此贴被0909在2008-12-27 21:18重新编辑 ]
xiaocaobeihei
zhang-qiming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9974
精华: 7
发帖: 1568
在线时间: 3847(时)
注册时间: 2007-10-06
最后登录: 2015-03-26
7楼  发表于: 2008-12-01   
引用
引用第5楼0909于2008-12-01 16:30发表的  :
孟买周边乡村共有9245名孩子死亡。虽然当地政府否认这些孩子因饥饿而死,但医院医生说许多都是饿死的.

[ 此帖被zhang-qiming在2009-06-13 21:26重新编辑 ]
xsi 离线
级别: 金牌会员
UID: 13027
精华: 1
发帖: 800
在线时间: 1238(时)
注册时间: 2007-12-16
最后登录: 2009-11-09
6楼  发表于: 2008-12-01   
我们这里已经提前小糠了,正在奔中糠呢,然后还要奔毛坑呢!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5楼  发表于: 2008-12-01   
孟买周边乡村共有9245名孩子死亡。虽然当地政府否认这些孩子因饥饿而死,但医院医生说许多都是饿死的.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4楼  发表于: 2008-12-01   
孟买事由:
深度解剖:贫富分化埋下动荡的种子





燕赵都市报 洪庆明
........................

作为世界上三个最大的国有经济体之一,印度看到了中国和俄罗斯的开放,1991年也进行经济改革。印度也造就了一批超级富人,他们的老练或奢华丝毫不亚于西方富人。印度首富普雷姆吉,在《福布斯》富人排行榜上排名第58位。《福布斯》杂志说,最富有的5名印度人总资产累计(248亿美元)要高于英国前5富(242亿美元)。


但在孟买以北200公里的帕蒂帕达村,贫困落后举目可见。每家几乎都有一个腹部鼓胀四肢瘦弱的儿童。来自这个村庄的一名教师说,今年有3个孩子饿死了,在邻近地区还有另外的30个孩子都因饥饿而死。附近医院的公告牌上也诉说着同样的故事:2004年8月23日这一天,到中午时,已有23个来这里的孩子患有三级营养不良,这意味着他们只有正常体重的50%-60%。另外15个孩子还不到正常体重的50%。据官方的统计数字,2003年3月至2004年6月间,孟买周边乡村共有9245名孩子死亡。虽然当地政府否认这些孩子因饥饿而死,但医院医生说许多都是饿死的,官方则强迫他们在死亡书上填上其他致死原因。

这里与孟买犹如两个世界。印度目前有3亿人口每天生活费不到1美元,占世界绝对贫困人口的1/4。世界银行印度分行的经理M·卡特说,这个国家同时占据着“两个世界:第一个是经济改革和社会变化已开始生根立足、经济增长已改变人民生活;另外一个是,公民几乎完全被公共服务、就业机会和光明前景忽略。弥合这两个世界或许是这个国家当今面临的最大挑战。


贫富分化已给印度埋下了动荡的种子。2004年5月份议会选举中执政的人民党失利就是人们愤怒情绪的宣泄。新上台的国大党政府把弥合两个印度的鸿沟作为优先的任务。在印度中部农村地区控制着一个“国中之国”的纳萨尔派武装分子,就试图利用日渐上升的社会不满情绪进行冒险。这一年的11月25日,纳萨尔派武装分子在一次伏击中打死了17名警察,这或许是该组织重新*****力量的信号。该组织的首领在一份声明中宣称:“只要穷人愤恨压迫性的政府,我们的战斗就会继续下去。”瓦奈克教授说,穷人正在觉醒,农村中的不满情绪和年轻人的期望值危机正在加剧。展露的财富让他们看到他们想要的那种生活,但他们旋即意识到,这种荣华富贵的梦想对他们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


如果印度富人知道如何去分配他们的财富,这种社会动荡或许会趋向消弭。但正如啤酒大王马尔雅承认:“印度没有集体利益,只有特定利益。”当然,在马尔雅的法则之外也有“特例”,譬如普雷姆吉就在教育方面投入了成百上千万美元。但无论如何,印度政府的行动能力,因新富人阶层在税收上的欺诈行为而大大地削弱了。印度慈善事业的最大捐助者,不是印度任何一位富豪,而是美国人比尔·盖茨。


在一些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制度、文化和环境等因素,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只有少部分人口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扩大,社会阶层之间矛盾累聚。富裕人口生活方式穷奢极欲,缺乏对整个社会的责任心。相反,他们时常动用已有的经济优势和政治权力贪婪地攫取财富;而占大多数的贫困人群生计艰难,由于社会资源被前者独霸封堵了他们向上流动的路径,前途渺茫。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社会怨恨情绪不断酝酿和膨胀,社会犯罪率呈恶性上升趋势,导致整个社会面临着失控与崩溃的危险。

第三只眼:孟买血案对雄心勃勃的印度是针清醒剂



燕赵都市报 陶短房 旅加学者


由于民族、宗教关系错综复杂,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地域矛盾、种姓矛盾痼疾难除,产业结构极不均衡合理,印度近年来虽然在经济上获得了出色的统计数据,军事上建立了庞大的武库,但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非但未有所缓解,反倒更加激化。................
[ 此贴被0909在2008-12-01 16:27重新编辑 ]
xiaocaobeihei
风云行者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989
精华: 2
发帖: 752
在线时间: 349(时)
注册时间: 2007-03-16
最后登录: 2012-02-27
地板  发表于: 2008-12-01   
鹰鹫翱翔!

雄狮安在?

 
琢磨市场,就是琢磨人心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板凳  发表于: 2008-11-30   
中国股市篇--喷血.满江红
怒发冲冠睨深沪,潇潇血竭;频遭阉,日蒸千亿,哀鸿遍野。
三千万民成枯骨,二十万亿灰烟灭;只可恨汉奸卖国贼,颠朝野!

三板耻,两网冤;魔作灾,兽造孽;枯竭了资源经济危机。
制度分红豪巧夺,金融开放引宰割;待雄狮力挽于狂澜,兴中华!
   
xiaocaobeihei
天地人和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7807
精华: 0
发帖: 307
在线时间: 1933(时)
注册时间: 2007-09-10
最后登录: 2014-04-02
沙发  发表于: 2008-11-30   
可能这帮家伙除了现有法规就不懂公序良俗吧!
可能就是这帮空伙的悲哀啊!!!!!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