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证监会空袭杭萧钢构大揭密
xnxn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78
精华: 10
发帖: 1128
在线时间: 32(时)
注册时间: 2006-12-10
最后登录: 2017-11-25
楼主  发表于: 2007-04-15   

证监会空袭杭萧钢构大揭密

证监会空袭杭萧钢构大揭密

第一回、基金、游资同台搏羿,证监会出手干预

2007年初以来,中国股市行情等到升华,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不过市场格局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市场热点由基金控筹的高价蓝筹股向游资主导的低价股转移。这一转对于行情的全面协调发展故然是好的,但是,对于那些早以拉高股价,准备布局围猎的基金来说却是心急如焚,行情顶部时间是相当有限的,弄不好可能是全盘皆输!于是乎,证监会出手了!

反思:

首先,证监会是代表国企利益:从股改行情一直至今,行情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国家回收股市开张近二十年来的本和利!如何让国有股在较高位置套现是它的重任.而杭萧不过是一个浙江的民企,单银木的个人财富积累当然不用证监会费心和关心.在这两大利益集团搏羿中,证监会会毫不犹豫地会选择国企.因此,那些躲藏在国企避风港里面的什么注资,什么整体上市,什么券商借壳等等就是名正言顺的事了.自然不会被查处.其间,股市股份(14个涨停)、S前锋(26个涨停)等等。

我们看看中小板(民营企业)股票也就再清楚不过了,有的股票上市很久了,但始终象个有娘生,没爹护的小混混.别看它们很多盘小绩优,但有几只股票连续涨停过三次.连ST股票都不如!想深交所也是一错成就数年之恨!打击杭萧钢构(民企)的目的就是为国企在股改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开道.

其次,证监会在基金和游资之间也会选择前者而抵制后者:基金是一颗极其重要的棋子.股改行情离不开基金推高,利益集团数钱也离不开基金来圆场.现在的局势很清晰,基金从一开始就大抛价值投资理念,他们低位抱团介入蓝筹股(绝大多数就是国企股),一路推高股价.至今股价已是空中楼阁.先前的投资价值早已荡然无存!而今却一再鼓吹所谓的价值重估,目的就是一估再沽,估到它把筹码卖给中小投资者就沽完了.美丽的神话也就讲完了.97年不就是如此吗?只不过那时的“黑手”不是基金而是券商和银行!

但是偏偏市场中有另外一股力量,它就是游资!游资是社会流动资金的俗称和统称.这些资金一不为国,二不为民,一心一意为自己谋利,准确地说,中小投资者的资金也应该归于其中.它们追求的是市场的共振,获取的是资金效益.显然这两股力量有着不同的使命和目的.眼看时下基金拉高出不来,而游资却游刃有余,越战越勇。证监会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今后的大局还得依靠自己养的"鹰"来保驾护航,所以炮轰游资当然不在话下. 从而也引导中小投资者陷入他们的战略大包围!

第二回、证监会压阵,“黑嘴”打先锋

杭萧钢构在获得350亿大单的利好预期之下,市场各方积极参与,令其股价连续涨停。此时“黑嘴”开始大扑冷水,风狂质疑:“国际玩笑。。。”, “蛇吞象。。。”, “抬高股价串通庄家。。。”, “高管资金出逃。。。”, “又一个银广夏。。。”“提前泄密。。。。不料股价却在质疑声中节节走高。

反思:

首先,如果杭萧合同是虚假的话,不论是机构、庄家,还是那些灵通人士,会利用假信息做十个以上的涨停板吗?玩这种“传闻”游戏,最多两三个停板,公司一但出来澄清就玩完,这样的短线波动在沪深股市中很常见的嘛。十个涨停本身就告诉市场,合同肯定不是假的!

其次,如果合同有假,或者根本不存在,公司完全可以对股价的波动装聋作哑,视而无睹。不大了发个“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就得了嘛。但公司却在股价涨停中不断出公告证明该合同的真实有效,并就相关信息予以定时披露!杭萧不可能那么明显地引火上身,难道公司真的是不想“活”了?正如公司一人士所说:”目前杭萧钢构集团公司拥有几十亿的资产,不可以为了在二级市场上捞点小便宜而丢了西瓜吧”!

第三回、证监会停牌施压,望其公司自绝

至3月16日起,杭萧钢构股票临时停牌,并且一停就是两周!其间,“黑嘴”更是狂轰滥炸,证监会、上交所各自施压,仿佛要将杭萧公司翻个倒朝天。一时间,连原本相信合同真实的投资者都不免出了一身冷汗,人人自危,草本皆兵。不过雷声大雨点没,随着公司两则公告,股票又复牌了。差一点黑白就此颠倒!

反思:

首先,证监会身具一个市场监管者,和执法者的身份,怎么不懂得执法的严肃与谨慎。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下,妄自定论,不顾及上市公司声誉,不重视投资者的利益,人云亦云,险些“帮”了“黑嘴”的忙,给公司和投资大众带来重大损失!

其次,为什么在停牌期间,证监会不肃清“黑嘴”,反而让其与杭萧公司的解释及公告鱼目混珠,放在一起。从很大程度上干扰了上市公司的澄清效力,一时弄得公司越澄越不清!解释一个问题,新生十个问题!

第四回、复牌再度上涨,证监会孤注一掷 ,事实就是事实,相反在证监会的“客串”下证实了合同的真实有效性。复牌后,市场响应不凡,股价再上台阶,并连续两个涨停!证监会无奈之下,立案调查。。。。

反思:

一、有市场人士指出,杭萧钢构即便可能存在内幕交易问题,证监会在掌握了一些证据的情况下,对其立案调查。但令人不解的是,既然管理层掌握了证据,为何先让杭萧钢构复牌,过了三个交易日(其中该股有接近40%的换手)后再宣布立案调查?
  
证券之星认为,这有两种可能性:其一,神秘资金不听“劝告”,前次复牌后仍然操纵股价、肆意拉高,证监会无奈下了“重拳”,宣布立案调查(原来中国的法律不是有案而立,而是“被逼”而立呀)。其 二,因为有些“不明真相”的机构大量介入该股,为了避免引发市场风险,管理层给了这些机构撤退的机会,就是复牌3个交易日后才宣布立案调查。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证券之星就说错了,不是证监会,是正奸会!

二、有人说杭萧钢构太傻,不会看证监会的脸色.复牌过后还要涨停.最终惹祸上身.那么稍有头脑的人都会明白,如果是有庄家在操纵股价,那么谁还敢在这种市况下不给证监会脸面,顶风作案?乖乖盘整几天就是了嘛.何必招打呢?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是市场要杭萧钢构涨停,那证监会的所谓“调查”不就是螳臂挡车?难道市场还会给证监会颜面吗?通过市场交易,我们就不难看出.这轮异动本来就是市场自发的.所以才会如此不可收拾!连证监会也敢得罪!

第五回、“立案”出击,股价跌停

在证监会与“黑嘴”经过多方“努力”仍然无法阻止杭萧钢构上涨时,监管者的核武器终于用在了杭萧钢构这个“孤儿”的身上!2007年天字第一号证券大案落户杭萧钢构。为此,杭萧钢构股票应声而落,封死跌停,证监会最终没有白干一场。

反思:

首先,即便证监会认为杭萧股票确实存在违规交易,那么在对公司立案查处的同时为什么不让公司股票停牌呢?!要知道立案调查对于股票价格的影响远不会比350亿订单合同小!!身为执法者连这个常识都不懂吗?

其次、杭萧钢构副董事长潘金水说:"大家都误解了公告的内容,我觉得证监会是对杭萧钢构股票进行调查,而不是对公司进行调查,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二级市场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杭萧钢构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潘金水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称,"(杭萧钢构)公司也是受害者",目前公司也希望调查尽早公布结果。

他表示,海外订单事件引起的风波打乱了公司的正常管理和运作,而证监会自始至终的不明朗态度也让公司感到"无所适从","这是我们从来没想到过的"。潘金水说,包括上次的调查在内,证监会目前也没有给出最后的调查结果,加上二级市场的表现,公司的形象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有些合作方甚至产生了动摇,工程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为"谁也不会和一家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公司来往"。据其透露,安哥拉安居工程的合作方中基公司原定于前日和昨日到账的2亿元工程进度款也被迫延迟。

最后、本次事件的源头可以说就是股票价格的异动引发的。但我不明白,为什么涨停就是异动,以至引来无数质疑,引来证监会的调查、立案。现在股价连续跌停就不是异动了呢?难道投资者财富的增值就会招致管理层的红牌,投资者财富的缩水就赢得管理层的绿灯吗?证监会是在保护投资者,还是在掠夺、摧残投资者呢?!

通过对整个杭萧事件的梳理,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证监会就是要杭萧钢构(非国企、非基金重仓)的股价跌!先枪毙了再说,至于罪名嘛,下葬的时候随便加个得了…….
yifan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75
精华: 50
发帖: 5431
在线时间: 683(时)
注册时间: 2006-12-10
最后登录: 2011-07-16
沙发  发表于: 2007-04-15   
打死我也不会相信有个340亿的大订单.不然就是中基公司脑子进水了,国内钢构厂家不计其数,搞个分批招标采购成本最少下来20%,他们全部吊死在杭箫钢构,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三板风正一帆扬  http://gfzr.bokee.com
股票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029
精华: 1
发帖: 377
在线时间: 25(时)
注册时间: 2007-03-17
最后登录: 2009-12-13
板凳  发表于: 2007-04-15   
打死我也不会相信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地板  发表于: 2007-04-15   
京中兴股价在三板曾经连续16个跌停板(其间仅横盘两三天),证监会就不认为是异动是该跌,因为这就是垄断集团设置地狱板块的目的!厚黑狠堪称史无前例的毒辣手段!
xiaocaobeihei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