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网络盛传经济学家骇人语录大全(附节选)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楼主  发表于: 2009-01-08   

网络盛传经济学家骇人语录大全(附节选)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王敏超 执行加亮操作(2009-02-17)
http://cfi.net.cn/p20090108000537.html
网络盛传经济学家骇人语录大全(附节选)
时间:2009年01月08日 08:39:05 中财网 
  近日,网上盛传一篇题为《中国经济学家骇人语录大全》(以下简称《语录》)的文章,文中收录了如厉以宁、张曙光、张维迎等十七位著名经济学家的言论,他们不是在官方担任要职,就是著名高校经济研究领军人物。从收录的言论来看,部分经济学家的一些说辞的确让人难以理解,甚至引发争议,如厉以宁所称"房价涨得快是好事",张曙光认为的"腐败是改革的成本"等。经记者核实,这些言论并非杜撰,此前亦有不少相关报道。
  集结30条"牛人牛语"
  据统计,《语录》中收录的30条言论中,涉及到社会分配及福利制度的有8条,谈到国企改制的有5条,关于房地产市场和腐败问题的则各有4条。诸位经济学家的言论之所以被认为"骇人",或者说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应,主要是因为有些言论立足点不是民生,忽略了老百姓的利益需求。
  如我国房价于2003年开始上涨,其持续迅猛的涨速引起市场对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厉以宁就在2005年发表了"房价涨得快是正常现象,说明居民的收入多了。以前投资的房产升值了,是好事"的看法;2005年1月,身为国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研究员、常务副秘书长的王建称"今后10年,中国的大城市,无论是上海、北京还是南京,房价要涨3倍;大胆地说,10年房价要涨5倍以上"。
  而在房地产泡沫正开始破灭已成为普遍共识的当下,对于这些经济学家的言论,许多网民表示不甚理解,有激进的网友甚至表示看了"就想骂人"。
  多数言论早有争议
  事实上,有些经济学家的言论在面世之初便已曾遭到质疑,如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几年前称"经济学家就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一说,当时曾引起社会上对整个经济学家群体言论立场的质疑和声讨;北大经济学院院长刘伟的一句"1998年特大水灾刺激了需求,拉动增长,光水毁房屋就几百万间,所以水灾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35%",亦曾引得著名财经评论员时寒冰"诺贝尔经济学奖不能授予禽兽"的感慨。有网友对此忿忿道:"奇谈怪论可恕,但打着经济学家的幌子,说经济结论却有背常识,决不可饶恕。"
  目前,这份《语录》在天涯、凯迪等论坛上广为流传,对于这份《语录》的看法,有位网友的说法很是有代表性:"真正的经济学家应该在问题到来之前能比普通人先看到问题的,了解问题的实质后,能够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这几个最粗糙的标准来衡量,这些所谓的经济学家里有谁做到了吗?不要说提出方法,连问题都没有能力看到,从来没有为问题预警过。除了放马后炮最厉害之外,没见有别的本事。"
  不过也不是所有经济学家都遭到炮轰,如谢国忠就被网友称为"有良心"的学者,而郎咸平的话也被认为是"可以看一看",因为"他的是对的"。
  《中国经济学家骇人语录大全》节选
  经济学家就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
  --樊纲(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
  房地产是否有泡沫?什么叫小康,小康概念要拥有两套房,应该鼓励中国人购买两套房,在家住一套,出去休假时住另一套。房价涨得快是正常现象,说明居民的收入多了。以前投资的房产升值了,是好事。
  --厉以宁(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如果有机会向总理建言,我一定要说"三个不要轻言",不要轻言经济过热,不要轻言房地产泡沫,也不要轻言人民币升值。中国现代化的标志是北大教授拥有轿车和别墅。
  --萧灼基(北大经济学院教授)
  保守地说,今后10年,中国的大城市,无论是上海、北京还是南京,房价要涨3倍;大胆地说,10年房价要涨5倍以上。
  --王建(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研究员、常务副秘书长)
  说房地产炒过头,那是胡话。
  --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
  腐败是否有理?既然掌握公共权力进行公益决策的人不肯轻易放弃和交出他们的权力,而改革又不能从其手中强夺,就只能通过腐败与贿赂的钱权交易的方法进行购买。改革要利用腐败和贿赂,以便减少权力转移和再分配的障碍。腐败和贿赂成为权力和利益转移及再分配的一个可行的途径和桥梁,是改革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润滑剂,在这方面的花费,实际上是走向市场经济的买路钱,构成改革的成本费。
  --张曙光(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
  第一,应将属于政府或者国有企业集团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平均分发给中国的人民。这些股票大约价值每人4000元人民币。对于农村的家庭来说,这些钱相当于三年的收入。
  第二,大型国有企业(比如银行、铁路、电信、水利和采矿公司)应该尽快上市。尤其是那些拥有采矿权的公司上市时应该包含采矿权,并且地方政府不应该把这些采矿权出让给新的公司。上市后,这些公司可能价值每人1500元人民币。这是一个标准的农村家庭又一年的收入。  --谢国忠(原大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在公有制下,官员索取剩余可能是一个帕累托改进;因为它有利于降低监督成本,调动官员的积极性。私人产品腐败的存在,对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即使不是最好的,也是次优的,第二好的。反腐败力度在把握适当、要非常适度,如果力度把握不适当,间接带来的负效应也非常大。
  --张维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
  以资产换特权,促进私有化。我曾对中央政府说,最好干脆给这些人一大笔钱,把这些权力买下来,叫他们以后再不要利用这些权力了。中国最上层没有什么贪污腐化,下面却有数不尽的贪污腐化。
  --张五常(香港大学教授)改革初始,只有权力没有市场……前半部分:权力创造市场……金融资本阶段在性质上是资本发展的最后阶段,只差一个国际化没有完成。至此中国体制转轨的任务可以说基本上完成了前半段──以权力创造市场;中国旧体制下积累的财富基本转移完毕,中央政府直接能够控制的资源不多了……后半部分:权力退出市场;中国改革的前一半任务就算基本完成,应该开始后一半:权力退出市场,健全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  --杨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股市的历程犹如18世纪的英国股市一样,如果在没有信托责任的社会环境下,不如关闭算了。
  --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我希望我的言论能够改变国家的改革方向。如果我失败的话,这不是我个人的失败,这是我们国家的失败。我是个伟大的思想家。我这一次一定要成功,如果我失败的话,那会给中国社会带来一个多么大的危害。
  --郎咸平(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不妨把这些公共财产看成无主之物,谁先把它拿来卖,这公共财产的产权就算他的。你如果正好当一家国有企业的厂长,就可以和主管部门合伙把这家工厂卖给有钱人,产权就变成私有了。
  --盛洪(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因为城里也出现了穷人,才有了收入分配不公。不应该有仇富心理。目前我国个税征收有很多漏洞,以至于一些富人并没有按章纳税。因此,我们要完善目前的征税体系,而不是说我们应该用征税的方式缩小贫富差距。
  --林毅夫(原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我把堵车看成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堵车,那它的经济也可能凋零衰败。(1998年特大)水灾刺激了需求,拉动增长,光水毁房屋就几百万间,所以水灾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35%。
  --刘伟(北大经济学院院长,"京城四少"之一)
  治穷先治懒、治懒必须逼、逼民先逼官。
  --钟朋荣(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京城四少"之一)
  把当年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的八个国家找过来,这八个国家,每一个国家建一所学院,就建在圆明园的遗址上面,形成一所联合大学!就叫做圆明园大学或叫八国联合大学。简称八国联大。
  --王建国(北大国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MBA与案例教学中心主任/光华管理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 .陈.昊.旻  .新.快.报
[ 此贴被0909在2009-01-08 11:51重新编辑 ]
xiaocaobeihei
兰花香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7444
精华: 14
发帖: 3032
在线时间: 6620(时)
注册时间: 2007-08-22
最后登录: 2019-07-24
沙发  发表于: 2009-01-08   
 
china6146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3469
精华: 0
发帖: 99
在线时间: 497(时)
注册时间: 2008-01-09
最后登录: 2018-10-11
板凳  发表于: 2009-01-08   
操的
george_n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0689
精华: 7
发帖: 427
在线时间: 1671(时)
注册时间: 2007-10-20
最后登录: 2016-07-17
地板  发表于: 2009-01-08   
剁了这帮畜生!!!!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4楼  发表于: 2009-01-08   
现在大小限的血腥浩劫(以海通证券为例),已经暴露出是强势集团的丛林法则的危害--新股无法发行、丧失融资功能、中国股市暴跌全球桂冠!苦口婆心的维稳变成了花言巧语,软起飞变成了硬着陆,增加财产性收入变成了财产性蒸发、股民基民哀鸿遍野怨声载道!海龟背后的主子顺利完成了廉价中国的第一步。
...............................
国内汉奸买办金融证券精心策划实施的每一步,都得听命于殖民中国的列强,列强以“阿扁”警示要挟贪腐奸臣,轻松殖民中国。
全球股灾也起源于大小非大小限的助推!
如果没有制止大小限的血腥浩劫,中国股市暴跌连带香港股市暴跌,全部打回净值面值,香港股市是国际市场,香港中资股(权重过半)若暴跌恒生指数将重创,城门失火殃及鱼池必将重创全球股市。之所以今年全球股灾!
另外:由于为了掩埋证券市场无法揭开的罪恶,若干年后,主板的股票将轮流退市三板!这也是股灾起源之一。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5楼  发表于: 2009-01-08   
毛主席教导:“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只有遵照毛主席的教导,中国才有希望。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6楼  发表于: 2009-02-17   
http://cfi.net.cn/p20090217000461.html
谢国忠:更深的痛苦留给了明天
...............................
盈余国主要是东亚的制造国和石油出口国。对这些国家而言,资金高度集中于政府或是少数私有部门,对其扩大内需形成了主要障碍。比如,新兴市场的美元短缺就是一个分配的问题。新兴市场国家中不存在绝对的美元短缺。这些国家仍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他们只需把政府的美元资产换成其美元债务国的本币资产。这场危机暴露了这些国家货币分配的问题。一方面,这些国家的政府积攒外汇储备购买美元资产来抵消经常账户盈余;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的企业从外国人手中借入美元以备投资。难道这些政府不应该更好地配置资金来支持投资吗?
  资产所有权集中于政府及少数个人,是扩大这些国家内需的关键障碍。看看中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吧。它们的所有权都异常地集中。除非能够更广泛地分配财富,否则,很难发展出一个消费导向型的经济。
..................................................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7楼  发表于: 2009-03-11   
http://cfi.net.cn/p20090311001991.html
时寒冰:专家为何屡屡误判经济形势
时间:2009年03月11日 17:22:33 中财网 




  《上海证券报》评论版主编时寒冰(资料图)
  中国拥有经济学家(或各种专家)头衔的人满山遍野,比野鸡都多,尤其有关部门豢养的经济学家(或各种专家),由于沾染上浓郁的权力色彩而屡屡误判经济走势,给经济决策造成了极大的误导。
  2008年9月之前,在次贷危机持续恶化,全球经济步入萧条状态的情况下,有关部门一直在延续控制流动性、抑制通货膨胀的错误政策,最终,使中国经济雪上加霜。原因是,没有分清楚,中国经济中所谓的流动性过剩,仅仅存在于虚拟经济中,实体经济尤其民营经济中其实是资金严重紧缺的。紧缩政策强力推行的结果是,实体经济进一步萎缩,大量企业尤其民营企业次第倒下,以至于上半年公布了6.7万家企业倒闭的数据后,下半年这一数据再不敢公开。由于收益下降,生存难以为继,实体经济中的资金进一步向虚拟经济流动……
  当次贷危机恶化,发达国家全面应对大萧条的时候,在权力部门羽翼下养尊处优的经济学家给政府的报告,仍然是:次贷危机在给中国带来机会,中国经济可以率先复苏。这种乐观的态度,最终影响了决策层,进而提出了今年第三季度复苏的不切实际的目标。随着形势的发展,决策者慢慢清醒过来,这一目标渐渐淡化下去,不再被挂在嘴边。
  在去年的文章和几次讲座中,我认为,如果处理不好相关问题,2009年,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全面崩溃的开始。笔者用语较重,意在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当时不少人嗤之以鼻,而现在,当危机压境,悲观的预期笼罩,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古语,才再次被人记起。
  人们很难弄明白,有关部门及有关专家,为何屡屡误判经济趋势,但是,透过一些细节,还是能够看出一些端倪。
  3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月度经济形势报告。报告披露,2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6%,为2002年12月以来首次下降,并为自1999年6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同时,2月份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4.5%,为连续第三个月下降,并为自1999年3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统计局分析认为:"目前还不能判定出现了通货紧缩"。经济是不是通货紧缩,直接牵涉到相关政策的出台,这一判断关系重大。然而,有关部门轻松的就得出了"目前还不能判定出现了通货紧缩",那么,什么时候能做如此判断呢?我相信,等到中国经济开始步入通货膨胀阶段时,这些人就会得出"中国经济已正式出现通货紧缩"的结论来。真的是雷死人不偿命。
  统计局专家的结论,源于两个依据:
  其一:价格指数双降,且跌幅较大,与去年指数较高的因素相关。这是一个客观因素。2008年2月份,CPI同比上涨8.7%,创下1996年9月以来11年的新高。2008年2月,PPI同比上涨6.6%,都处于高位。由于价格指数的增长,要与去年同期的数据进行比较,很容易得出CPI与PPI同比大幅下降的结果。据统计局的测算,2008年CPI对2009年2月的滞后影响约为-2.5%,即使今年2月的价格水平保持不变,仅仅因为去年同月基数高的影响,2月CPI同比就将下降2.5%。也就是说,CPI与PPI的同比跌幅存在放大效应。
  其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对通货紧缩的定义是:"价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货紧缩。"简言之,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经济学界认为,当CPI连续三个月下跌,即表示已经出现通货紧缩。目前,CPI才仅仅一个月下降,因此,国家统计局得出了"目前还不能判定出现了通货紧缩"的结论。
   经济学不是死的,人也是活的,但是,偏偏以死知识去套动态走势的这种死搬教条的做法,必然误判形势。
  尽管统计数据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其实早已进入通货紧缩周期,目前这一周期正在延续过程中。
  要判断经济是否出现了紧缩,并不一定需要CPI持续三个月下降,甚至,哪怕CPI一个月都还没有下降,只要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条件具备,且外部缺少短期能够改变这两大条件的因素,即可视为经济将步入通货紧缩阶段,更何况,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已经处于通货紧缩阶段。
  只有用这种方式研究经济运行规律,才真正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对决策也才有参考价值。
  其一,先看导致通货紧缩的需求不足的条件。
  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缺少一个强大而坚实的中等收入者阶层(这个阶层是最稳定的消费者),贫富差距日益明显。世行200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注解1】(贫富差距程度)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不仅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也超过了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水平。即使这个数据,也忽略了部分群体高福利与另一部分人数更多的群体保障不足的问题,如果加上这个因素,衡量贫富差距的指标,恐怕还要令人忧虑。
  由于少数居民占有大量收入,而另一部分占大多数的居民,只占有少数资产或收入,使得我国的低收入者取代发达国家的中等收入者成为社会的主体,这是导致内需不振的根本原因--是民众实实在在缺乏消费能力啊!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期变得更为悲观,更不敢消费。这意味着,导致通货紧缩的需求不足的条件已经具备。
  其二,我国的许多产品尤其是低附加值产品是严重过剩的--国内纳入国家监控的650余种商品类别,产能长期过剩的就有620余种之多。这种状况由来已久。那么,为什么过去这个因素没有导致中国经济步入通货紧缩阶段呢?原因是,外部需求尤其是发达国家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消化了相当一部分过剩产品,而当发达国家因受次贷危机影响,消费下降的时候,我国产能过剩的问题就立即清晰的显现出来。
  很显然,早在2008年下半年(尤其2008年底),我国就已经开始显露出通货紧缩的迹象,正是由于忽略了这些迹象,没有作出前瞻性判断,使得相关的货币政策继续在针对通货膨胀下猛药,最终,导致下半年更多企业不堪资金短缺之重而陷入困境,中国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通货紧缩阶段迈进。
  我们对经济走势的判断,必须具有前瞻性,唯有此,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如果在经济已经显现出紧缩迹象时还在抑制通胀,在经济即将步入通胀周期时还在大力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就可能加剧经济调整的痛苦程度,延长调整的时间,付出更高的成本。
  必须认识到,目前的消费低迷等现象,根本原因在于民穷,只有采取措施,促进民众财富的增长,加快中等收入群体的形成,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源性问题才能解决,中国经济也才能走出通缩,走出低迷,实现复苏的目标。
  有关部门及其豢养的经济学家,需要正视中国经济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去做学问,研究经济问走向,为决策层提供准确、正确的决策参考,而不是整天以与权力勾肩搭背为荣,施展溜须拍马之能,丧失知识分子起码的良知和风骨,忽略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沦为卑贱的奴才。
□ .时.寒.冰  中财网
xiaocaobeihei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