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9日尚福林主席说:现在市场经济时代则说买国债“功在国家、利在个人”;那么进入股市有什么目的不高尚的?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进入市场的目的就是赚钱。搞工厂、办银行都要赚钱才行,不是不高尚。在股市投资,同样是“功在国家、利在个人”,没有什么不光彩,都是光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者。(在2005年8月19日一次专家总结会上说)。
尚福林主席特别强调说:“流通股股东的地位实际上是弱势,所以流通股股东必须是证券市场的重点保护对象”(在2005年8月19日一次专家总结会上说)。
2006年7月7日尚福林主席说: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的资产,直接损害公司利益和其他股东利益,这种情况如不严厉禁止,投资者就不敢投资于上市公司,没有了投资者也就没有了资本市场。因此,“清欠解保”是资本市场正本清源、加强市场基础建设的又一项重要工作。(2006年7月7日尚福林在证券期货行业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1月14日尚福林主席表示,2009年和今后一个时期,证券期货监管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这条主线,继续加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强化功能,改进监管,更加突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更加突出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加突出完善市场结构,更加突出改革创新力度,更加突出维护市场“三公”原则,努力使各项措施更加有助于维护和提振市场信心,有助于形成市场稳定运行的体制机制,支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0年实施的“下(退)市”政策,因从国际成熟市场生搬硬套,结果没能扼制市场下跌,更没有铲除市场里滋生的毒瘤恶行,反将本应严刑峻法惩治的违规犯法者放跑,而将罪恶留下的一切伤害残暴地转嫁到本应突出保护的投资者身上。
在三板市场上市的下市公司有43家(共有42只A股股票和5只B股股票,其中1家公司只有B股股票),全部股票在*****至1999年间发行。有28家公司集中在1992年至1996年间发行,占65%,而1992年和1996年分别发行了8家和12家,占了28家的71%。 合计股本126.69亿股,合计流通股51.22亿股,合计股东176万人。
这一阶段正是国民经济转制并轨,国企最困难时期。在资本市场为国企解困服务方针下,陷入困境的国企通过上市发行额度配制安排下包装上市,例如1993年上市6家,1994和1995年共上市6家,1996年上市17家,四年时间共上市29家,占43家退市公司的67%。
地方政府为了解救国企,保障就业,维护局部利益,即便违背资本市场优化配置原则,也不惜抛弃资本市场赖以生存的诚信与公平原则,默许甚至操纵亏损企业包装上市,急切圈钱。可以说43家退市公司大多属于困难国企,包装上市意在圈钱解困。
42家主板退市公司(已股改的联谊除外)均存有大股东占用资金、违规担保问题。经框算被占用资金、违规担保和亏损合计253亿元,分摊在每股上约2元。
由于市场监管不力,法制建设滞后,信息披露不规范,市场的普通中小投资者一般很难及时获得相关可靠的信息,往往在上市公司事态扩大或东窗事发后,投资者才有机会从公共媒体上获知一些信息。
但是,中国证监会和国务院国资委早已经察觉并掌握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现象。如称:“自2001年以来,监管部门就高度关注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问题,采取强化信息披露要求、责令限期整改等措施,不断加大对控股股东侵占资金行为的治理力度”。
发文称:“2003年8月,中国证监会和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证监发[2003] 56号文,以下简称“56号文”),提出了纠正和防止侵占行为发生的具体监管措施”。
发文称:“2003年12月,中国证监会与国务院国资委召集部分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进行了座谈,就贯彻落实56号文,进一步研究纠正侵占行为的有效措施,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引起市场各方的积极响应”。
2004年7月27日下午,中国证监会、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就采取有效措施纠正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行为相关问题举行了发布会,公开表示:“在已退市的15家中,其经营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一些控股股东从损害上市公司和社会公众投资者利益的侵占行为中获取不当利益,如不及时纠正,将会破坏证券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006年11月7日中国证监会等八个部委签发的证监发[2006]128号《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工作的通知》称,“由于资金占用的形成具有复杂的历史原因,资金占用的总体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公司的资金占用清理工作面临重大困难。国务院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强调清理上市公司资金占用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切实做好,要求各有关方面积极配合,抓紧解决清欠问题。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清欠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大量存在的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严重阻碍了上市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侵犯了上市公司法人财产权的完整性,影响了资本市场诚信建设和健康发展,是导致部分上市公司连续亏损直至退市的主要原因,是严重损害公司和广大中小股东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清理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占用,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维护基本的产权制度,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乃至整个社会诚信文化的建设,是当前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首要而紧迫的任务”。
无论在中国证监会“高度关注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问题”,“提出了纠正和防止侵占行为发生的具体监管措施”的2001年至2005年,还是在国务院八部委发文责令“加快清欠进度,确保实现年内完成清欠任务的目标”的2006年度、2007年度。中国证监会竟会忽视平等正义的原则,放纵违规违法者,仍然将应“清欠”而未清欠应“解保”而未解保的42家上市公司,以傲慢与偏见的态度,发泄莫名的恼怒之恨,用简单而粗暴棍子,一退(市)之了,八年间竟没有人管。从此,全国170余万普通投资者被抛入人间地狱,多少年来含辛茹苦、省吃简用、来之不易的血汗顷刻灰飞烟灭,有的投资者积忧成疾,有的含恨去世,有的妻离子散,有的度日如年。
证监会哪里还有遵照尚主席的讲话精神,把投资者作为“在股市投资,同样是“功在国家、利在个人”,没有什么不光彩,都是光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者”对待,分明把一百多万股民当作十恶的赌徒!
中国证监会的轻率,让高悬的“保护投资者利益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宗旨成为茶余饭后的笑柄。
我们认为中国证监会明知“一些控股股东从损害上市公司和社会公众投资者利益的侵占行为中获取不当利益,如不及时纠正,将会破坏证券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明知“强调清理上市公司资金占用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解决清欠问题”之时不清而退,应对退市股民及其家庭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必须承担责任。
署名“卧虎”是陕西省西安市一位下岗工人,十多年前倾其血汗投资股市为国企解困作出了贡献,不料由于大股东占用资金造成公司下市,他讲述由别人在网络上帖,完后给我发了短信,全信如下:“贴子我让别人帮我发的,由于口述方言重听错打错子(字),请勿见笑”。
写给尚福林主席的帖子全文如下:
卧虎 (西安)
最近各大网络传言尚主席你即将离任,另有重用。我想几年前我给你写的那封申诉信,还有同胞同样的信,想必你已经看过或者听说过,也许你工作忙应酬多,早已把这件事忘到九霄云外,这样我都不怪你,谁叫我命苦呢,生活在这样一个看似光明而又黑暗的社会里。自从我几年前寄出那封反映信后,我遥望北京天天盼,月月盼,年年盼,现在头发已盼白了,也没见你老人家的回应,问题也始终得不到解决,但我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坚信我们有一个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领导,代表着全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终究一天能够拨乱反正,得到突然解决。
前些日子,我在街边拾到半张旧报纸,在上面写着我们的党和政府要着手解决一些人民看得见,摸得着,关系着民生的一些大事,要把政府于人民群众的矛盾化解到无形中........看到这条消息,我感到我和我的同胞们都有救了,党和政府已体察到民情了,要着手解决我们的问题。可万万没想到听说你要拍屁股走人,又要高升了。人常说:一朝君子一朝臣,我和我的遇难同胞多年上访申诉,不等于是白跑了吗?尚主席,你的心难道就是铁打的?百多万人民对你的寄托就这样石沉大海,我想即便你升到新官位,也会感到不安。也许在你升迁之前,抱着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把这已不是问题的问题顺手解决,这样也就理直气壮,功德圆满,骄傲的踏上新的岗位,人民也就永远不会忘记你的功劳,为你喝彩。
【原指定该项政策者是一个典型的昏官,故意制造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矛盾,推卸少数利益者的经济道德责任,把责任嫁祸到政府身上,真是居心叵测。解决三版问题非常简单,取消上市公司退市政策,因为这项政策不符合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停留在主板解决上市公司三年亏损问题,也不影响主板利益,为啥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恳求中国证监会遵照两位主席的讲话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及早解决上述问题,还三板投资者公正,促使社会和谐与稳定。
此致
敬礼!
上海下市公司股民
2009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