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目前的提案没有说到点子上
1、暂停三板交易。一些人以为暂停交易后三板公司就容易重组、上主板,这种想法太天真了。二网股、柜台股暂停交易的不少,至今未见上主板。可见停止交易与上主板无必然的联系。而三板交易是当年难民争取的成果,不可轻易否定。如果停止交易后三板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难民就更惨了。
2、清欠。如果真的能够清欠那就万事大吉了。问题是主板都难以清欠,三板的成数有多大?
3、股改。联谊是唯一进行股改的三板公司,目前股价也是几毛钱。可见股改并非灵丹妙药。如果在三板股改,那更是为国家股变现大开方便之门。恐怕三板股价至少下跌几成。以后三板问题的解决就更困难了。
4、交易方式改变。改成连续交易后可能进出会方便些,但我不相信对股价会有明显影响。因为基本面并无改变。
总、理刚刚提到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我们要抓住这大环境,争取在本届内解决,否则好政策落在庸官手中,三板问题又是遥遥无期不能解决。
我觉得关键还是要出有利于重组的政策,应该把我们的真实想法明确提出:
1、要求证监会出头牵线,寻找有实力的公司与三板公司重组或资本置换,应鼓励“云大科技变太平洋”的模式甚至更优惠。来三板的退市公司都是服从政府安排的,当局不应该奖罚不公。我们知道只有证监会有这种能力,我们小散又有何能力?这是他们必须做的,因为总理已经有了明确的指示,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2、要求将“退市公司”与“暂停上市公司”同等看待,恢复上市的标准要一视同仁。
3、最少应由当地政府以发行价回购,否则不应给当地新股额度。可能有人认为这会侵犯退市股民的权益,因为许多人都是在十几甚至几十元买的。但大家看看三板目前的价格,基本都是几毛钱,而三板公司当年的发行价至少几元钱,差距太大了。我觉得三板股民能够减少损失已经不错了,要想回到当年的价格,太难了。即使将来回主板,缩股后也与发行价差不多。何况“不应给当地新股额度”也会对当地政府造成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啊。
4、应该制定政策,明确退市公司要债转股,这样退市公司的亏损面将大幅度减少。而债权人转为股东后将大大增强公司的实力,重组就更容易进行。
5、老三板问题解决后才可以进行创业板、IPO。因为旧的问题未解决,不应再出新的问题。否则他们又会采取拖延战术。
6、可以把三板流通股剥离出来,当作新股的认购证。这样也可以弥补股民的损失。
7、二网股基本面比退市股好些,而且目前交易方式一样,因此退市股的优惠政策对二网股应该同样有效。
当然,清欠、股改、改变交易方式等我们都支持,但我认为制定具体的实质利好更重要。
还有许多好的提议是我们想不到的,希望大家多动脑子,只有群策群力,才能共度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