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前景在哪里?
环保真的没救了吗?事实并非如此。
前景一:政府还款,环保做大主业。
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各地三年内解决工程拖欠款问题,沈阳更是表示解决政府欠款问题。尽管这届领导班子有一点“后人不理前人事”的味道,但终究是人民的政府,10万环保股民形势致所以敢于坚持持有环保股份,就是因为相信党和政府。最近辽宁调整领导班子,或许李克强书记上任“三把火”会“烧”到这件事。政府归还3.44亿元真金白银,或是将两个排污厂的经营权和收费权交给环保。3.44个亿,对环保来说意味着什么?
环保产业享有二十一世纪“绿色产业”、“黄金产业”的美誉,是我国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我国政府已将环保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除SARS危机带来的深刻教训之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历史机遇,也令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环保产业对经济生产和国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环保产业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随着环保领域资金投入力度的增大,我国环保产业孕育着巨大的生机,仅今后五年,我国就将投资7000亿元,这无疑为我国的环保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涉及环保领域的上市公司较少,ST环保尽管已退市三板,但凭其曾作为辽股的龙头有过十分辉煌的历史,在环保行业的影响和实力,抓住振兴东北的历史机遇,做大主业,那么环保不但扭亏,而且在不远的将来,绝对可以重回主板,再次步入绩优股的行列。
前景二:大股东重组,转型网络产业。
不知大股东是否还有重组的想法。由环保前三大股东共同设立的沈阳中环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目前持股数占公司股权的65.74%,而中环实业实际控制权掌握在中广系手中。中广媒体传播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实施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国家级工程的综合性控股公司,2002年自导自演了一场欲将环保转为网络股的重组戏。事实上这场好戏还远没有结束,既然2.8亿元收不回来,何不“假戏真做”继续重组?搞网络特别是“三网合一”很有前景,最近网络股都很不错。
前景三:政府招商,引入战略投资者。
大股东如不愿重组,其它方进入门槛也已比较低。2003年底环保对高达30368万元的账面资产进行特别会计处理,卸下了历史包袱,更有利于后期的重组。政府可给予优惠政策,引入内资或外资重组环保。从环保股权结构来看,无国家股、H股、B股,流通股占总股本的35%,按目前三板价格全额收购也只需上亿元(当然一旦引起股权之争决不是这个价)。如果大股东无法还款,只能以股抵债,流通股股东将可以控股。另外,2002年8月29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关于改进代办股份转让工作的通知》,鼓励退市公司重组,规定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退市公司重组后股份可全流通,实际上就是类似于目前已启动的C板,当然或许还有更多机会重回主板全流通。这一政策对环保新的重组方应有一定的吸引力(或许大股东对这一政策早已研究透彻,只是当时股价太高而已,目前这个价位未必会肯放弃,最近已十几个涨停,不知是哪个机构在吸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