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血泪生态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9733
精华: 1
发帖: 8
在线时间: 2(时)
注册时间: 2009-07-20
最后登录: 2009-10-24
楼主  发表于: 2009-07-24   

血泪生态

中国证监会,我们能信你么?

    我是在生态退市前2003年一月买的股票,因为下面的这篇报道,也因为证监会在停盘七个月后,对他又一次的放行,让和我在内的许多相信证监会调查结果的股民深陷其中。
    作为一个股民,投资失败造成亏损,我认。作为蓝田造假账,造成股价大跌,我也认。可我不能容忍的是证监会的渎职,既然已经停盘七个月,既然已经发现公司有问题,为什么不等2002年报正式出来在开盘。
    不知2003年一月的开盘到4月的退市,这三个月的交易有何目的。
    该不会是因为在前期突然停盘的七个月当中,有什么资金被套其中?有什么人作了指示?还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勾当?从2003年一月开盘,交易三个月造成的事实是:有信息优势的主力或有内幕的群体完成了大逃亡,换进来的是相信中国证监会的信誉的弱势群体——————散户。
    这是证监会的无意还是有意,我无从考证。但我明确知道我被骗了,我被“抢劫”了。凶手不是蓝田,而是我们股市当中的我们股民唯一值得“信赖”的“青天大老爷”!
    
    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也没想过状告“青天”。我不期盼出现奇迹。但我相信苍天有眼,我辈会有幸的。
这篇报道:

由于2002年初,公司受到司法调查,多名高管人员被拘留,并引发
多宗自身债务和担保债务诉讼案件,造成生产经营资金严重短缺,公司生产经营
受到严重影响,使公司失去融资能力,部分生产停产,一些计划项目停滞,直接
影响了公司的经营成果。又由于公司因追溯调整,三年连续亏损,2002年5月13
日被上海证券交易所依照《上市规则》作暂停上市处理。如果不能扭转亏损,公
司将被终止上市。

    公司在当地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债权人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公司不懈
的努力,实现了年度扭亏目标,为公司股票恢复上市创造了基本条件。公司本年
度利润主要来源于出售资产的溢价收入和债权人的免息。
  
度利润主要来源于出售资产的溢价收入和债权人的免息。
家破人亡 离线
级别: 新手上路
UID: 19451
精华: 0
发帖: 5
在线时间: 16(时)
注册时间: 2009-07-14
最后登录: 2010-11-05
沙发  发表于: 2009-07-28   
    
wentaoyan 离线
级别: 禁止发言
UID: 402
精华: 1
发帖: 1844
在线时间: 5976(时)
注册时间: 2007-02-04
最后登录: 2019-05-14
板凳  发表于: 2009-07-28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地板  发表于: 2009-08-14   
回 楼主(股海沦落人) 的帖子
没有夸大其词、非常真实。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三水股民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9872
精华: 48
发帖: 4242
在线时间: 12799(时)
注册时间: 2007-10-05
最后登录: 2020-10-15
4楼  发表于: 2009-08-14   
退市机制受挑战 ST生态小股东首次状告证监会


2003年8月10日11:24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现行退市机制受到挑战 谁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本刊记者 江涛

  “我们就是不服气。如果我们真的因此成为第一个状告中国证监会的中小股东,也完全是被迫无奈之举。”8月5日下午,两名来自上海的ST生态股东张晓玮和洪耀见到记者时,看上去非常疲惫的他们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当天上午,他们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一份状告中国证监会的行政诉讼起诉书。8月7日,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并收取了诉讼费。

  成为“恢复交易”的ST生态新股东

  12月28日上交所“应投资者要求,报经中国证监会同意,决定湖北生态股票自2003年1月7日起恢复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上交所这里用的是“恢复交易”,而不是“恢复上市”。这个决定既使一部分早就买入ST生态、深套其中的投资者有了抛售的机会,也让一部分对重新交易的ST生态股票抱有上涨希望的投资者有了介入的时机。北京的崔先生自认为从中嗅到了公司发生转机的迹象,又专门找出ST生态股票的2002年半年报,其中公司中期盈利、正在积极重组等信息更坚定了他买入的信心,他在ST生态1月8日“恢复交易”后,先后买入了5万多股,打算中线投资,或者说用来“赌公司2002年全年盈利”投机一把。基本上基于同样的理由,上海的张晓玮和洪耀也分别买入了2万多股。

  然而,让像崔先生这样的投资者没有想到的是,在交易了72个交易日、换手高达326%后,到了2002年年报披露的关键时刻,生态公司突然发布了自2003年4月29日公司披露年度报告之日起停牌公告。

  5月23日,ST生态收到了上交所被终止上市的通知,列举的三大理由是:一是2002年半年度财务报告遭到“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二是2002年度财务报告遭到“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三是在今年年初的复市过程中,未向上证所提交股票恢复上市的申请。这个“迟来1年的退市决定” 无疑让崔先生、张晓玮、洪耀在内的一大批ST生态投资者无法接受。

  踏向北上的道路

  在经历了4次与上交所交涉未果的情况下,6月14日,张晓玮、洪耀以及一名叫俞萍的ST生态股东3人向中国证监会提出行政复议申请。6月26日,中国证监会法律部电话通知他们将加盖公章后的持股证明和上交所的股东账户卡复印件用特快专递寄达。

  7月24日,中国证监会法律部复议处的工作人员来到上海了解情况,听取张晓玮说明理由和事实经过。原以为事情会因此有起色的张晓玮们,却在8月1日收到了中国证监会不予受理的决定书。理由是:申请人作为生态的股东,如果认为该终止上市的决定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应当向公司提出,请求公司行使行政复议的权利,而不能直接申请。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十七条及《中国证监会行政复议办法》的规定,决定不予受理。只不过中国证监会驳回的7个人的申请,另外的王玉红等4人是于7月9日提请复议申请的。

  满怀希望的张晓玮们没有想到等来的是这样一个结果,决定亲自上北京找中国证监会“讨说法”。8月3日,张晓玮和洪耀踏上北上的列车来到了北京。在屡次遭受“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的经历后,张晓玮们还是没有见到相关人员给出正面答复,气愤难平的张晓玮和洪耀决定将中国证监会告上法庭,尽管他们知道这样做无异于鸡蛋碰石头。

  如何维护小股东利益

  他们起诉的理由有两条:一是中国证监会把两起不同的行政复议申请行为合并成一起,从而为做出不予受理决定制造理由。他们认为,证监会复议机构超过5日法定审查期限后又做出不予受理决定,是挑战现有的法律制度。二是证监会复议机构认为生态的股东不能直接申请行政复议的理由不成立。因为终止上市决定所终止的是流通股的上市交易权利,流通股东因此血本无归,利益受到损害。他们认为,流通股东完全有权利以自己的名义主张权利。上市公司有义务保护股东利益不受损害,但并不因此就消灭了流通股东保护自己利益的权利。

  在讲明了事情原委之后,张晓玮的眼睛里隐约闪烁着泪光:“终止上市的决定,痛的决不是上市公司或者它的大股东,而是像我一样的中小股东,为什么上市公司犯错受到的这种严厉处罚,要由我们中小股东来承受痛苦呢?都说要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可最终谁会来保护我们的利益呢?”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国证监会是依照法律、法规对证券、期货市场进行监督管理的执行机构,一直以来把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次遭到中小投资者的起诉,可谓开天辟地头一回。由于中国股权分割的现状,股票退市对流通股东的伤害最大,而上市公司反而可以借此逃避监管。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小股民拿起法律武器向证监会“讨说法”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我们并不应该“莫名惊诧”,而应该为投资者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强化感到高兴,这也有利于监管部门对现行退市机制进行理性的思考,进而推动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在法律法规尚未覆盖到的地方,投资者的利益如何得到保护,应该是值得市场参与各方深思的问题。

  
三水股民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9872
精华: 48
发帖: 4242
在线时间: 12799(时)
注册时间: 2007-10-05
最后登录: 2020-10-15
5楼  发表于: 2009-08-14   
投资者状告证监会 ST生态退市“捣浆糊”?


2003年8月7日10:01   [ 廖新军 ]?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经过种种努力之后,ST生态(相关,行情)(原600709.SH,现已退市)股东张晓玮、洪耀等人终于拿起法律武器,要向证监会“讨说法”。
  2003年8月5日下午,张晓玮、洪耀等人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正式递交了起诉书,要求法院判决证监会对其行政复议申请做出具体的决定,并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

  “8月4日,我们在证监会门口等了一整天,但还是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最终只有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仍在北京的张晓伟在电话中无奈地表示。

  “尽管提起诉讼的只是我们两人,但事实上,在我们的背后是许多遭遇相同的ST生态流通股东们。”张声称,已经有150多名股东明确表示支持他们的行动,代表的股份超过120万股。
“这次来北京的费用就是其中部分股东自愿捐助的。”

  2003年4月初,张晓玮购买了2.26万股ST生态,5月23日ST生态被中止上市。此后,张晓玮等人曾4次与上交所交涉未果,于是向证监会提出过行政复议申请。

  张晓玮等人起诉的直接导火索是,证监会对其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法院方面人员讲,现在只是立案,是否受理现在还很难说。”

  行政复议被拒

  2003年6月14日,因不满上交所中止ST生态上市的的决定,张晓玮、洪耀、俞萍等几位股民向证监会寄送了《行政复议申请书》。8月1日,张晓玮等人收到了不予受理的决定书。

  8月1日下午,在上海人民广场附近一间咖啡馆,张晓玮给记者出示的中国证监会不予受理决定书(证监复不受字(2003)3号)中,证监会认为“申请人作为股票被中止上市的湖北江湖生态农业(相关,行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如果认为中止上市的决定侵犯其合法权,应当向该公司提出,请求公司行使行政复议的权利,而不能直接申请行政复议。”据此,证监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17条、《中国证监会行政复议办法》第17条的规定,决定不予受理,落款日期是2003年7月29日。

  张晓玮认为,由于中国股市股权分裂的现状,ST生态中止上市决定所中止的只是流通股上市交易的权利,流通股东的利益受到直接损害,国有股、法人股由于本身不上市,其利益并没有受到损害。因此,流通股东完全有权利以自己的名义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但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严义明律师接受采访时指出,“中止上市是对上市公司作出的决定,申请行政复议的应该是上市公司,作为股东不具备复议申请的资格。”

  此外,张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17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符合本法规定,但是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构提出。除前款规定外,行政复议申请自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收到之日起即为受理。

  据了解,张晓玮等人6月14日寄出复议申请书,6月26日被告知需寄送补充材料,4天后即将补充材料以特快专递向证监会寄达。7月17日,证监会法律部工作人员电话告知张晓玮将到上海了解情况;7月24日证监会法律部复议处一位不愿告知姓名的工作人员在上海证管办向张晓玮做了笔录。

  8月5日,证监会法律部复议处几部电话一直无人接听,记者无法联系到有关人士。

  “我们6月份就向证监会寄送了行政复议申请书,但8月1日才收到不予受理的决定书。”张晓玮认为,根据行政复议法,超过5日法定审查期限并且未作出不予受理决定的即为受理。因此,证监会复议机构超过5日法定期限后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是挑战现有法律。

  “按照行政复议法,超过5天期限不予受理的决定,不符合法定的时效。”金世永业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戴律师认为。但证监会有自己的行政复议办法,他未找到该办法。“不过,保监会行政复议办法明确规定,超过5日不作出不予受理决定的即视为受理。”

  而记者从证监会网站上无法查到证监会有关行政复议的办法。

  严义明律师则认为,既然流通股股东不具备复议资格,自然不受时间的约束。

  缺乏法律依据?

  张晓玮等人称,之所以申请行政复议,是因为上交所关于ST生态中止上市的决定违反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违反了三公原则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原则。

  ST生态2002年对会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导致公司出现最近3年连续亏损,上交所根据证监会颁布的《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后简称《办法》)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对公司做出了自2002年5月13日起暂停上市的决议。

  当张晓玮等人认为,根据当时的《办法》规定,做出让生态股份暂停上市的决定并没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因为《办法》只规定对“最近3年连续亏损”的企业暂停上市,且“因国家有关会计政策调整,导致公司追溯调整后出现3年连续亏损的情形,不适用前款规定”。而ST生态连续3年亏损是由于对会计差错进行主动追溯调整带来的,所处的情况显然在这两者之外,显然在当时的情况下,将其暂停上市是缺乏法律依据的。

  直到2003年3月18日,中国证监会才发布《办法》的补充规定,“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或虚假记载,公司主动改正或被责令改正,对以前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追溯调整导致最近两年连续亏损的,如公司追溯调整发生当年继续亏损,暂停其股票上市”。但此规定的出台距离生态股份暂停上市的时间已有10个月之久。

  张晓玮等人认为,ST生态恢复交易同样没有法律依据。

  由于200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盈利288.09万元,公司董事会于当年9月6日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了公司股票恢复上市的申请,虽然负责中报审计的武汉众环会计师事务所对半年度报告发表了否定意见,但上交所没有决定ST生态退市。

  2002年12月28日,上交所发布公告,鉴于ST生态股票暂停上市“系因公司主动对会计差错追溯调整出现连续3年亏损所致,且公司目前仍在接受司法调查,为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应投资者要求,报证监会同意,决定ST生态股票自2003年1月7日起恢复交易(后推迟一天恢复交易)”。

  ST生态“恢复交易”的说法在以前ST公司处理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而且在上市公司相关法律法规中也根本找不到“恢复交易”这一说。事实上,上交所在同时发布的有关ST棱光(相关,行情)、PT琼华侨等几家公司公告中,使用的是“恢复上市”一词。

  此外,张晓玮等人表示,2003年5月22日上交所决定ST生态终止上市与法律法规和事实不符。根据上交所当天的公告,中止上市的依据是2002年半年报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2002年财报被出具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以及公司未按“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向上交所提交恢复股票上市的申请。

  但根据《办法》规定,如果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带解释性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证券交易所可以对公司财务报告盈利的真实性进行调查核实。

  “既然当初上交所做出了让ST生态恢复交易的决定,应当被视为默认报告盈利的真实性,现在怎能又将其作为退市的理由?公司2002年财报显示盈利,虽然审计报告出具的是‘拒绝表示意见’,但在公司未作调整之前仍然是盈利的,如何能令其退市?”至于ST生态是否提交股票恢复上市的申请,ST生态2003年5月25日公告称,公司于2002年半年报披露后和2002年年报披露后法定时间内向上交所提交了恢复上市的申请。“显然,这与上交所的说法不一致。”张晓玮等人质疑说。

  从2003年1月8日ST生态恢复交易到4月29日暂停交易期间,一共有72个交易日,生态公司先后发布了20多份风险提示公告,几乎是千篇一律地声称“公司2002年度业绩盈亏不明,如果亏损将被终止上市”。

  张晓玮等投资者认为,除了提示风险外,这些公告无疑是在向股东暗示:如果2002年度盈利,公司将不会被终止上市。“我们正是基于公司可能盈利的判断,才作出在这段时间买入股票的决定。”

  事实上,2003年4月29日,ST生态发布2002年年报,公司盈利1248万元,每股收益0.028元。而此后,ST生态被判退市。

  2003年8月5日,上交所有关负责人在电话中称,对ST生态的有关事情不愿置评。

  此前,上交所有关负责人在与张晓玮等投资者的几次沟通中表示,交易所对ST生态作出的暂停上市、恢复交易、终止上市等决定,都是合规合法的。如果投资者对此不满意,可以采取行政复议或司法手段来解决。

  流通股东变化之谜

  “我们投资ST生态股票是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的,但是对ST生态暂停上市、恢复交易、终止上市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不按法律法规办事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无法承受。”张晓玮等人称。

  ST生态在2003年1月恢复交易后,股价一路飙升至8元左右才止步。ST生态从恢复交易到退市,使得一部分投资者从牢笼里冲了出来,却又使另一部分投资者落入陷阱之中。张晓玮、俞萍等人怀疑,ST生态的恢复交易,客观上帮助了庄家出货,“在复牌、退市过程中可能充满了黑幕和欺诈”。

  据张晓玮、俞萍等人称,上交所有关人士曾对他们解释说,让ST生态恢复交易是因为很多股民不满,上交所的压力太大,这样做是个变通。

  ST生态在恢复交易到退市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猫腻,目前还无法判断。但有一个疑问却始终无法抹去:在2002年5月13日暂停上市至2003年1月8日恢复交易期间,ST生态流通股股东的排名发生了变化。

  ST生态2002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02年6月30日,在前10大股东中,排名第5、6、8、9、10的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数与持股比例分别是:周楚玉370000股,持股0.083%;无名氏339350股,0.076%;恒生公司310200,0.070%;刘承泉256000股,0.057%;朱海东202794股,0.045%。

  在2002年第三季度报告中,截至9约30日,流通股东持股数不变,只是排名下降,朱海东未排入。

  而根据2002年年报,截至12月31日,持股0.083%的周楚玉以及持股0.076%的无名氏在前10大股东中消失;恒生公司增加463100股,持股数与持股比例上升至773300股、0.173%;胡玲玲、邱欣旭、赖春明为新增流通大股东,持股数及持股比例分别为507000股、0.113%,485088股、0.108%和326300股、0.073%。

  海通证券(相关,行情)研究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指出,2002年6月30日至12月31日,ST生态一直处于停牌状态,不可能发生流通股的交易,除非是出现流通股东继承等情况。

  “但前10大股东中,流通股东发生这么大变化,而且恒生公司的流通股也增加了,显然不可能全部是流通股东继承等导致的变化。”该人士对此亦表示困惑。

  中国证券登记公司上海分公司登记存管部一位人士介绍,在暂停交易期间,属于司法扣划、具有公证的继承和馈赠的流通股可以登记过户,但只有司法机关、上市公司本身可以查询股东的有关情况,媒体是否有权查询,要找公司综合部。

  综合部负责人在电话中说,我不知道ST生态的情况,随即挂断电话。而ST生态公布的电话不是欠费停机,就是长时间无人接听。
三水股民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9872
精华: 48
发帖: 4242
在线时间: 12799(时)
注册时间: 2007-10-05
最后登录: 2020-10-15
6楼  发表于: 2009-08-14   
帅涛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4158
精华: 0
发帖: 376
在线时间: 346(时)
注册时间: 2008-05-09
最后登录: 2016-08-17
7楼  发表于: 2009-08-15   
主板暴跌我的10万股生态怎么才能卖掉,几位朋友也六元买了生态。七年了彻底伤透心了。
冤禽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20520
精华: 4
发帖: 616
在线时间: 351(时)
注册时间: 2009-08-04
最后登录: 2015-02-01
8楼  发表于: 2009-08-15   
  
苦海余生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2620
精华: 1
发帖: 151
在线时间: 990(时)
注册时间: 2007-11-27
最后登录: 2010-07-19
9楼  发表于: 2009-08-15   
    
大浪淘砂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2658
精华: 9
发帖: 1064
在线时间: 2747(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15-02-08
10楼  发表于: 2009-08-15   
  
帅涛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4158
精华: 0
发帖: 376
在线时间: 346(时)
注册时间: 2008-05-09
最后登录: 2016-08-17
11楼  发表于: 2009-08-18   
数码3 离线
级别: 禁止发言
UID: 16232
精华: 0
发帖: 97
在线时间: 142(时)
注册时间: 2009-03-20
最后登录: 2013-03-20
12楼  发表于: 2009-08-18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梁爽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8706
精华: 0
发帖: 1272
在线时间: 2794(时)
注册时间: 2009-06-29
最后登录: 2014-07-22
13楼  发表于: 2009-08-19   
真实。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14楼  发表于: 2009-08-20   
专 制的全力惯技就是“拖”字!一盘散沙的弱势者致命伤就是“散”字一个。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老狼123 离线
级别: 金牌会员
UID: 14149
精华: 7
发帖: 707
在线时间: 3766(时)
注册时间: 2008-05-09
最后登录: 2011-08-11
15楼  发表于: 2009-08-24   
引用
引用第7楼帅涛于2009-08-15 19:14发表的  :
主板暴跌我的10万股生态怎么才能卖掉,几位朋友也六元买了生态。七年了彻底伤透心了。

去你的开户卷商处办理一下确权手续,就可卖了!快点去、、、、
帅涛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4158
精华: 0
发帖: 376
在线时间: 346(时)
注册时间: 2008-05-09
最后登录: 2016-08-17
16楼  发表于: 2009-08-25   
感激不进。
帅涛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4158
精华: 0
发帖: 376
在线时间: 346(时)
注册时间: 2008-05-09
最后登录: 2016-08-17
17楼  发表于: 2009-08-25   
再也不买三板股,害死人。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