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出尔反尔为哪般?(老彭)
按中石油自己拟定的国内油价调整机制,在每次调价后的第22个工作日(30天)决定是否再调价,而是否调价的依据是国际油价的波动(波动超过4%时就调价)。上一次调价是7月28日零点,故此后的调价按规定应是8月27日零点,在这30天里,纽约期油价最低、最高为65.33-74.95美元/桶,符合调价要求。半个月前,就有记者鼓噪油价可能会上调550元/吨,而到了26、27号,纽交所油价也暂时坚持在70美元/桶上方,在中石油提价悄无声息的情况下,发改委却发出国庆节稳定物价的通知,同时有媒体敲锣边,石油调价机制也不十全十美,也不一定非按期调价不可。
凡是游戏皆有规则,不按规矩出牌必有猫腻。一般老百姓大多在政策面前是被动的,这也是最近“被XX”成为热词的原故,透着许多无奈。我虽居普罗大众中,因为无聊而愿从思考中获乐趣。在文、革时,从《参考消息》中看到零散的国外科技信息,那时我虽然只有二十几岁,但我已感到我们和国外的差距在越拉越大,许多新科技闻所未闻,可我们还处在叶公好龙、夜郎自大的状态。我知道,中国人民要得到第二次解放,早晚要走世界上发达国家曾走过的路,这是规律,是必然。
有网友戏称,发改委的第二只靴子总算落地了。但他分析不出发改委出尔反尔的原因,因为19年前玩过期货又比较了解体制内操作的原故,可能能比较靠谱的分析其中的原由。中国近年的外汇积累之快、之多确实日新月异,由此也带来许多冲动,一些人有这么多钱不知道怎么花了的错觉。去年,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各路神仙均想大显身手,结果无不落花流水,目前暴露的问题仍是冰山一角。前两天说是国资委给六家境外期货行发了可能赖帐不付款的律师函,稍后的信息又将之模糊,在没禁言令的情况下,我赶快说说我的看法。
国资委的官爷们可能还不清楚国际期货交易的程序,首先要找一家境外有期货交易下单权的经纪公司,与该公司签署代理协议(被告之交易方法、押金比例、补仓规定、强行平仓规定…等),将押金打入经纪公司户头,被指定的下单人下单交易。当交易出现亏损押金快不够时,经纪人会通知下单人补充押金(补仓),若不补仓,经纪公司有权及时不通过下单人而强行斩仓(平仓),以避免出现超出押金额的亏损被赖帐而造成自己公司贴钱。国内31家有权进行国际期货交易的不是央企就是国有企业,过去的交易主要品种集中在有色金属的铜、铝、铅、锌、镍,石油,粮食(大豆、玉米、小麦),…外汇间的转换也通过经纪公司完成。
前些天还向大家报告了好消息,说是去年底乘国际油价较低时完成了一期国储任务,储备了1个月国内需求1200万吨原油。可今年并没有吸取去年的教训,又被高盛忽悠了,还真以为国际油价会重上百美元,85 美元/桶是较合理的价位,结果又在60美元附近陆续建仓,使出吃奶的劲顶上了70。可现在国际油价顶不住了,再不上调,到11大概会跌破55美元/桶,就失去向上调价的理由了,经过算计,发改委终于撕破脸,也不管反复说的11前保持物价稳定了。昨晚他们又装腔作势地把国际油价往上顶了一下(本来已跌破70,又顶到71),结果到点一停手,国际油价就下来了。本周国际油价最少跌破65美元/桶,见60美元/桶大家也别大惊小怪(现在纽交所油价已跌破68,为67.51美元/桶)。
发改委、国资委是央企、国企的总代表,像幼儿园的阿姨,看着孩子少调皮、别淘气,尤其别惹祸。三年前孩子们才开始上缴年利润的10%入国库,国家掏钱搞的企业,就那么一改制,名义上还姓国,头头脑脑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的年薪拿着,靠垄断刮民脂民膏,还有阿姨以国家的名义呵护着,说是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而且是特色的。本来发改委、国资委应该为国民经济保驾护航,不能即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立场站在国与民的立场上,国家以民为本,你更要在政策的掌握上有所表现,不能不顾主人的利益而护犊子,那就本末倒置了。现在本末倒置的事太多,多得让老百姓不知道现在是谁的国了。
制定好的法规不能朝令夕改,透着耍猴的朝三暮四,显出制定政策者的不成熟和随意性,仅仅让老百姓看笑话还是小事,由此引发人们对党的政策的质疑及对执政掌控的能力的猜测,就不是几个官员的几顶乌纱的小事情了。老百姓以小看大,越是触及人民利益的事情越能体现政府的立场的根本,听其言观其行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 此帖被不想飞の鱼在2009-09-05 16:2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