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晤时间地点:9月12日下午14点——17点,上海证监局*****接待室。
二、与会人员:上海证监局:钱处长等两位;我方:张工、股海两位。
三、会议简要:
我方提出的主要几点:
1、 多年来,三板股民数次上 访上海证监局和中国证监会。申诉三板两网和退市公司问题。上头也承认三板问题是大问题,三板的事一定要解决。但是为什么管理层至今没有看到具体的政策措施出台。在几次上 访中,既然曾处长和钱处长都说了:“三板问题一定要解决,正在办这个事”。那么管理层应该用适当的方式发出积极信息,积极支持三板公司的重组工作,给三板公司以信心和力量,积极调动三板公司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展开拯救自己的工作。搞活三板市场。
2、 三板公司重组意愿普遍强烈,有好几家公司都已经有重组的实际行动。管理部门为什么没有动作。
3、 从法律角度看两网公司转板问题,
4、 关于解决三板问题的要求:1、退市公司参照主板*ST政策股改和重组模式,并在政府的扶持下回归主板。2、关于两网公司,条件好的上主板,其他参照主板*ST政策,股改好重组模式,在政府的扶持下到主板或者创业板。
5、关于9月9日的《三板历史问题北京研讨会》,没有取消过,只不过是改期举行
简要,续:
三板投资者原定9月9日举办《三板历史遗留问题北京研讨会》,并於8月26日晨将“邀请书”递交上海证监局转呈。
当天下午中国证监会指示上海证监局向投资者做工作,希望我们顾全大局中止99会议。
嗣后,经过三天沟通,投资者作出让步,同意中止9月9日会议。但提出两点要求:l、在一揽子解决三板历史遗留问题政策出台前,应通过适当方法告诉三板投资者和三板公司,支持三板公司参照主板股改清欠政策。2、以适当的方式和形式,使三板投资者成为管理层解决三板问题的助手,让投资者作为三板市场主体之一的地位,发挥积极作用。
按双方事先约定,我们於9月12日(周六)下午2时与上海证监局两位处级干部面晤,就前面第一点要求及原两网公司转板上市问题进行讨论。
上海证监局钱处长(自2007年10月8日起,一直负责接待并与我们共同沟通)明确表示:中国证监会己经解决了对三板的认识问题,三板问题是南航认沽权证以外最大的一件事,是一定要解决的,正在解决之中。解决了认识问题是第一阶段,目前进入第二阶段,制定解决方案和拟订政策,准备一揽子来解决。我在五月份判断快一点半年,慢一点一年,再慢一点两年解决,现在我们证监局了解到,可能要比原先予估的时间要快,要提前。
钱处长说,9月9日会议虽然没有举行,但是我们已经转达了你们的要求,你们的目的应该说已经达到了,我们连夜起草一份报告,我在修改后又加上一段内容,以我局名义发证监会,几位主要会领导应该都能圈阅看到。
在我们谈到三板问题一拖十年,至今没有实质性的政策出台,这样还要等多少年?钱处长说,三板问题,上面真正引起重视是今*****,从统一对三板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到一揽子解决方案的研究,整个进度还算快的,因为三板问题比较复杂,牵涉面比较广,所以需要时间。
关于在解决政策尚未出台前,通过适当方式告诉三板投资者和三板公司,支持参照主板政策股改清欠和重组的要求。钱处长说,证监会在具体政策出台前是严格封锁消息的。你们反映了两年,认为证监会仅作口头表态,迄今没有动作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我这些天也在想有什么“适当的方式”让投资者和三板公司了解上述态度呢?如果有了,我会把你们意见及“适当方式”以上海证监局的名义向会里报告,既有意见又有具体方式方法的建议,很受上面欢迎的。
我们举例8月31日生态股份(原蓝田股份公司)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关于向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公司破产重整申请书的议案”,证监会应当以此案例表示积极态度时。钱处长说,如果生态归我局管辖区域,我今天听到你们反映,我局会把生态公司领导请来,了解情况后,我马上向上报告,嗣后让生态写份请示报告,由证监会或我局给予书面回复,这样可否为一种积极方式的信号呢?
钱处长说,除了等上面政策,有时下面公司也可以通过书面询问或请示的方式推动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尤其是会里己经在着手一揽子解决三板问题的时候。
钱处长说,关于原两网公司股票性质,IPO发行上市还是转板上市,及上市途径,你们提供了法律上的意见和分析材料,我们周一再仔细阅读,我们另择时间再进行讨论。
钱处长本周在外地开会,今日回沪。
以上几点,是仅凭本人回忆写的,有些内容难免会与原话有出入,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