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的土地生产出占全省10%的粮食,大庆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很多人都曾表示担忧。
今年,大庆市农业生产获得历史性特大丰收——粮食总产将达67亿斤,一举打消了人们的这种担忧。不仅如此,大庆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建百亿斤粮食基地,用3年时间,使粮食产量由67亿斤提高到100亿斤以上。
按照“实施百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初步规划,大庆市年度粮食产量将从2009年到2011年分别迈上75亿斤、90亿斤、100亿斤三个台阶。具体的目标是,到2011年,主要作物面积和产量:玉米种植稳定在500万亩,其中,玉米膜下滴灌面积300万亩,实现产量60亿斤;玉米喷灌面积200万亩,实现产量24亿斤;水稻100万亩,产量11亿斤;高粱60万亩,产量6亿斤;其他包括大豆30万亩、杂豆50万亩、谷糜20万亩,实现产量3亿斤。
“用5%的土地实现全省10%的产量,能提出这个指标是很不容易的。”农业专家、大庆市农委总农艺师张士民,从事农业已有33年,他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虽然有难度,但大庆已经具备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设施条件”。
大庆是黑龙江省商品粮建设基地。近年来,大庆市把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作为提高粮食产能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了抗旱保收田、农机合作社、生态环境保护三大工程建设。四年来,累计投入8.2亿元,新打农田机电井7711眼,配套喷灌设备11055套,全市累计喷灌面积达到430万亩,水田面积达到83万亩,抗旱保收田面积达到513万亩。农机合作社建设工程,也是从2005年开始,四年累计投入2.2亿元,新建农机合作社188个,大型农机具作业覆盖面积达到350万亩以上。显然,大庆已经具备了实现100亿斤粮食的基础设施条件。
张士民说,实现百亿斤粮食产量的目标,抓好玉米膜下滴灌工程是关键。大庆市提出要在今年推广23.2万亩基础上,加快这项工程的实施步伐,到2011年完成300万亩建设任务。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玉米膜下滴灌面积三年内计划发展到300万亩,亩产量可以达到2000斤,比常规情况下增加800斤到1000斤。这300万亩的玉米,如果按亩产2000斤算,可产粮食60亿斤;另有200万亩固定喷灌地,能保证亩产1200斤粮食,共计24亿斤,还有1000万亩水田,按照亩产1000斤计算,也有10亿斤,三者相加就是94亿斤,剩下6亿斤由50万亩高产高粱来保障。如此一来,实现年产100亿斤粮食的目标,对大庆来说,应该是有把握的。
同时,大庆还将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化、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生态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完善政策措施,为百亿斤粮食基地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为了提升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水平,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大庆市委、市政府部署并制定了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规划: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玉米、水稻两大作物为主,合理布局,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优化结构,突出加强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实施从投入品到产出品全程标准化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建设优质高效粮食产业,为实现百亿斤产能目标奠定基础。
“需要补充的是,大庆还有较高的农业科技水平和专业过硬的技术人员,农民有强烈的科技意识,这些对提升大庆农业发展水平和劳动生产效率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张士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