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9月27日电 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监、深交所报价转让系统工作小组组长刘江红近日透露,作为多层级金融服务平台的一部分,我国正在推进新三板市场的试点和建设,使之成为未来上市资源的孵化器和蓄水池。
随着创业板市场近日开始申购,我国还将开发哪些供企业融资的公共金融平台,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刘江红在刚刚结束的2009中国风险投资论坛——振兴东北投资高峰会谈到此问题时说,新三板目前正在通过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试点工作,试点主要是落实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为一批达不到上市条件的企业,包括达到上市条件却因为各方面原因短时间内不能上市的企业提供一个股份流动的合法平台。
刘江红说,新三板是探索构建场外市场的一个具体措施和方式,也是打造多层级金融服务平台的又一延伸。新三板将探索有别于交易所的机制,它的7项配套制度,比如主办券商制度、公司挂牌备案制度、股东分类限售制度、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转让结算制度、适度信息披露制度等,其具体规定和做法与创业板都是有差异的。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工作从2006年启动,目前仅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挂过牌的企业就有60家,这里头有1家已通过IPO正式登陆中小企业板,有1家正在接受创业板发审会的审查,另外还有9家企业进行了增发。
2009年6月,证监会组织相关方面对中关村配套实践进行协定,并向全国16个重点的科技园区推广。刘江红说,下一步相关部门将总结中关村实践经验,将来要把这个场外市场建设成为一个非上市公司股份能够顺畅流通,顺畅转让,其股价能够实现市场化定位的平台;在这个平台里面挂牌的公司可以做信息披露的预演,让市场来检验它在这里运行得是否规范。
刘江红说,现在我国已经形成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未来新三板的多层级证券市场体系架构。未来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达到上市条件后,可以通过交易所上市委员会的核准正式转入上一个层次,成为更高层次平台的上市公司。通过转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新三板成为我国上市资源的孵化器和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