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上海会谈系列三  有学问的贾处长
碎刀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690
精华: 9
发帖: 63
在线时间: 8(时)
注册时间: 2007-05-13
最后登录: 2013-01-23
楼主  发表于: 2010-02-28   

上海会谈系列三  有学问的贾处长

管理提醒: 本帖被 山高路险 执行加亮操作(2010-02-28)
贾处长在会议上发言不多,二次发言都是在我点名追问的情况下,以至后来只给我传真机号码,不给我电话号码,估计我把他给得罪了。
贾处长是个有学问的人才,他的自律性论文我也曾拜读过。他在会议上笔记也不多,和以往协会对投资者权益冷漠的态度是一脉相承的,跟曾主任会议上都是机械化的表情不同,贾处长有时还能有点表情,笑笑。
贾处长否认了曾说过的话,这可能是我的错,不应该在这种场合里说。但贾处长也表明,现在和以前不同的,我相信他说的是实话。
贾处长的观点跟以前差不多,风险要自己承担,现在壳资源越来越不值钱了,一幅市场化的样子。之所以说贾处长的说法有“伪市场”之嫌,是因为他是在理想化的状态下,以自律去监管三板市场,三板市场一团糟。失去监管的三板,自律是个笑话。壳现在确实越来越不值钱了,但这不是市场化的结果,而是因为在主板市场的发展初期,这个市场需要市场福利来弥补投资者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差距,壳价值就是其中的一种手段。现在主板市场规模大了,达到盈亏平衡点了,所以就不需要壳价值这种市场福利了。贾处长认识到壳无价值,却同时否认了市场福利,没有认同国外市场这种市场福利的存在。
在以前众多国外的创业板市场关闭,其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投资者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巨大差异,同时这些市场建设者又没有对这些市场参与者进行弥补,导致市场的失败。
[ 此帖被碎刀在2010-02-28 17:47重新编辑 ]
碎刀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690
精华: 9
发帖: 63
在线时间: 8(时)
注册时间: 2007-05-13
最后登录: 2013-01-23
沙发  发表于: 2010-02-28   
Re:上海会谈系列三 “伪市场”贾处长
以下是本人的推测:
场外市场发展和监管的模式
用政府的主导力量来促成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场外市场,在建成之后政府力量方应该作为一个比较高位的监督力量对整个市场做出方向性和策略性的指导,并不参与场外市场的直接监管。而让证券业协会等行业性组织来对场外市场的运行进行直接监管,并让市场多方参与进来,构建一种行业自律性的监管模式。
场外市场首先会有二端层次,以后会再有中间层次。
高端:以代为转让系统为核心,监管单位:中国证监会,直接监管单位:中国证券业协会。
低端:以产权市场为基础,监管单位:各地证监局,直接监管单位:各地国资委或地方政府。
各层次之间会有流动和转板。
场外交易市场能够从增量上增加高科技企业的数量,从存量上提高企业的规模,有效的促进高科技企业的成长与发展。
碎刀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690
精华: 9
发帖: 63
在线时间: 8(时)
注册时间: 2007-05-13
最后登录: 2013-01-23
板凳  发表于: 2010-02-28   
Re:上海会谈系列三 “伪市场”贾处长
中国证券业协会太让人失望了,直接监管单位恐怕胜任不了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16068
精华: 16
发帖: 1024
在线时间: 3010(时)
注册时间: 2009-03-03
最后登录: 2010-04-29
地板  发表于: 2010-02-28   
Re:上海会谈系列三 “伪市场”贾处长
碎刀就是自然规律?总体同意您的观点。

三板由证监会直接监管为好,三板的复杂性是主板股改前的10倍,当初的股改是高层直接拍板,尚才能有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勇气和底气。
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qwe987123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21700
精华: 35
发帖: 1879
在线时间: 1282(时)
注册时间: 2009-08-27
最后登录: 2016-11-14
4楼  发表于: 2010-02-28   
Re:上海会谈系列三 “伪市场”贾处长
           奇怪,十人参加会议,怎么只有碎刀一席谈,

能否请别的代表 可以 从不同视角补充一下。

我们希望从不同角度 看看会议情况。这样才有立体真实感。

谢谢
碎刀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690
精华: 9
发帖: 63
在线时间: 8(时)
注册时间: 2007-05-13
最后登录: 2013-01-23
5楼  发表于: 2010-02-28   
Re:上海会谈系列三 有学问的贾处长
中国证监会部分人员认为,虽然在审批制虚假上市的前提下,但退市前已经ST*ST警示制度了,那么退市或破产的风险就应该投资者自己承担.
这种想法是荒谬的
理由1,审批制虚假上市是退市或破产的直接原因,从法律的责任看,虚假上市的责任人要承担所有投资者的赔偿责任.举个例子,假如某发行人A一只股票10元股价虚假上市,被ST时股价5元,被*ST时2元,最后破产,B投资者10元买入,ST时5元卖出.C投资者5元买入,*ST时2元卖出.D投资者2元买入企业破产.那么,发行人A将要对B,C,D三位投资者都进行赔偿,而不能因为有了ST和*ST警示制度而不再承担C,D的赔偿责任.
2,审批制虚假上市的股票里,交易的人数越多,那么被侵权的人数也越多.采用上例,假如B投资者持有到破产,中间没有卖出,那么被侵权的只有B一个人.假如C投资者没有卖出,那么被侵权的只有B,C二个人.而在上例中,被侵权的就是B,C,D三个人了.
3,根据上面的分析,三板的股票问题越晚解决,那么交易的人数越多,那么被侵权的人就越多.最后只能导致一个结果,维全的人也越多.无论是ST还是*ST警示制度,都改变不了三板企业是因为审批制虚假上市导致企业退市的直接原因,也改变不了在审批制上市的情况下,政府信用为这些企业的上市起了担保的作用的历史事实.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威望条评分记录
隐藏评分记录
碎刀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690
精华: 9
发帖: 63
在线时间: 8(时)
注册时间: 2007-05-13
最后登录: 2013-01-23
6楼  发表于: 2010-02-28   
Re:上海会谈系列三 有学问的贾处长
希望证监会领导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三板问题越早解决越好.
不然随着交易人数的增加,就算中国证监会的信方局人员增加十倍,也会被众多的维全人群淹没.
碎刀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690
精华: 9
发帖: 63
在线时间: 8(时)
注册时间: 2007-05-13
最后登录: 2013-01-23
7楼  发表于: 2010-02-28   
Re:上海会谈系列三 有学问的贾处长
为了大局,违心把题目从“伪市场”贾处长改成有学问的贾处长
贾处长,您作为一个专业人士,您应该更早清楚在老三板问题上,有了ST和*ST警示制度下我们投资者就应该风险自负,这种说法的荒谬。
我相信,这个社会最终会给我们三板苦民公道.
[ 此帖被碎刀在2010-03-01 09:01重新编辑 ]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