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三大瓶颈 庆南新城发展石化产业园区面临三大瓶颈:
一是化工基础原料。大庆是国家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却不具备石化产品的价格优势。也就是说在大庆生产的石化产品,卖给大庆当地的价格,和运到几千里之外的南方价格一样;二是大庆“三剂”需求量巨大,每年有上百亿采购指标。然而,一般企业想分一杯羹极难;三是大庆远离高附加值化工市场,导致信息闭塞,摸不准市场脉搏。
庆南新城首先破题的是大连傅氏集团。该集团以“低调”姿态,投资7.1亿元建设三个项目:先是盘活联谊炼油厂,并于2009年11月18日投产,联谊职工350人随之得到安置;后是将利用厂区西罐区上20万吨沥青储运、10万吨改性沥青、5万吨乳化沥青;三是将利用物资供应站建一个电缆厂,生产双金属电缆。
石化产业园区有一个更宏大的目标,向国家申请炼俄油指标,或收购东三省地油。不过,受国家政策制约,变数太大,能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目前还看不出来。
那么,在现有政策下,庆南新城如何突破三大瓶颈?
“‘吃配’当然好,但不能只盯着手上的饭碗。”庆南新城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要站在大庆,瞄向东三省、瞄向邻国。过去,我们太在意大庆资源了,目光狭隘,走了很多弯路。”大庆有些比较成功的化工企业,它们的石化基础原料采购目标,不局限于本地,而是东三省,甚至是韩国。韩国、俄罗斯的石化基础原料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品种丰富,采购半径也适中,符合大庆化工产业发展要求。
关于大庆远离化工市场,信息不畅问题,庆南新城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说,破解该难题,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初步方案,即组建大庆化工信息平台。聘请国内知名院所、高校行业前沿专家教授,搜集国际、国内最新化工市场信息,并经过科学分析、筛选,储备到信息库,提供给化工园区企业。
“同时,为企业提供商务、资金、信息、咨询、市场、培训、技术开发与交流、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服务。” 庆南新城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说,只有这样,大庆林源化工园区才能形成规模,达到*****效应,一一化解各种矛盾,破解瓶颈制约。
美国公司设计新城 1月11日—12日,市委七届七次全会讨论通过的“三百”行动计划,2010年百项重点工程项目中,有斥资4亿元的庆南新城基础设施、斥资6亿元的红岗商贸中心、斥资3.5亿元的银浪商贸中心、斥资2.5亿元的铁人中学红岗校区、斥资1.2亿元的三十五中迁建项目等。
这些项目,无疑体现了政府“高强度推进新城开发”的决策力度和意志。
“一定要在政府主导下进行运作才能做好新城开发。这其中包括早期一些完好的规划设计,一些基础设施的投入,一些配套公共设施的建设。” 庆南新城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企业投资建设的教育、商贸、娱乐文化设施,在*****人气上起到了主导作用。
林源地区原有的城市功能优势是,国家级森林公园——红旗林场环绕周围,工业区内空气清新,绿树成荫,风景秀丽,多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小区和绿化先进单位。市级重点中学五十六中、二级乙等医院林源医院、商场、南湖公园、宾馆、体育场馆、职业培训学校、通讯、金融系统等社会服务机构设施齐全。
“打造‘生态、自然、现代、宜居’的南部城区,对我们是一项创业、创新、创造性工作。如何站在全国放眼世界,又符合大庆实际,对于我们是一个新的课题。” 庆南新城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去年,市规划局向全球招标“林源新城概念规划”,最后美国威尔考特设计公司中标。
林源新城区总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主要依托原林源炼油厂生活区,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能力,力争10到20年内,吸纳人口达到20万人。
庆南新城时间表 按照规划,庆南新城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取得阶段性成果,搭建起庆南新城基本框架,形成功能板块明晰,特色组团相依,快速通道相连,绿色植被相间,社会功能完善,产业支撑有力,生态环境优善,城乡协调发展,居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城区;用15—20年的时间,将大庆南部地区建设成碧水蓝天,绿树掩映,商贾云集,和谐繁荣的“生态、自然、现代、宜居”新城区。
林源工业区是大庆南部接续产业发展的平台,总规划面积83平方公里,工业区内产业基础雄厚,发展空间广阔,自然资源丰富,构建以石化产业为主,装备制造、生物产业和现代物流等产业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优美的工业新区,条件得天独厚,优势比较明显。
本文导航